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生活与哲学》课本结构及主干知识点复习梳理(精心整理).docx
14页2025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生活与哲学》课本结构及主干知识点复习梳理(精心整理)《生活与哲学》分为三大部分:总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总论:1、2、3课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4、5课);认识论(6课);辩证法(7、8、9、10课)历史唯物主义:(11、12课)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部分:总论(1、2、3课)1、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的含义: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3)二者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联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强调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系统化、理论化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相互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2)相互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
[来源:学+科+网](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5、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大阵营)①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②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意识③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分为三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征:三个统一);唯心主义分为两种——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二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三部分一、 唯物论(或辨证的唯物论)(包括4、5课)包括三观:物质观、意识观、规律观(涉及6个)1、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内容】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来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意识能动作用 【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5、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又是普遍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6、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尊重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认识论(或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第6课)(涉及3个原理)包括三观:实践观、认识观、真理观1、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方法论】 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上升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真理的客观性和相对性 【原理内容】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包括7、8、9、10四课)有四观: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一)联系观(5个)1、联系具有普遍性【原理内容】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1)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3、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决定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整体功能往往大于部分功能之和;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1)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2)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5、系统优化的方法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1)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二)发展观(5个)1、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发展的特点)【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发展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反对静止的观点看问题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途径)【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或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的状态)【原理内容】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来源:Z*xx*k.Com]【方法论】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坚持适度原则,们要保持事物的性质不变时,量变要适可而止错误倾向:反对两种倾向: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 4、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发展的原因)【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5、辩证的否定(事物发展的环节)【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方法论】要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三)矛盾观(7个)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双方既对又统一的关系。
简而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3、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哲的活的灵魂)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矛盾问题的精髓)【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鲜明地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5、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影响主要矛盾),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善于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错误倾向: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视次要矛盾的“单打一”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内容】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原理内容】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论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