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最全).pdf

136页
  • 卖家[上传人]:geb****qin
  • 文档编号:292164366
  • 上传时间:2022-05-1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8.31MB
  • / 1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题:课题: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科目:道德与法治科目:道德与法治提供者:提供者:教学对象:教学对象:六年级课时: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本课是六年级法治专册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第一课,本课内容由三部分组成:法律是什么、法律与生活、法律作用大法律是什么”这一部分主要是了解法律的内涵,了解法律与纪律、道德等社会规范的关系,“法律与生活”部分引导学生了解与生活关系密切的民法、刑法、行政法,知道法律调整和规范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保障着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法律作用大”这一部分了解法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作用,认识法律公平正义的内涵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本课的第一部分“法律是什么”,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内涵,知道法律与纪律、道德等社会规范的关系作为本册教材开篇之课,努力利用好一切教学资源,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形象感知生活中的法律,对法律的权威、强制力有一定了解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了解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与义务,认识以法律为代表的社会规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经验与经历的回顾,从而深刻认识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珍惜权利,同时又要恪守自己应尽的义务,从而增强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公民意识三、三、 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本课针对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第一学期的小学生,六年级学生知道法律这个词,但会感觉法律遥不可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观点认为,只有在违法乱纪之后才会与法律发生联系,法律的存在是为了惩治罪恶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少,缺少必要的法律常识与法律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系统地开展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及资料搜集能力,能借助书籍、网络开展课外的拓展活动,能有效拓宽教学的途径和时空当然,小学生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要认知形式,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典型生动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得到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采取“明理践行”的策略:针对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在教学上,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案例,把“法律生活化、具体化”针对法律与纪律、道德的关系,采用辩论与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法律的强制性与严肃性五、教学重点及难点(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重点:认识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难点:认识法律与道德、纪律的区别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教师活动一、谈话导入1.谈话:你今年多大了?在你的成长中离不开谁的保护?除了父母亲人和老师, 还有它也与我们的成长一路相伴, 引出 “法律” (板书)2.出示:法律是国家规定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准则3.提问:对于法律,你有哪些认识?4.播放法治教育宣传广告,现在你又有哪些认识了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生活中的法律5.揭示课题: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二、活动一:生活中处处有法律1.过渡: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底哪些地方有法律呢?我们来看这些生活场景, 找找法律的影子。

      2.出示图片:早上,父母送我上学;马路上行人车辆有序前进;我在学校认真听讲学习;休息日,我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生病了,父母送我去医院看病;学校组织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3. 小组讨论:生活中这些事情和法律有什么关系呢?4.提问:除了这些事情,你觉得还有哪些事情也是和法律有关的?4.指名学生交流,教师课件出示相机法律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父母老师的保护成长为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学生阅读学生观看宣传广告,并谈感受本课导入语,通过比拟的方法拉进学生生活与法律的距离再以生动形象的法治教育宣传广告让学生感受法律给生活带来的保护作用学生观看图片,有机联系自己生活学生参与小组讨论,了解这些生活中的事情和法律的关系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和经验进行交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便于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法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与生活密不可分的5.教师小结:这些活动受法律的约束,也会受到法律的保护三、活动二:我的权利1.过渡语:法律保护我们的成长,因为它给了我们很多权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2.播放法律小博士介绍:公民的权利3.提问:你现在了解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享有哪些法律赋予的权利呢?4.补充介绍: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1959年 11 月 20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提出了各国儿童应对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我国也是共同提案国之一。

      让我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一下5.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更好地保护了我们的成长,请看下面这则案例, 这位同学是怎么样来维护自己的上学权利的别人一直没还;暑假里父母上班,把孩子反锁在家里;父母偷看我的日记7.小结:以上案例中都显示了同学的受教育权、 财产权、 人身自由权和隐私权被侵犯了以法律小博士的形式将枯燥的权利生学生交流学生观看视频,并交流儿童享有的特殊权利学生阅读故事还我上学的权利并交流感受动地传达给学生,并补充了适合小学生的儿童权利公约,是教材内容的 有 效 拓 展 和 补充在学生获得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活中常见案例的分析,激发学生维护自身权利的情感6.出示案例,引导辨析:借给同学的相机,学生观看案例并进行讨论交流四、活动三:我的义务1.过渡语:除了权利,我们每个公民还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2.出示法律小博士介绍:公民的义务3.自我行为检测:出示相关义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测过马路时要等红绿灯.公共场合不乱扔垃圾.借别人的东西以后及时归还.在景点旅游时不乱写乱刻.按时上学并完成作业.课余时间能从事一定的家务劳动4.出示教材图文相关资料阅读,教师小结:我们过马路遵守交通法规, 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东西及时归还。

      5.案例评析:把小区里的公共绿植挖回家你认为作为一名公民, 他违背了什么样的义务?如果你遇见,会怎么做呢?6.教师小结五、活动四:法律与纪律、道德的关系1.过渡语:有人说,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但是有的内容纪律和道德也是这样规范的,你觉得三者之间是一样的吗?2.组织开展学生辩论会3.组织阅读教材第 4 页资料4.教师小结:法律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六、总结延伸1.总结本课内容2.布置课后延伸作业:利用网络去查询与生活、学习有关的法律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拓展,课后的查询是为下一课时的学习作准备学生进行辩论学生阅读材料通过辩论会的形式引导学生清晰分辨三者的关系,同时也是对本课所学内容的巩固和运用学生学习并交流感受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并交流学生阅读资料学生进行案例评析通过资料呈现,在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基础上,以日常行为自我检测的方式推动学生的自我反思,从而激发学生自律的行为通过案例评析,关注生活中的小事件,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做好监督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本课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不仅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而且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1.教师评价: 通过教师呈现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认识、评析,从而评价学生对本课教学重难点的掌握情况;2.学生自评:通过学生进行的书面自我行为检测活动, 引导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与评价, 从而更好得理解义务对人们的约束作用;3.学生互评:以辩论的形式评析对法律、道德、纪律三者关系的理解,以例举事实、摆出道理的形式体现的是学生之间的互评。

      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权利权利法律法律规范、保护规范、保护我们我们义务义务课题:课题: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科目:道德与法治科目:道德与法治提供者:提供者:教学对象: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单位:单位:课时:课时:第第 2 2 课时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本课是六年级法治专册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第一课,由三部分内容组成:法律是什么、法律与生活、法律作用大法律是什么”这一部分主要是了解法律的内涵,了解法律与纪律、道德等社会规范的关系,“法律与生活”部分引导学生了解与生活关系密切的民法、刑法、行政法,知道法律调整和规范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保障着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法律作用大”这一部分了解法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作用,认识法律公平正义的内涵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本课的第二部分“法律与生活”,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与生活关系密切的民法、刑法、行政法等,知道法律调整和规范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保障着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本课时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生活离不开法律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1.知识与技能:知道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懂得法治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体会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生活离不开法律;树立法治观念,做自觉守法、护法的好公民三、三、 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本课针对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第一学期的小学生六年级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没有真正意识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并将伴随我们一生他们会感觉法律遥不可及,只有在违法乱纪之后才会与法律发生联系,法律的存在是为了惩治罪恶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法律,进而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从而树立法治观念六年级学生对抽象的理论兴趣不大,对形象生动的内容情有独钟;活泼好动的性格让他们喜欢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展示自己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本节课增加了三个法治宣传视频,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课堂趣味性;教学方法法主要采用调查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重点:认识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难点:了解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联系的法律知识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教师活动一、导入新课1.视频导入:请大家看一个视频:播放视频法治公益广告(保护篇)视频中是谁在保护我们所有的生活?小结过渡: 是啊,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二、生活处处有法律1.游戏:看图片猜法律课件逐幅出示第 5 页图片:看图片,猜猜与哪些法律有关?2.除了这些,我们家人及亲戚的工作和生活中还涉及哪些法律呢?提示:食品安全法、建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根式-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分式-思维导图.pdf 人教新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