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语文5——6课学案.doc
4页5.《敬业与乐业》 班级 姓名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2.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 3.把握文章内容,掌握议论文基本的论证方法:“举例子”和“讲道理” 【学习重难点】把握文章内容,掌握议论文基本的论证方法资料准备】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近代著名学者,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演讲的基本知识: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同时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②思维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预习检测】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并注音厌恶( ) 禅( )师 佝偻( ) 咽( )气 骈( )进 哭丧( )着脸 佛( )门 强聒( )不舍2.词语解释。
敬业乐群: 安居乐业: 断章取义: 断: 不二法门: 言不及义: 亵渎: 【合作探究】1.“有业之必要”的3个主要论据是: 2.说说本文在论证论点时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1)“有业之必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2)“敬业”一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乐业”一节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中考链接】①近日我国西南大旱,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
②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③虽然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④因此,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长时间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干旱天气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2.仿照划线的句子,发挥想象续写两句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你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春风,为我送来芬芳;如寒夜里的一团火焰,为我送来温暖 , ; , ;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雨,拥抱绚丽的彩虹。
5.《敬业与乐业》 班级 姓名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2.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3.认识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学习重难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复习检测】1.本文的作者是 ,本文选自《 》,本文是一篇 2.填入括号里的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头,一点不旁( ),便是敬2)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 )易明3)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 )无业游民,……没有办法 4)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 )想杜绝了,省却无限烦恼A. 骛 致 唯 妄 B.鹜 致 惟 忘 C. 骛 至 惟 妄 D.鹜 致 唯 忘 【合作探究】1.思考:作者提出了许多关于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哪一点?有不同意见并说明理由 2.学了本文,我们有什么体会,在生活学习中应该怎么做? 3.课文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又说:“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但也有人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哪一个说得对?为什么? 4.下列名言能证明课文中的什么观点?(1)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动—吴玉章 (2)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杨振宁 (3)百事之成必在敬也—荀子 【中考链接】 1.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极目远望②那波浪互相拥挤着,追逐着,越来越来近,越来高③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荡④那由地心里泛起的浪花,沸沸扬扬,一层紧追着一层⑤像冲锋陷阵的大军⑥像秋天田野上盛开的棉朵A、③⑥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④⑥② C、③⑥④⑤①② D、①④⑥②③⑤2. 依据拼音,结合语境,规范、美观地写出正确的汉字。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伟大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舟楫的残hái( ) ;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陨yǔn( )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jué( ) 别,有无奈的失败故希腊惹傍海而居,无数向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间前pū( )仆后继,于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古希腊悲剧3.你知道下列戏曲唱词同哪位文学人物有关联吗? 花谢花飞飞满天,随风飘荡扑绣帘手持花蒂扫花片,红消香断有谁怜,取过花囊把残花来敛,携带香冢葬一番作品:《 》 作者: 相关人物: 故事情节: 性格特点: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两个特征刻画他的“斗士”和“智者”形象的方法。
2.体会雨果饱含激情的演讲风格,理解其诗化的语言中蕴蓄的深刻含义资料准备】伏尔泰(1694-1778)他学识渊博,身兼百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小说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反封建斗争的先驱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监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多次被逐出国门,流亡英国、德国、瑞士他尖锐地抨击教会的黑暗统治,说教皇是“两足禽兽”;称教士是“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伏尔泰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最坚定的信念之一是实行言论和出版自由他的名言:“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是我要誓死捍卫你说它的权力伏尔泰著作总计三万多页,包括诗歌、书信、随笔、长篇小说、短篇故事、戏剧、历史、哲学……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哲学通信》,被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发表于1734年,标志着法国启蒙运动的开始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凶年集》《惩罚集》《历代传说集》和其他许多戏剧作品,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1878年,为了纪念人民的领袖和导师、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法国的人道主义斗士、19世纪的精神领袖——维克多•雨果,发表了这篇激情洋溢的演讲,对先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