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从两年新课改高考卷谈高考复习策略.pdf
4页从两年新课改高考卷谈2011年高考复习策略陈硕罡吴国建( 322100)浙江省实施新课程高考已经两年,两年的新课程高考,初步形成了浙江省高考的命题风格为更好地寻求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探讨数学高考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将在分析2009、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的基础上,提出2011 年高考复习备考的若干思考和建议,与同仁们探讨一、近两年浙江高考卷回顾先看以下表格表一2009 及 2010 浙江高考数学(理)试卷结构题号分值2009 年考查知识点2010 年考查知识点1 5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单不等式的解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单不等式的解2 5 充要条件、逻辑联结词“且”程序框图3 5 复数的四则运算等比数列的通项与求和4 5 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充要条件5 5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复数的概念与运算6 5 程序框图空间线面位置关系7 5 向量的有关概念、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8 5 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双曲线的概念与基本几何性质9 5 双曲线的基本几何性质函数零点定理与三角函数的运算10 5 函数与不等式的性质集合元素个数、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1 4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三角恒等变形与三角函数的周期性12 4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体积运算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体积运算13 4 线性规划抛物线的基础知识14 4 分段函数与实际应用问题归纳推理的思想与方法15 4 归纳推理的思想与方法等差数列的基础知识16 4 排列组合应用题平面向量基础知识与正弦定理17 4 空间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排列组合应用题18 14 三角恒等变换、倍角公式、余弦定理、向量数量积、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恒等变换、正弦余弦定理19 14 排列组合、古典概型的概率、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数学期望随机事件的概率、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数学期望及二项分布20 15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空间向量的概念与运算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二面角的求法21 15 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导数与切线椭圆的几何性质、椭圆与直线及点与圆的位置关系22 14 函数的基本性质、导数的运算与应用函数极值、导数的运算与应用、等差数列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从以上表格中,我们可以归纳出近两年浙江高考数学(理)试卷命题的以下特点:1、依据考试说明 ,总体保持稳定试题命题严格依据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以能力立意为命题的指导思想,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同时注重解决问题能力与数学素养的考查。
试卷的总体结构、题型和难度基本稳定,起点较低,阶梯递进,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为命题出发点,全面考察了数学的基本知识,突出对数学本质理解的考查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常考常新,如2009 年与 2010 年理科的21 题考查的都是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22 题考查的都是函数与导数知识等,知识点分布较广而且稳定,没有出现所谓“边缘”的问题2、强调思想方法,考查思维能力数学考试是一项限时解答问题的专项思维运动两年浙江高考绝大多数试题以简单的问题、常见的背景、基本的方法呈现,考查运算、空间想象和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转化与化归的思想等都是考查的重点如 2010 年第 10、17、22 等题,对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的考查,浓墨重彩、淋漓尽致2010 年第 20 题,对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两次翻折后再解决第二问,学生普遍反映并不容易尤其是 2009、2010年的压轴题,不仅需要数式计算、变形化简等基本功,而且对导数知识、二次函数、二次方程,尤其是含参数的函数和方程间的关系及等价转换,和零点、根的分布,根与系数的关系,判别式等重要知识点、基本方法需要非常纯熟,不仅需要灵活熟练地运用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能力,而且还需要理性思维的抽象力及对数学本质理解的深刻性,数学工具运用的熟练性。
这不仅为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全面展示数学素养提供了广阔空间,而且还可测量学生在不同背景下发现问题、挖掘内涵、解决问题的潜能3、突出课改理念,提倡应用探究考试说明 要求学生能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并通过构造数学模型加以解决正如数学教材前言指出,数学是有用的, 它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培养应用意识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2009 年理科 14 题的峰谷电表问题和 2010 年理科 19 题的促销活动让人感觉到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让我们觉得数学原来也可以离生活如此之近2009 年理科 15 题组合数的推广和2010 年理科 14 题二项展开式系数的猜想则较好的考查了学生“观察探索、 思维归纳、 猜想迁移” 的能力 2009 年理科 20、22 题的问题 (2)和 2010 年 22 题问题( 2)都是存在性的探究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要求学生会大胆猜想、勇于探索,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自主探究的教育理念4、注重稳中求变,推出创新题型近两年的试卷初给人的感觉是难其实所谓的难,是因为出现了部分“创新题”创新题因为其题目背景的广阔,问题设计的巧妙、语言表述的新颖而倍受命题者的青睐,创新题与传统题相比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应用能力。
如 2010 年第 19 题概率统计题由往年的摸球模式变化为今年的促销活动2009 年的 10、14、17、19、22 等题,都融入了新课程的理念,入手容易深入难,可谓是题题创新、道道经典,很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达到了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的考试目的二、对 2011 年高考复习的思考和建议分析历年高考试题的目的不是要押题猜题,而是要遵循高考规律,把握命题方向, 寻求高考对策如何更有效的进行高考复习,在2011 高考取得佳绩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四点建议: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1、研读考试说明 ,研究高考试题考试说明 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对高考数学复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高三教师应当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同时,要加强对近两年浙江省高考试题、全国卷及其它省份高考试题的研究, 寻找命题特征和规律,从而指导和改进我们的教学,在高考复习中狠抓主干知识和考试重点,不搞题海战术,不做偏题怪题,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努力实现高考复习中的“轻负高效”。
2、发挥教材作用,构建知识网络目前的高三复习教学问题很多,许多时候数学课堂变成了“做题、讲题”的机械训练,忽视对基本知识梳理总结和基本方法的归纳提升,耗时长,效率低,教得枯燥,学得乏味其实,高考试题“源于书本又略高于书本”,平凡中见神奇,朴实中考素质,其解题思路、方法、思想都可以在教材里找到其影子,因此教材应当成为复习教学的重要依据高考复习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准确理解和记忆每一个知识点,重抓主干知识,弄清重点难点疑点,不留空白和隐患复习课中的数学教材处理应当做到:数学背景生活化、数学内容结构化、数学知识考点化、数学问题试题化, 可将教材知识进行适当的整合,通过题组教学等形式提高复习课效率如近几年在全国各地高考都出现了用向量工具来表示三角形中“心”的问题,对这一类问题的复习,我们就可以设计如下题组:(1)已知 P是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若CBPAPB,则点 P 在 _;(2)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及平面内一个点P,满足PAPBPCAB,则()A 点 P 在ABC内部B 点 P 在ABC外部C 点 P 在 AB 边所在直线上D 点 P 是 AC 边的一个三等分点(3)已知ABC,G 为ABC内一点,0GAGBGC,则 G 为 _;(4) O 是平面内一定点, A、 B、 C是平面内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 P满足:()OPOAABAC则点 P 一定过ABC的_;(5)将上题条件改为()|ABACOPOAABAC,则点 P 一定过ABC的 _;(6)已知 O 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动点P 满足:()(0)2|cos|cosOBOCABACOPABBACC,则动点P 恒过_;(7)已知, ,a b c是ABC的三边, G 是ABC平面上一点, 且满足0a GAb GBc GC,则 G 是ABC的_;( 8) 已 知 非 零 向 量,AB AC满 足1()0,2| |ABACABACBCABACABAC, 则ABC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_;3、关注创新试题,强化阅读能力推陈出新, 众多创新试题的出现是近两年高考试卷的一个亮点。
鉴于应试教育的现实,许多学生更习惯于做熟题而不适应做“生题”、 “新题”而创新题往往情景新颖、信息量大、题目偏长,这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阅读和审题能力事实上, 两年高考创新题得分率往往偏低或过低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学生存在数学阅读障碍如 2010年第 10 题: 设函数的集合1 ,0, 1; 1 ,21,0 ,21)(log)(2babaxxfP,平面上点的集合Q=1 ,0, 1; 1 ,21,0,21),(yxyx,则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P 中的函数)(xf的图像恰好经过Q 中两个点的函数个数是()A4 B6 C8 D10 此题中信息量很大,既包括集合及其元素个数、函数用图像平移等知识、又包括坐标、点在曲线上等内容,叙述方式不同于一般,部分学生对集合中元素个数计算就出现差错,导致在分类讨论中出错针对这一现象,在复习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数学阅读教学,注重数学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学生既能从普通语言中捕捉信息,将普通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又能正确理解数学的各种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并能相互转化,既能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又能条理清晰、准确流畅地表述问题解决过程4、注重学习规范,减少“无谓”失分当学生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考试已经不仅仅是考知识而是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素质包括良好的行为习惯、严谨的思维、周密的推理、规范的书写等。
很多平时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在高考的时候差异很大成绩,主要是考试时的心理状态和考试习惯决定着学生的发挥程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严格要求,倡导一种认真的态度,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努力做到“平时如考时,考时如平时”,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无谓的失分另外,从近两年高考来看,分散难点多题把关是一种命题趋势,除了解答题,选择填空都有把关题,对于难点提前出现,很多学生往往慌了神,最后导致不能正常发挥水平对此,我们平时要强化学生的毅力训练,要求学生面对新题难题时要积极调整心态,努力做到:我难人难我不畏难,我易人易我不大意,确保基础题不失分,中档题少失分,高难题多得分,把关题要得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