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2017-2018学年广东省广州市.doc
23页2017-2018学年广东省广州二中应元学校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上)1.(3分)在A、B、C、D四幅图案中,能通过图案轴对称得到的是( )A. B. C. D.2.(3分)下列各组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4,7 B.8,9,10 C.4,6,11 D.14,10,33.(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边三角形 B.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C.一个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边三角形 D.一个等边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4.(3分)点M(3,1)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3,﹣1) B.(﹣3,1) C.(1,﹣3) D.(3,﹣1)5.(3分)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那么它的底角度数为( )A.30° B.75° C.30°或75° D.150°6.(3分)如图将四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分别分成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矩形,其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的是( )A.只有①和②相等 B.只有③和④相等 C.只有①和④相等 D.①和②,③和④分别相等7.(3分)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它的外角和相等,则这个多边形是(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8.(3分)如图,∠BAC=110°,若MP和NQ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则∠PAQ的度数是( )A.20° B.40° C.50° D.60°9.(3分)如图,点D在△ABC的边BC上,且BC=BD+AD,则点D段( )A.AB的垂直平分线上 B.AC的垂直平分线上 C.BC的垂直平分线上 D.不能确定10.(3分)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C的个数是( )A.6 B.7 C.8 D.9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3分)在平面镜中看到一辆汽车的车牌号:,则该汽车的车牌号是 .12.(3分)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1:2:3,则与之相邻的三个外角之比为 .13.(3分)如图,在2×2的正方形格纸中,有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ABC,请你找出格纸中所有与△ABC成轴对称且也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共有 个.14.(3分)如图,△ABC中,∠C=90°,DE⊥AB于D,BC=BD,若AC=3,则AE+DE= .15.(3分)如图,△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CP与内角∠ABC平分线BP交于点P,若∠BPC=40°,则∠CAP= .16.(3分)如图,△ABC三边各不相等,PM⊥AB,PN⊥AC,垂足分别为M、N,且PM=PN,Q在AC上,QP=QA,下列结论:①AP是∠BAC的角平分线,②AM=AN,③QP∥AM,④BP=CP,其中正确的是 .三、作图题(8分)17.(8分)作图题(要求:写出作法,并保留作图痕迹)已知:如图,∠α,线段b,线段c.求作:△ABC,使得∠BAC=∠α,AB=c,AC=b.四、解答题(共64分)18.(10分)如图,AB∥CD,AB=AD,点B、E、F、D在一条直线上,BF=DE,求证:AE=CF.19.(10分)已知:如图,在△ABC中,点D是BC上一点,∠1=80°,AB=AD=DC.求:∠C的度数.20.(10分)已知:如图,△ABD为等边三角形,∠1=60°.求证:AC=BC+CD.21.(10分)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P为AC上一点,PQ⊥AB于Q,AD⊥AB交BP的延长线于D,DE⊥AC于E,AQ=DE.(1)求证:AP=AD.(2)求证:PC=AE.22.(12分)已知,在△ABC中,CA=CB,O为AB的中点,E、F分别在直线AC、BC上,且∠EOF=2∠A.(1)如图1,若∠A=45°,求证:OE=OF.(2)如图2,若∠A=45°,求证:CF﹣CE=AC.(3)如图3,若∠A=30°,探究:CF﹣CE与A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3.(12分)如图1,坐标系中,已知A(﹣4,0),B(0,4),C(0,2),D(2,0).(1)求证:AC=BD;(2)如图2,点EF分别是AC、BD的中点,试判断△O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如图3,延长AC交BC于P,连接OP,试求的值.2017-2018学年广东省广州二中应元学校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上)1.(3分)在A、B、C、D四幅图案中,能通过图案轴对称得到的是( )A. B. C. D.【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A、可以通过旋转得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可以通过平移得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可以通过旋转得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可以通过图案轴对称得到,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正确把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3分)下列各组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4,7 B.8,9,10 C.4,6,11 D.14,10,3【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只要把三边代入,看是否满足即可.【解答】解:A、4+3=7,不能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B、8+9>10,能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C、4+6<11,不能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D、10+3<14,不能构成三角形,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要注意三角形形成的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边三角形 B.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C.一个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边三角形 D.一个等边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判断,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一个钝角三角形不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一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一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一个等边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此题利用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分别进行判断.4.(3分)点M(3,1)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3,﹣1) B.(﹣3,1) C.(1,﹣3) D.(3,﹣1)【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点M(3,1)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1),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特点.5.(3分)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那么它的底角度数为( )A.30° B.75° C.30°或75° D.150°【分析】由于不明确30°的角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还是顶角,故应分30°的角是顶角和底角两种情况讨论.【解答】解:当3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底角的度数==75°;当30°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时,其底角为30°,故它的底角的度数是30或7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此题时要注意30°的角是顶角和底角两种情况,不要漏解,分类讨论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3分)如图将四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分别分成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矩形,其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的是( )A.只有①和②相等 B.只有③和④相等 C.只有①和④相等 D.①和②,③和④分别相等【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即可.【解答】解:小矩形的长为a,宽为b,则①中的阴影部分为两个底边长为a,高为b的三角形,∴S=×a•b×2=ab;②中的阴影部分为一个底边长为a,高为2b的三角形,∴S=×a•2b=ab;③中的阴影部分为一个底边长为a,高为b的三角形,∴S=×a•b=ab;④中的阴影部分为一个底边长为a,高为b的三角形,∴S=×a•b=ab.∴①和②,③和④分别相等.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综合应用,关键是如何确定三角形的底边和高的长度.7.(3分)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它的外角和相等,则这个多边形是(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与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题意得(n﹣2)•180°=360°,解得n=4.故这个多边形是四边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与外角和定理,熟记公式与定理是解题的关键.8.(3分)如图,∠BAC=110°,若MP和NQ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则∠PAQ的度数是( )A.20° B.40° C.50° D.60°【分析】由∠BAC的大小可得∠B与∠C的和,再由线段垂直平分线,可得∠BAP=∠B,∠QAC=∠C,进而可得∠PAQ的大小.【解答】解:∵∠BAC=110°,∴∠B+∠C=70°,又MP,NQ为AB,AC的垂直平分线,∴∠BAP=∠B,∠QAC=∠C,∴∠BAP+∠CAQ=70°,∴∠PAQ=∠BAC﹣∠BAP﹣∠CAQ=110°﹣70°=4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要熟练掌握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能够求解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9.(3分)如图,点D在△ABC的边BC上,且BC=BD+AD,则点D段( )A.AB的垂直平分线上 B.AC的垂直平分线上 C.BC的垂直平分线上 D.不能确定【分析】由已知条件BC=BD+AD及图形知BC=BD+CD知AD=CD,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判断出答案.【解答】解:∵BC=BD+AD=BD+CD∴AD=CD∴点D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逆定理:和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得到AD=CD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3分)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C的个数是( )A.6 B.7 C.8 D.9【分析】分AB是腰长时,根据网格结构,找出一个小正方形与A、B顶点相对的顶点,连接即可得到等腰三角形,AB是底边时,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AB垂直平分线上的格点都可以作为点C,然后相加即可得解.【解答】解:①AB为等腰△ABC底边时,符合条件的C点有4个;②AB为等腰△ABC其中的一条腰时,符合条件的C点有4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