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实施方案.doc

62页
  • 卖家[上传人]:千****8
  • 文档编号:103587478
  • 上传时间:2019-10-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12.50KB
  • / 6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作者:———————————————————————————————— 日期: 2 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 点 方 案二○一一年十二月several group number, then with b ± a, =c,c is is methyl b two vertical box between of accurate size. Per-2~3 measurement, such as proceeds of c values are equal and equal to the design value, then the vertical installation accurate. For example a, b, and c valueswhile on horizontal vertical errors for measurement, General in iron angle code bit at measurement level points grid errors, specific method is from baseline to methyl vertical box center line distance for a,, to b vertical box distance for b, list can measured2目 录1.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基本情况 11.1发展历史与学科优势 11.2专业规模 11.3专业特色 11.4师资队伍 21.5 学生培养质量 3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 43. 试点规模及学制 53.1专业规模 53.2学生来源 53.3卓越工程师学制 64. 合作培养依托单位(协议见附件1) 75. 培养方案 85.1 本科阶段的培养方案 85.1.1 培养目标和要求 85.1.2 培养模式 95.1.3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 95.1.4培养思路与理念 95.1.5 课程体系设计及学分要求 105.2 硕士阶段的培养方案 115.2.1 培养目标及要求 115.2.2 培养模式 125.2.3 课程体系设计及学分要求 125.2.4 培养标准实现途径 136. 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146.1 组织保障 146.2 条件保障 146.3 健全校内质量监控体系,落实教学过程监控 166.4 规范管理,建立实习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企业实践质量 176.5 建立学院与企业定期沟通的协商机制 196.6 学生校外学习期间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207. 工程教育改革理论研究 207.1 工程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 207.2 工程教育理论探索 217.3 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 227.4 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建立 227.5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机制的研究 23附件1: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书 25附件2: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标准 25附件3: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 32附件4: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硕士) 45附件5: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 49附件6: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54ii1.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基本情况1.1发展历史与学科优势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开办于1996年。

      1998年获得“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授予权;2003年“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3年获得“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授予权;2004年通信工程专业成为武汉理工大学第一批建设的品牌专业;2005年,获得“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07年通信工程专业成为湖北省品牌专业;2007年获得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通信工程教学团队成为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教学团队;2008年通信工程专业成为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专业规模本专业现有在职教师35名,培养本科生约240人/年,硕士研究生约 200人/年,博士生约15 人/年1.3专业特色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面向国际、面向前沿、面向行业”为指导思想,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善创新、高素质”的本科人才培养思路,认真贯彻“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围绕“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三强”人才培养,紧紧抓住专业的发展强势,发挥信息学科的特色优势和学校在材料、交通、汽车这三大领域的学科和行业优势,在国内同专业中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和辐射作用,处于国内先进行列的教学与研究基地围绕企业对人才需的特点实施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并重的教学方案,使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综合能力与科学素质能够达到企业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地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懂理论、懂技术、懂管理、政治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和企业合作,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培养目标体系将人才培养理念渗透到培养目标中,渗透到课程设置中以专业发展特色为导引配置系列课群;以平台课程为导向实施教学改革;以专业课群为基础创建优质课和精品课;按“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特色”三个层次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省级重点学科和通信工程省级品牌专业等为支撑,以“三全”育人体系为保障,以企业为依托,以教学科研互动为方向,取得以“一团二高三品四台”(优秀团队;高水平的多媒体教学和高水平的双语教学;品牌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四个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即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现代通信系统与信息处理实践平台、程控交换与接入网实践平台、无线通信与移动通信实践平台和流媒体通信实践平台)为标志的专业建设成果1.4师资队伍经过不断发展,目前本专业已形成了以博士、硕士、高级职称为主体、年龄结构合理、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见表1.1)表1.1 教师队伍整体结构表教师总数职 称 结 构年 龄 结 构学历结构正高副高中级>5035~50<35博士硕士学士351217631319249234.3%48.6%17.1%8.6%37.1%54.3%68.6%25.7%5.7%35名教师分别毕业于国内外15所高校,其中54%来自外校。

      大多数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本专业教师十分注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恪守师德,身体力行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涌现出一批治学严谨、从严执教、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2008年刘泉教授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9年刘岚教授荣获武汉理工大学教学名师奖;2011年刘泉教授受聘为武汉理工大学特色专业责任教授,刘岚教授受聘为武汉理工大学电路理论精品课名师,江雪梅副教授受聘为武汉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精品课名师;在学校组织的“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中,本专业刘岚教授当选;近4年有3名教师被评为校师德先进个人,3名教师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4名教师获校教学优秀奖近5年来本专业承接的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863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国家重点攻关项目1项、湖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2项本专业有近20人次先后到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进行学术交流本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邀请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芬兰、挪威等国的专家和著名学者到校讲学,对专业的学术研究起到了有力的推进作用1.5 学生培养质量本专业多年来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专业和基础知识扎实、社会适应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几年保持97%迄今已为我国培养了30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成为我国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本专业重点围绕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国家或省级“大学生电子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等各类活动,以科研产业基地和创新研究引导和支撑大学生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奖人数逐年增多三年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共立项12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共立项49项,参加训练的学生人数近300人三年多来,共有123人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励,其中,获全国一等奖4人、全国二等奖9人、全国三等奖36人,省级特等奖7人、省级一等奖37人、省级二等奖27人、省级三等奖35人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共立项42项。

      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2008届毕业生的研究生录取率为24.1%和2009届毕业生的研究生录取率为30.53%以上,2010届毕业生的研究生录取率为44.28%,2011届毕业生的研究生录取率达到48.11%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通信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分别服务于军工科研院所、世界或国内知名企业,大部分成为了院所和企业的骨干力量,为我校通信工程专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本专业具备培养卓越工程师良好的条件校内方面:本专业多年的办学特色之一就是以工程实现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校内教学和实验设施较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本专业有可依托的“光纤传感技术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数字制造”重点实验室;可充分利用这些重点实验室的凝聚作用和窗口作用不断获得发展;(2)本专业具有与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可将通信工程卓越工程师的校内实训中心的培养纳入企业环节,作为学生工程实训的主要培养基地,学生在实训中心的管理采用企业管理模式,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加强通信工程与技术的各种设计与实现环节,宽口径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3)本专业具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从学科建设与发展上对专业人才的基本培养和深层次培养都具备了必要的条件;(4)本专业有一个年龄结构合理、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这使专业的发展具备了十足的后劲;(5)通信工程专业是武汉理工大学首批建设的品牌专业,也是学校首批挂牌的湖北省品牌专业;(6)通信工程专业是建设中的国家级特色专业;(7)通信工程教学团队是建设中的国家级教学团队;(8)通信工程专业有国家名师1名,校级名师1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