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梳理探究对联L.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51224387
  • 上传时间:2023-04-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5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梳理探究 对联L湖南师大附中 厉行威 原创1一、请梳理对联的类别提示对联有以下几种分法一)按使用的范围分对联从使用范围上划分,可分为应用联和装饰类两大类这里装饰联主要指用于美化环境的对联,如装饰亭台、楼阁、名胜古迹的对联;装饰书房卧室、名画宝砚的对联等装饰联一般富有哲理,回味无穷应用联是指有较强针对性的对联它可以再分为专用于庆祝春节的春联,用于某一具体事项的对联如挽联、寿联、婚联、喜联、行业联等还可分为人们在各种交往中所用的交际联 (二)按写作方法和上下联的关系分按上下联在内容上的关系分,对联可分为正对、反对、流水对三种1.正对指对联上下两联的内容相关或相似,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大致相同的道理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反对指上下联内容相反,对比鲜明,这种对联往往从正反两面来说明同一个问题,在对比中突出表达效果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幸铸佞臣3.流水对也叫串对,指一个意思分两句说,两句合起来是一个整体,上下联有承接假设、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如:江河无止终而为海;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三)从形式字数上分以对联的字数来划分的话,对联可分为四字联、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八字联、九字联、几十字联、几百字的长联等。

      二、请梳理对联的一般特点提示1.字句对等指上下联的字数和句数都相等的意思,这是对联的第一个要素2.词性相当上下联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或词组必须有相同的词性才能构成对仗属对要求上下联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3.结构相应就是上下联在句法结构上互相照应,彼此对称也就是说,句型要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如果上联是主、谓、宾结构,下联是主、谓、补结构,就没有对好在要求大的句法结构对称的同时,小的词组也要做到句法一致,即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4.节奏相称节奏即有规律的重复节奏可以给人以快感和美感对联属于语言艺术,汉语语音本身就具有节奏性对联与诗词一样可以吟咏而具有音乐性,所以也具有节奏,也称为音步所谓节奏相称,是指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也就是指上下联的句式一样音乐舞蹈中有三拍子(强、弱、弱),四拍子(强、弱、次强、弱)等,一般地说,对联运用的是二拍子,两个字就是一个音节,有一个停顿,重音落在双数上例如:莲开宝岛;月满神州 这副迎澳门回归的四言联是二、二句式,即二、二节奏。

      再看下面这副四言联:说真心话;做老实人此联则是一、三节奏 5.语意相关对联,顾名思义,不仅要对偶,而且要相联所谓相联,一般地说,上下联应围绕相关的主题,或并行表达,或正反表达,也可以构成延续、因果等各种关系一副对联如果只求形式上的一致,不求内容上的统一,那就会留下拼凑的痕迹,不是好联例如:反对侵略;学习下棋上述对联,从文字对偶形式看,词性、句式都对得不错,亦合平仄但是,它们上下联的语意、内容不相关联,中间缺乏联系,风牛马不相及,不能表达任何意义,所以不能认作对联,只能算是对偶句但是,“无情对”却是一个特例,它一定要求“内容无关”,而且越“离题万里”越好例如: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此联字字对仗,工整无比,内容上分别说的是气象和名酒,大相径庭,造成一种不协调的喜剧效果 6.平仄相对对联的上下联各联内部平仄要交替,即节奏的安排上,一句中基本上为平仄交替,不能一句话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而上下互相对应的字,则要求平仄相对,即平仄相反按照这一规律,上下联内部平仄交替,而上下联之间平仄对立,才能造成回环起伏的旋律,使对联的节奏鲜明和谐、悦耳动听,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 对联除了一些基本要求(如六要素等)外,还有一些相对次要的带变通性质的格律,以及一些比较独特的修辞要求和创作方法,如自对、借对、意对、蹉对、强弱相当、概念相当、嵌字格、回文格、顶针格、集句格、以及对联的横批、对联的标点、对联的书写格式和对联的张贴格式,等等。

      三、探究对联的欣赏方法提示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形式,具有自己的特性对联的特性集中表现在它的民族性、群众性和实用性、文学性、政治性和时代性等这些特性最终成为对联文化之所以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内在因素而这也是我们欣赏对联一般的切入角度一)对联的民族性 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许多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成为民族的瑰宝,成为国家的精粹楹联就是其中之一汉字又是单音表意文字一个汉字不仅是一个音节,而且一般地能表示一个概念因此,汉字运用起来比较灵活轻便,便于遣词造句,而且组起句来又可以弄得整整齐齐、规规矩矩,音节分明,声调匀称,一字对一字,一音对一音,容易构成对称美例如,苏州耦园联:卧石听涛,满衫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此联的大意是:躺在石上,倾听泉水清响,不觉全身都染上苍翠之色;打开门来欣赏雨景,只听见一片滴滴嗒嗒雨打芭蕉荷叶之声联语由听觉转到视觉,又由视觉转到听觉,在感觉的转换中,形象、色彩、音响协调一致,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二)对联的群众性和实用性 千百年来,对联素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随着对联内容的日益广泛,门类日益增多,使用范围也日益扩大,对联已经成为城乡皆用,四季咸宜,雅俗共赏的一种大众文体。

      贴对联,在我国是一种覆盖面最大、动员人数最广的群众文化活动这就是对联的群众性 对联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即对联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无论什么地方,什么环境,也不论什么行业,什么事情,都可以应用对联这也是对联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与书法完美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而且它能雅俗共赏新婚、寿辰、新屋落成、开张典礼,一切庆贺场面,对联都可以占一席之地例如,贺婚联:男女正青春,青春应立英雄志;夫妻同白首,白首长怀伴侣情又如,贺寿联:冰清玉洁,文名高北斗;意善心慈,寿域比南山此联系贺冰心老人寿辰) (三)对联的文学性 对联是我国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具有文学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特征对联也是一种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它既具有文学的形象性、真实性和倾向性特点,也具有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功能对联的文学性体现在它可以叙事、可以状物、也可以议论、可以抒情例如,昆明西山钟楼联:听鸟说甚;问花笑谁此联仅八个字,却形象生动,意味无穷鸟语花香”是人们经常描写的事物,有各种各样的写法,但此联却别出心裁,通过两句联文相对,就显得更加形象生动四、探究对联的创作技巧提示(一)立 意诗以意为主,楹联也如此。

      意,就是楹联中的“题旨”,作者写一副楹联作品,必须要明确歌颂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总得要有个明确的感情没有立意在先,再好的文辞、再好的技巧,也只能是文字的堆砌一副楹联,不仅要寓意明确,还要立意高远、精神古今名联,或言及风物,或追溯历史,或以文采见长,或以技巧取胜,而成佳构如明嘉庆进士陈大纲写的湖南岳阳楼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此联独辟蹊径,写风景,言简意赅,只在出句点破而已下联笔锋突转,从四面湖山的空旷即而想到万家忧乐,这是全联的主题所在,立意也就在于此作者若没有真挚的怜悯之心,是绝不会写出这样的联句的二)取 象取象,或称物色,就是选取意象,这是在楹联立意之后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所谓意象,即是楹联中带有作者主观感情色彩的形象换句话说,就是作者在构思时直接浮现于头脑中的多种形象,借以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情感平时我们所说的触景生情,这个“景”就是我们说的“象”请看刘坤一写的题滕王阁联: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作者在上联巧妙地摄取了“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湖山”等物景,以哲人的眼界,向人们提出了世事兴废的自然规律,下联引出此时与当年的时空差,相比这下,今昔对照,令人在时代的变迁中引发怀古幽情。

      若无上联出自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定格之景,便不会有下联作者要抒发的感慨之情作者依稀在告诉人们,“此地湖山”历经风雨沧桑而依然无恙,得来之不易言外之意,也多少道出了滕王阁的佳丽风光下联在取象上也用得恰到好处因此,一副好联,必须有一较为确切的意象,才能将自己抽象的情感化为具体的形象,使读者感悟到你真正的立意所在在选取意象时特别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选取最能表现自己感情的意象二是要选取含蕴丰富的意象 (三)禁忌1.忌同声落脚 (1)每边二至三个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声落脚2)每边四个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连续三句(上下联起句及中间分语段时可以例外)或三句以上同声落脚2.忌同声收尾 (1)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即上联最后一字应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2)上下联不能同声收尾,即上下联最后一字不能同是仄声或同是平声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应尽可能避免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如“缘深因厚坐莲台”,若将“坐”改为“登”,就成了三平尾又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将“能”改为“可”就成了三仄尾 4.忌孤平或孤仄 指的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应尽可能避免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

      如“万事皆如意”,若改为“万事俱如意”,即是孤平;又如“菩提当下现成”,若改为“菩提当下圆成”,即是孤仄5.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这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保持一致如“世事纷纷”对“红尘滚滚”,其中,“纷纷”对“滚滚”,就是叠字相对;又如: 修道是修心,心空即是涅盘岸;见因如见果,果苦莫如地狱人 其中,“修”对“见”、“是”对“如”、“心”对“果”,就是重字相对但是,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同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同一位置,如“法界”对“世界”、“成道”对“成魔”但有些虚词(之乎也者而矣哉,等等)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 漏网之鱼,世间时有;脱天之鸟,宇内尚无异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位置如:业流不住勿贪境;命运相同莫恨人 若将下联的“莫”改为“不”,就与上联的“不”字异位重字 6.忌同义相对 同义相对,又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等,就属合掌五、对联欣赏与创作练习(一)请参考“示例”赏析以下对联[示例] 北京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联:庭松不改青葱色;盆菊仍霏清静香。

      赏析:“青葱”,翠绿色松为百木之长,在“岁寒三友”中名列首位,孔子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誉,松经冬犹绿,吟风振雪,给人以高洁坚贞之感,故深受世人的喜爱上联正是借松而励志霏”,飘洒,飞扬清静”,安静,借指心性纯正恬静菊花是起源于我国的名花,历来受到文人雅士的咏赞,用以颂赞其傲霜的精神、怡然的神志、高洁的情操下联也是借菊而抒怀联语以平易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恬静幽雅的松菊图:松柏挺立,葱茏映目;菊花似锦,馨香四溢不改”、“仍霏”蕴涵着风物依旧的情韵,吐露了作者持之以恒的心声一“色”一“香”,和谐动人 1.陈炽所撰九江烟水亭联:胜迹表宫亭,况恰当芦阜南横,大江东去; 平湖波烟月,谁补种四周杨柳,十里荷花 提示  此地乃当年周瑜点将台处,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曾在此讲学,取“山头水色薄笑烟”诗意,名烟水亭此联借“芦阜南横”、“大江东去”、“四周杨柳”、“十里荷花”等物象,为读者营造了烟水亭的佳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