
周兢 整合课程生成发展的教师指导策略.doc
4页周兢 整合课程生成发展的教师指导策略 周兢:整合课程生成发展的教师指导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周兢 高晓妹) 在研究整合课程生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十分关注教师的指导策略在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从过去比较单一的课程实施者转向决策者、实施者、发展者和评价者等多重角色,这一变化使教师面临挑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之间存在差别有的教师善于引发和推进幼儿的学习过程,从而不断与幼儿互动,生成新的活动内容,而有的教师即使有心也无法成功地完成生成发展过程通过对幼儿园实践活动的分析,我们发现教师的指导策略是影响幼儿园整合课程生成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直接推进课程生成发展的过程 一、提问与讨论 我们知道,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有大量的提问机会,在教学活动中与幼儿讨论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的机会也很多教师适时和有效的提问对于促进课程内容的生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提问和讨论能有效促进课程的生成发展呢?换言之,教师在与幼儿互动时应怎样运用提问与讨论指导策略呢? 1.倾听幼儿的问题 倾听幼儿的问题是教师运用提问与讨论指导策略的第一要素在某幼儿园,幼儿在“动物王国”主题活动中认识了许多动物,对动物的特征、习性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一次在参观动物园回来的车上,一个幼儿不经意地说:“唉!做动物多好!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睡就睡,也不用天天练琴、上课,我要是动物多好啊!”另一个幼儿听见后大声说:“那才不好呢!动物园的动物是人养的,森林里的.动物要被猎人捕杀,我才不想当动物呢!你想做动物?哈哈哈!”于是,教师就问全体幼儿:“你们认为是做动物开心还是做人开心?”幼儿一下子活跃起来,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教师立刻抓住这一话题作为探讨的内容,让幼儿带着问题回家第二天,幼儿带着自己的想法和问题来到幼儿园,教师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还把这个活动推向全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追踪提问和讨论的场景,并对问题作综合分析,我们发现所有问题都可以归入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有关事物本身的问题当我们提供机会让幼儿表达自己的疑问时,幼儿提出有关事物本身的问题相对较多,这和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生成的“理发店”主题活动中,幼儿提出的许多问题是关于头发和理发本身的:理发店里有哪些东西?剪下来的头发到哪里去了?烫过的头发和不烫的头发有什么不一样?烫发的液体是用什么做的?教师从这些问题出发,引导幼儿开始了参观理发店和观察理发用具的一些活动。
第二,有关事物与儿童生活关联的问题如同样是理发店的话题,幼儿提出的有些问题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关又如在“特别的我”的主题活动中,在了解“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以后,有的幼儿提出:“我们班的大大和小小为什么一样呢?”“为什么大大和小小穿得一样,长得也一样?”在倾听幼儿的问题后,教师提问:“大大和小小有不一样的地方吗?”“还有谁会像大大和小小这样看上去一模一样呢?”由此引发幼儿生成一系列有关双胞胎的学习活动 第三,从多元文化角度提出的问题在生成发展课程的过程中,幼儿有时提出的问题会指向一些不常见现象,他们往往从多元文化的角度提出这些问题如在有关“理发店”的活动中,幼儿提出了“为什么非洲人的头发是卷曲的”和“外国人的头发为什么不是黑色的”这类问题实际上,不同类型的问题能帮助幼儿获得不同的经验沿着这样的问题进行探索有助于幼儿拓展学习经验,形成早期多元文化概念 第四,在想象和创造情境中提出的问题有时,我们在活动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不直接指向学习内容,但对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教师要及时抓住这样的问题来推进活动例如,在“梦幻西游记”的主题活动中,教师让大班幼儿阅读图画书《我家是动物园》,幼儿据此提出各种关于自己和同伴像什么动物的问题并展开讨论。
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发展了“我是某某,其实我是某某动物”以及“这是我的朋友某某,其实他(她)是某某动物”的活动幼儿在提问和讨论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和同伴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