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备战2019年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热点聚焦与扩展专题34等差数列问题探究.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47974802
  • 上传时间:2018-07-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7M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专题专题 3434 等差数列问题探究等差数列问题探究【【热点聚焦与扩展热点聚焦与扩展】】等差数列的性质、通项公式和前 n 项和公式构成等差数列的重要内容,在历届高考中必考,既有独立考查的情况,也有与等比数列等其它知识内容综合考查的情况.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多种题型加以考查.1、定义:数列 na若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同一个常数,则称 na是等差数列,这个常数称为 na的公差,通常用d表示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naand,此通项公式存在以下几种变形:(1)nmaanm d,其中mn:已知数列中的某项ma和公差即可求出通项公式(2)nmaadnm:已知等差数列的两项即可求出公差,即项的差除以对应序数的差(3)11naand:已知首项,末项,公差即可计算出项数3、等差中项:如果, ,a b c成等差数列,则b称为, a c的等差中项 (1)等差中项的性质:若b为, a c的等差中项,则有cbba即2bac(2)如果 na为等差数列,则2,nnN ,na均为11,nnaa的等差中项(3)如果 na为等差数列,则mnpqaaaamnpq注:①一般情况下,等式左右所参与项的个数可以是多个,但要求两边参与项的个数相等.比如mnpqs,则mnpqsaaaaa不一定成立② 利用这个性质可利用序数和与项数的特点求出某项.例如:478920aaaa,可得478977777420aaaaaaaaa,即可得到75a ,这种做法可称为“多项合一”4、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函数的关系:111naandd nad,所以该通项公式可看作na关于n的一次函数,从而可通过函数的角度分析等差数列的性质.例如:0d , na递增;0d , na递减.5、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1 2n naaSn,此公式可有以下变形:(1)由mnpqmnpqaaaa可得:12pq naaSn pqn,作用:在求等差数列2前n项和时,不一定必须已知1,na a,只需已知序数和为1n 的两项即可(2)由通项公式11naand可得:11 11122naandn nSna nd作用:① 这个公式也是计算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主流公式② 2 1111222nn ndSa ndnad n,即nS是关于项数n的二次函数nN,且不含常数项,可记为2 nSAnBn的形式.从而可将nS的变化规律图像化.(3)当21nkkN时,121 21212k kaaSk  因为1212kkaaa 2121kkSka 而ka是21kS的中间项,所以此公式体现了奇数项和与中间项的联系当2nk kN时12 2122k kkkaaSkk aa,即偶数项和与中间两项和的联系6、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此类问题可从两个角度分析,一个角度是从数列中项的符号分析,另一个角度是从前n项和公式入手分析(1)从项的特点看最值产生的条件,以 4 个等差数列为例: :1,3,5,7,9,11,na  :7,5,3,1, 1, 3,nb   : 1, 3, 5, 7, 9,nc    : 9, 7, 5, 3, 1,1nd通过观察可得: na为递增数列,且10a ,所以所有的项均为正数,前n项和只有最小值,即1a,同理 nc中的项均为负数,所以前n项和只有最大值,即1c.而 nb虽然是递减数列,但因为10b ,所以直到51b  ,从而前 4 项和最大,同理, nd的前 5 项和最小.由此可发现规律:对于等差数列,当首项与公差异号时,前n项和的最值会出现在项的符号分界处.(2)从2 nSAnBn的角度:通过配方可得2224nBBSA nAA,要注意nN,则可通过图像判断出nS的最值7、由等差数列生成的新等差数列3(1)在等差数列 na中,等间距的抽出一些项所组成的新数列依然为等差数列例如在 :1,3,5,7,9,11,13,15,17,19,21,na,以 3 为间隔抽出的项1,9,17,25,仍为等差数列.如何判定等间距:序数成等差数列,则项之间等间距(2)已知等差数列 1212221223:,,,,,,,,,,,,nkkkkkkkaa aa aaaaaa,设12kkSaaa,21223221223,,kkkkkkkkkkSSaaaSSaaa,则相邻k项和232,,,kkkkkS SS SS成等差数列(3)已知  ,nnab为等差数列,则有:① naC为等差数列,其中C为常数② nka为等差数列,其中k为常数③ nnab为等差数列 ①②③可归纳为nnabm也为等差数列8、等差数列的判定:设数列na,其前n项和为nS(1)定义(递推公式):1nnaad(2)通项公式:naknm(关于n的一次函数或常值函数)(3)前n项和公式:2 nSAnBn注:若2 nSAnBnC,则 na从第二项开始呈现等差关系(4)对于nN ,122nnnaaa,即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都是相邻两项的等差中项【【经典例题经典例题】】例 1.【2017 课标 1,理 4】记nS为等差数列{}na的前n项和.若4524aa,648S ,则{}na的公差为( )A.1B.2C.4D.8【答案】C【解析】设公差为d,445111342724aaadadad,6116 56615482Sadad,联立112724,61548adad 解得4d ,故选 C.秒杀解析:因为16 6346()3()482aaSaa,即3416aa,则4534()()24 168aaaa,即5328aad,解得4d ,故选 C.【名师点睛】求解等差数列基本量问题时,要多多使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如{}na为等差数列,若mnpq,则mnpqaaaa.例 2. 【2017 课标 II,理 15】等差数列 na的前n项和为nS,33a ,410S ,则11nkkS.【答案】2 1n n【解析】【名师点睛】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公式,共涉及五个量 a1,an,d,n,Sn,知其中三个就能求另外两个,体现了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 n 项和公式在解题中起到变量代换作用,而 a1和 d 是等差数列的两个基本量,用它们表示已知和未知是常用方法.使用裂项法求和时,要注意正负项相消时消去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切不可漏写未被消去的项,未被消去的项有前后对称的特点,实5质上造成正负相消是此法的根源与目的.例 3.【2018 届福建省莆田市第二次检测】设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为,若,,则取最大值时 的值为( )A. 6 B. 7 C. 8 D. 13【答案】B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最大值的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其前 项和取最大值的条件,之后就是应用题的条件,确定其相关项的符号,从而求得结果.例 4.【2018 届浙江省模拟测试】在等差数列 na中,若981a a ,且它的前n项和nS有最小值,则当0nS 时, n的最小值为( )A. 14 B. 15 C. 16 D. 17【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设条件,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推导出811520aaa, 891160aaaa,由此能求出0nS 时, n的最小值.详解:∵数列 na是等差数列,它的前n项和nS有最小值∴公差0d ,首项10a ,  na为递增数列 ∵981a a ∴890aa, 890aa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知: 811520aaa, 891160aaaa.∵1 2n naanS6∴当0nS 时, n的最小值为 16.故选 C.例 5.【2018 届华大新高考联盟 4 月检测】已知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为,若是一个与 无关的常数,则该常数构成的集合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计算出与,进而表达,再结合题中的条件以及分式故选 C.点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以及熟练掌握分式的性质.例 6.【2018 届东北师大附中四模】 《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等诸侯,共分橘子六十颗,人别加三颗.问: 五人各得几何?”其意思为: 有 5 个人分 60 个橘子,他们分得的橘子数成公差为 3 的等差数列,问 5 人各得多少个橘子.这个问题中,得到橘子最多的人所得的橘子个数是( )A. 15 B. 16 C. 18 D. 21【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先确定其为一个等差数列的问题,已知公差、项数与和,求某项的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经分析,先确定首项,之后根据其和建立等量关系式,最后再利用通项公式求得第五项,从而求得结果.7详解:设第一个人分到的橘子个数为,由题意得,解得,则,故选 C.点睛:该题所考查的是有关等差数列的有关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注意分析题的条件,已知的量为公差、项数与和、而对于等差数列中,这五个量是知三求二的,所以应用相应的公式求得对应的量即可.例 7. 【2018 届山西省孝义市一模】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前 项和为,记,则数列的前 项和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 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首项,tanantanan+1=﹣1=﹣1,运用裂项相消求和,结合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即可得到所求和.= (tana8﹣tana7)﹣7= (tan﹣tan)﹣78= (tan﹣tan)﹣7= (tan()﹣tan() )﹣7= ()﹣7= .故选 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化简,求和首先要看通项的特征, tanantanan+1=﹣1=﹣1,化简到这里之后,就可以再利用裂项相消求和了.化简时要注意观察已知条件,看到要联想到差角的正切公式,再化简.例 8.【2018 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 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考冲刺模拟试卷(三)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为,且,则( )A. 2 B. 3 C. 4 D. 5【答案】D点睛:在解决等差、等比数列的运算问题时,有两个处理思路,一是利用基本量,将多元问题简化为一元问题,虽有一定量的运算,但思路简洁,目标明确;二是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性质是两种数列基本规律的深刻体现,是解决等差、等比数列问题既快捷又方便的工具,应有意识地去应用.但在应用性质时要注意性质的前提条件,有时需要进行适当变形. 在解决等差、等比数列的运算问题时,经常采用“巧用性质、整体考虑、减少运算量”的方法.例 9.【2018 届福建省三明市 5 月测试】已知正项数列的前 n 项和为,,且.9(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 项和.【答案】 (1);(2)【解析】分析:(1)由与的关系,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2)由,利用累加法得到,从而=,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即可.详解:(1)因为,且,所以,所以. 所以 …①,当时,有 …②,①、②两式作差得, 所以==,所以==,=.10点睛:裂项相消法是最难把握的求和方法之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根式-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分式-思维导图.pdf 人教新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