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体积单位》.pdf
5页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2、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能够有效的建立体积的空间观念;初步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实物教具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第 1 1 课时课时体积单位体积单位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 1复习旧知复习旧知师:我们以前学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有哪些?(生回答,师板书)长度单位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面积单位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将一块小橡皮擦、一瓶墨水、一个粉笔盒放在讲台上师:请按体积的大小将它们排列起来生汇报)2引入新课引入新课师:物体有大有小,如果要测量它们的体积,也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像计量长度有长度单位,计量面积有面积单位,计 量 体 积 就 需 要 有 体 积 单 位。
板 书:课 题 体 积 单 位)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然后引出体积单位,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区别,同时让学生明确统一体积单位的重要性二、操作感知,获取新知操作感知,获取新知1 1认识体积单位认识体积单位1)认识 1 立方厘米出示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让学生动手量一量棱长,明确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就是 1 厘米3得出结论: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记作 1 厘米3(cm3)摸一摸: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下 1 立方厘米的大小做一做:用橡皮泥切出一个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看一看:小组内拼一拼 2 厘米3、4 厘米3,感受一下有多大举例:找找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 厘米3?(反馈:一个骰子、一粒花生等物体的体积接近 1 厘米3)(2)认识 1 分米3师: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量一量、举例子等方法认识了1厘米3,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认识 1 分米3呢?出示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明确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就是 1 分米3用硬纸板做一个 1 分米3的正方体盒子,摸一摸,感受一下 1 分米3的大小举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 1 分米3?(3)认识 1 米3。
提问:想一想,1 米3又有多大呢?你能想象出来吗?(生发言后小结:棱长为 1 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米3)师生活动:由几个同学用米尺在墙角围成一个体积是 1 米3的空间,感受 1 米3的大小设计意图:在让学生感受每个体积单位有多大时,除了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以外,还要让学生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 1 厘米3、1 分米3、1 米3通过举例与体验,不但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而且也促进学生对每个体积单位大小概念的建立三、实际应用,理解体积单位在()里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数学书的体积是 210()橡皮擦的体积是 8()讲台的体积是 1.8()铅笔盒的体积是 40()设计意图:进一步体会 1 厘米3、1 分米3、1 米3体积单位的大小,并体会体积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四、巩固新知,实践运用四、巩固新知,实践运用1.我们学习了哪些体积单位?举例说一说这些单位的实际大小2.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3.连一连学校主席台的体积24 立方厘米书包的体积24 立方米碳素墨水盒的体积24 立方分米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题巩固基础知识,强化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将基础认知与能力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课堂总结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教材 39 页 1、2 题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记作 1 厘米3(cm3);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分米,记作 1 分米3(dm3);棱长为 1 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米,记作 1 米3(m3)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