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讲义】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构造地貌的形成(原卷版).docx
17页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程标准课标解读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1.联系示意图能分析构造地貌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综合思维】2.举例说明板块运动的特点及其对地貌的影响综合思维】3. 结合材料分析,说出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地理实践力】思维导图知识点01 地质构造与地貌一、概念:地质构造是指岩层的变形和变位二、常见类型:褶皱和断层1.褶皱①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发生塑性变形而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②褶皱基本形态及地貌:名称形态地形判断依据未受侵蚀久经侵蚀形成地形倒置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形成山岭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形成谷地中部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致密,形成山岭中部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2.断层①概念: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②断层的位移及地貌:位移类型表现举例水平方向(图1)会使岩层在水平方向上被错断垂直方向(图2)相对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相对上升发育成块状山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断层沿线常发育成沟谷、河流【知识拓展】 “两看法”判断断层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层是不是受力断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
即学即练1】1.(2022·江西·宜丰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下面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A、B、C三地,属于背斜的是____,属于断层的是____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于地壳的____方向上的运动造成的3)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C是____斜,判断理由是____4)图中B处形成的地形是____,原因是____;C处形成的地形是____,原因是____5)要在图示直线的深度上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在A、B、C三地应选择____地,原因是____,____6)C、D两处找油气应在____处;找地下水应在____处知识点02 板块运动与地貌一、板块构造学说1.地球的岩石圈可以划分出六大板块:A为亚欧板块、B为非洲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太平洋板块、E为美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2.六大板块上覆于熔融的软流圈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3.板块间的相互运动主要有相向、相离等形式,并因此产生不同的地貌形态4.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二、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所示:板块运动张裂碰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边界类型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图示【特别提醒】①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②中南半岛、东南亚、小亚细亚半岛、太平洋西部岛弧链位于亚欧板块;③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④马达加斯加岛属于非洲板块;⑤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⑥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⑦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⑧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⑨红海: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⑩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即学即练2】(2022·江西·宜丰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完成下面小题2.图中甲、乙、丙三大板块分别是( )A.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B.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3.图中板块类型及其海底宏观地形分别是( )A.消亡边界 海岭 B.消亡边界 海沟 C.生长边界 海岭 D.生长边界 海沟知识点03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一、山区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布局原因意义方法①在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②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差,洪水形成快,水流急,安全威胁大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布局,不仅可以降低工程造价,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交通运输线路和通行的安全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合理选择交通运输线路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线路选址线路特点注意问题通常在地形相对和缓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选线往往需要迂回前进翻越山岭时,为减低道路坡度,一般采用盘山曲折的线路设计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减少对山地景观的破坏和对耕地、林地的占用【注意】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
褶皱虽然改变了岩石的原始形态,但岩石并未丧失其连续性和完整性即学即练3】(2021·四川南充·高三阶段练习)连接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区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区若羌县的和若铁路(下图)全长约825公里,是新疆南部环塔里木盆地铁路的最后一段和若铁路全线共有桥梁219座,其中以桥代路的主要桥梁共5座,其中以桥代路的桥梁合计长度为50公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和若铁路全线桥梁数量较多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沿线河网密度大 B.沿线多南北向河流C.沿线山区面积广 D.沿线地质灾害频繁5.和若铁路部分路段以桥带路主要是为了( )A.减少耕地占用 B.方便动物通行 C.提高运行速度 D.减小风沙危害考法01 地质构造与地貌一、褶皱与断层1.常见地质构造对地貌的影响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特征岩层形态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岩层新老关系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地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2.主要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构造名称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最上为天然气,中为石油,下为水隧道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不适合建水库大坝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石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典例1】(2022·山东日照·高二期末)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平面图,1-6为岩层,断层西南侧岩层上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为( )A.断裂—侵入—挤压 B.侵入—挤压—断裂C.侵入—断裂—挤压 D.挤压—侵入—断裂2.如不考虑外力作用的影响,则( )A.M为背斜,1岩层老2岩层新 B.M为向斜,1岩层新2岩层老C.M力向斜,1岩层老2岩层新 D.M为背斜,1岩层新2岩层老考法02 板块运动与地貌一、六大板块的分布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外,其余五大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二、主要板块边界类型及其地貌地震带板块位置边界类型形成的地貌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千岛群岛、千岛海沟;日本群岛、日本海沟;台湾海沟;菲律宾群岛;马里亚纳海沟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阿留申群岛、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新西兰南、北两岛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喜马拉雅山非洲断裂带非洲板块内部生长边界东非大裂谷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生长边界红海、死海大西洋断裂带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及亚欧板块生长边界冰岛、大西洋、中大西洋海岭【典例2】(2022·海南·高一期末)岩层是指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由同一岩性岩石组成的地质体,是沉积圈的基本地层单位和岩性单位,其上下界面称为层面,上为顶面或上层面,下为底面或下层面。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该地区的地层里有许多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推测该地区岩层形成时期的自然环境是( )A.干旱的陆地环境 B.温暖的海洋环境 C.湿润的陆地环境 D.寒冷的海洋环境4.目前该地区甲地质构造未形成山岭的主要原因是( )A.外力侵蚀作用较强 B.火山喷发覆盖较广C.生物风化作用较强 D.水平挤压作用较弱考法03 地貌对交通的影响一、山区交通线的选择原则及原因影响一般原则原因实例方式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①山地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西藏先有新藏、青藏、滇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线路走向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线路一般呈“之”字形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③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④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⑤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⑥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选线一般应按地形走势来确定路线的走向原因: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②降低技术难度;③工程施工要安全;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如果选取最直、最短的线路,就必须开拓较多的山坡,填平沟谷,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①同蒲铁路沿汾河谷地伸展;②陇海铁路的西段沿渭河谷地伸展;③襄渝铁路沿汉水谷地伸展;④成昆铁路沿地形走势曲折伸展线网密度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新疆的南疆铁路和兰新铁路均沿山麓分布,连接绿洲图解如下:二、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对交通运输线路空间分布和走向的影响如平原地区受地形影响小,交通线一般比较平直,而且受经济因素影响大,为了增加客流量,交通运输线路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同时尽量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等。
而在山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