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92687846
  • 上传时间:2022-08-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3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一、讲授的含义与特征1.讲授的含义讲授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它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方法;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方法教师在使用讲授法时,能够通过科学的分析、论证,生动的描绘、陈述,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置等,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较多、较为全面的知识,同时,还能够把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发展智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广泛地使用到各科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讲授法常表现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方式这些方式又各有特点讲述是教师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事物或事件实行系统的描述或概述的讲授方式这种方法适合于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传授密集的书本知识,保证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深刻性讲述重在“述”,可分为叙述式和描述式一般来说,叙述式的语言简洁明快,朴实无华;描述式的语言细腻形象,生动有趣讲解是教师使用说明、解释、分析、论证等手段,揭示事物内部联系,协助学生理解事物本质的方式讲解重在一个“解”字,“解”在这里是“分析”、“说明”或“解释”的意思其目的是协助学生发现超越给定的信息,生成新的信息,即能够发现字里行间的“意义”以及其隐含的信息。

      讲解”和“讲述”比较,讲解更注重对事物的解释和论证,而讲述更倾向于对事物的介绍和描述讲读是结合阅读而实行的讲述或讲解,包括讲、读、练几个方面讲读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有读有讲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其阅读水平和阅读的技巧,同时,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感染力对学生实行心灵的陶冶因为讲读的特殊性,故这种方法多用于语文和外语教学常用的方法有总结要点、概述大意、总结主旨、划分层次等讲演是指中间不穿插或很少穿插其他活动的讲授方法这种方法多在中学高年级使用往往是教师就教材的某一专题实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或叙述2.讲授的特征讲授法之所以在教学历史的长河中始终保持着主导地位,是因为其自身独有的特征:其一,在知识传授的主客体信息传输中,语言是主要媒体也就是说,口头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基本工具因而,使用语言表情达意是讲授成功的前提,教师应该着力培养自己的内部语言水平,要想好“为什么说”、“对谁说”以及说明的意向与要点;还要培养快速语言编码水平,注意储备口语词汇,懂得语法规范总来说之,要让说出的话令人爱听,使人动听其二,信息传输由主体传向客体,具有单向性教师是讲授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教学中居于主体地位学生往往是知识的接受者,通过教师的讲授来学习教材内容。

      因而,在使用讲授法时,研究如何把信息传输的单向性变成信息交流的双向性是非常重要的其三,信息传输不受条件设备限制所以,也就有更利于学生便捷地掌握学习内容其四,知识容量大讲授教学往往针对学生的一般心理特点和整体水平如此,则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大量地传递信息,因而教学效率也就相对地高当然,集中讲授之后必须辅之以个别教学,否则不能收到预期效果二、讲授的正负效应由以上讲授的特征,我们能够对讲授这种教学方法从正、负两方面实行如下分析:1.讲授的积极意义:⑴讲授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的讲授行为决定了教师必须优选语言材料为学生建立认知系统,改造认知结构,使学生缩短获取知识的周期同时,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能够尽快的实行新旧知识的融合与贯通而其他学习方式却往往因为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难以达到以上目的很多教师的教学经验证明,课堂教学中,讲授作为学习的方式,其课堂知识容量和知识结构、学生的知识习得、学习态度以及知识迁移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⑵讲授能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传播学的角度讲,教师成功的讲解是一种有效信息的传播教师讲解的信息是经过教师选择、甄别、加工过的,它们具有明确的内容价值、学习目标和传播意图,在结构知识内容、构建知识链接、点化认知误区、分析材料原理等方面会成为学生认知的依据和范例,成为他们认知、习得、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和方法的样本。

      真正意义上的讲解是一种师生互动、信息互换的过程,教师个性化的解说、思维轨迹的展示、艺术语言的感染、浓烈情感的熏陶,会产生使学生积极思考、乐于表达、即时反馈以及信息重组的良好的认知磁场学生的认知水平会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提升⑶讲授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讲解行为作为一种古老的教学方式,是各级各类学校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功能是通过讲解得以实现的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在规定的时空里组织学生学习的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体现着教师教学的目的性和学生学习进展的统一性课堂教学以教师为设计者、主导者,按照既定的目标、要求、程序有步骤地推动达标过程只有有序的、有目的的课堂教学,才可能在面对数十人的纷纭情景中一定水准的完成定性的教育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结构性,学习要求的统一性、标准化,教学时数的固定性、精简性,教师讲解的目的性、主导性等,决定了只有教师讲解,才能使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潜力得以维系和发挥才能保证绝大多数学生统一步调共同步入学习轨道,从而获得适应社会的一般基础学力,以基本适应现代教育的升学、选拔制度2.讲授的负面效应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会有其消极的一面。

      讲授法也不例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⑴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由于讲解在教学形式上的授受方式,决定了教学目标基本上是在教师口传、学生心受的关系中达成这种授受关系,使得学生的学习行为处于被动的境地,学生的自我创造性、批判性、个性情感、成就动机、价值追求等缺少释放和实现,学生个体之间的合作意识、参与态度等也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⑵教师难以“对症下药”讲授的主要方式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讲述或讲解由于讲授的对象数目较多,师生之间缺乏单独的交流机会,而且学生的层次千差万别,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又很难准确把握,所以就难以“对症下药”如此,则讲授的效果也就要打折扣⑶容易引起学生疲劳时间过长、过于冗繁的讲授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也容易使学生产生懈怠甚至逆反心理据研究测试,讲授15分钟,学生能记住讲解内容的41%,讲授30分钟,学生能记住讲解内容的23%,而讲解40分钟,学生只能记住讲解内容的20%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讲授所持续的时间越长,其内容的保持率就越低除此之外,讲授还有很多其他的负面效应但综观这些负面效应,除讲解本身的局限性外,大多是由于教师只是站在知识的角度滥讲、死讲造成的,例如程式化、灌注式的讲授、机械刻板的讲解等。

      三、讲授的基本要求明确了讲授的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地运用讲授便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 两种语言的转化教师的讲课语言不应是教材或他人的语言的照搬和转述,而应是对教学内容经过加工改造后的知识表述,有明显的个性化语言特色为此,要实现两个语言转化:⑴由教材语言向教案语言转化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但教材的编写体系往往与教师的授课形式有一定的差距因而,教师授课的第一步就是实现教材言语向教案言语的转化首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要“吃透”教材中阐述的理论观点和知识体系然后将文本知识结合自己的知识积淀、学养背景、情感体验等去重组、解构和建构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将教材内容从“文本世界”转换到“自己的世界”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组合形成教案言语教案语言与教材语言有明显的不同第一,增加了引语、过渡语和结语第二,有了自问自答的对话语言形式第三,有了重要部分的分析与论证第四,教案语言在数量上大大简约,形式上更加有序,同时带上了教师的个性特点⑵由教案语言向教学语言转换教案语言只是教师讲授的基本思路和线索,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和教学对象的理解接受程度,随时调整语言的难易、速度、繁简、停顿、重复等,以保证语言的有效性。

      调整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答问及表情流露,确定学生的理解程度,然后调整语言的难易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和性质以及学生笔记的速度,调整语言速度再有,力争将科学语言变为与学生相适应的生活语言和学生语言2. 有声语言的使用课堂语言大致分三种:一是有声语言;二是体态语言,三是静态语言(板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声语言是把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重要手段,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教育职责的履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使用有声语言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⑴要使学生听见、听清、听懂首先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听见,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音量教师讲授如果学生听不见就无效果可言但听见并不等于听清楚因而,教师在讲课时吐字要清晰、发音要准确、音韵要正确此外,由于讲课时的用语对学生来说大多是陌生的,他们要花很大气力云消化理解,所以语速要慢一点,句子要短一点,以便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⑵要注意语调的变化人讲话时,声音是有变化的,这就是语调语调取决于五个语言要素,这就是高低、强弱、轻重、长短和快慢这五个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语言的抑扬顿挫,使课堂讲授富有了节奏感和音乐性教师讲课的语调作为表达的手段,第一要变化,不能太单调;第二要和讲授的内容相配合,讲授的内容不同,语调也不同。

      讲到重要的内容时,要靠声音变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时用强而重的声音进行强刺激;有时又需要轻声细语,引人侧耳倾听叙述时,可以说得快一点,作结论时则要慢一点⑶要会使用停顿停顿,是指教师在讲课时,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应留有适当的间隔恰到好处的停顿,犹如国画中的空白,有语言无法表达的意义那么,停顿有哪些意义呢?第一,停顿能加强语言的明晰度和表现力在表述重要的定义和定律时,一字一顿、短促疏朗,就能给人一清二楚、字字千钧的感觉第二,一段精彩的讲述之后,停顿一会、留下余韵,让学生品味和欣赏,使学生充分享受听课的快乐,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第三,新授知识之后,如果知识内容比较难懂,可停顿一段时间,以便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消化第四,停顿还可以用于维持课堂纪律,起到整顿纪律的作用此外,使用有声语言还要求简洁、科学、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3.体态语言的辅助教师在对学习内容进行讲解分析时,往往伴有一些不同的表情和动作,使学生视听沟通,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些表情和动作,我们称之为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并用,能够用视听两个方面的刺激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课堂上增大信息的接受量而且由体态语言表达所带来的信息,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在课堂上,常使用的体态语言有以下几种:⑴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一个人深层心理的自然表现,它能反映心灵最细微的变化、表达最微妙的信息教师眼神的基调应该是有神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使用眼神的几种方法:一是环视环视能够起到汇集学生视线的作用,对于稳定课堂秩序,完成师生的双向交流都有很大作用二是注视注视是对个别学生的运用注视,可以收集讲授需要的信息和情感的交流,还能传达教师对个别学生的感情表示:期待、鼓励、赞许、责备等三是正视正视学生,应该是教师的视觉原则与正视相对的是斜视,这是不可取的,教师的斜视很不雅观即便是在侧身时需要观察学生,也要把头摆正,与学生相对眼睛的表现力在于深邃和精微,但眼睛的动作幅度则小得很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也需要使用手势来传递思想、表达感情平常教师使用的手势主要有:情感手势——借助手势表达或高兴、或失望、或愤怒的某种情绪,如拍桌子;象形手势——借助手势来摹形状物;指示手势——借以指示物品、板书引导学生观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手势是引起有意注意的有效方法教师恰如其分的手势和动作,常常能够加强语言的威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手势的运用不宜过多、过碎,也不宜过大或过小要做到自然、优雅,给人以分寸感。

      ⑶表情这里说的表情主要是指面部表情,它是心灵、思想、神经的显示屏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表情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着特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眉山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滨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A)及答案.pdf 吉林省四平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临沂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浙江省宁波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广西贵港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广东省广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福建省永春二中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pdf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青岛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滨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B)及答案.pdf 吉林省松原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湖南省湘西州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福建省永春华侨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pdf 四川省广安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甘肃省平凉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上海市2025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语文10月月考模拟卷(七)含答案.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