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的乘法口决》教学设计.doc
4页7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类推能力,使学生自主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2.掌握7的乘法口诀的特征,熟记口诀,并逐步提高灵活运用口诀的能力3.通过多角度的练习,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总结规律1.引入教师出示如下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教师:这是同学们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都拼成了什么?教师:拼一个图案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 ?怎样列乘法算式?你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如下1个7是7 1×7=7 7×1=7 一七得七教师:拼两个图案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 ?对应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是什么?教师继续完成相应板书教师:像这样,同学们能根据这7个图案试着编出其他的7的乘法口诀吗?2.合作探究,编制口诀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前,在上图下方呈现如下表格,让学生进行记录表示的意义乘法算式乘法口诀1个7是(7)1×7=(7) 7×1=(7)一七得七2个7是(14)2×7=(14) 7×2=(14)二七(十四)3个7是( )3×7= ( ) 7×3=( )三七( )4个7是( )4×7=( ) 7×4=( )四七( )5个7是( )5×7=( ) 7×5=( )五七( )6个7是( )6×7=( ) 7×6=( )六七( )7个7是( )7×7=( )七七(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并利用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让他们独立、自主地编制口诀,在编制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乘法口诀的来源和含义。
3.全班交流(1)分小组汇报2)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完成上面的表格3)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说一说哪个算式可以表示拼4个图案所用的拼板的块数?相对应的乘法口诀是哪一句?教师:拼6个图案需要几块拼板?所用的乘法口诀是哪一句?根据这句乘法口诀你能联想到哪个加法算式?教师:“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教师:“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为什么只能计算一道乘法式题?(设计意图:在全班汇报交流中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o)(二)发现规律,记忆口诀教师:刚才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大家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下面请大家拍手齐读口诀读后让学生自己记忆口诀教师: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中哪句容易记?为什么?教师出示如下动画片中的情境,让学生寻找7的乘法口诀,并运用联想记忆口诀孙悟空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睛 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教师:看,这些故事和生活中的俗语也能帮助我们联想到乘法口诀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想熟悉的故事和生活中的俗语帮助记忆口诀o)教师:7的乘法口诀还有什么特点?学生:从上往下观察,口诀中的第一个数依次多1,第二个数都是7,积依次多7教师:为什么积依次多7?(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发现规律,同时初步渗透函数的思想。
让学生利用发现再次记忆口诀,之后再进行对口令的游戏三)巩固口诀,灵活运用1.口算比赛7×3= 7×5= 7×6=7×4= 7×7= 7×2= 7×1=2.算诗的字数教师呈现如下古诗山 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教师:这首诗你们会背吗?学生齐背教师:这里有7吗?你们知道诗中一共有多少个字吗?怎么想的?教师:每句7个字,所以又叫“七言诗”教师:加上题目和作者一共有几个字?怎样列式?教师板书算式:4×7+4=32 3.计算天数教师出示如下月历日一二三四五六/\○○○○○○○○○○○○○○○○○○○○○○○○○○○○教师:这个月一共有多少天?都可以怎样算?小组讨论后组织全班汇报设计意图:在练习中,感受学习乘法口诀的价值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o)4.发现规律,运用规律(1) 3×7= 6×7= 2×7+7= 5×7+7= 4×7-7= 7×7-7=教师: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2)7×5-7= 7×4+7= 7×7-7-7=教师:现在,看谁能很快地说出得数设计意图:深入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并灵活运用乘法口诀o)(四)课堂总结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编制了7的乘法口诀,通过一起研究,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或感受? 1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