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清平山堂话本之快嘴李翠莲记》读书笔记及感悟.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91253504
  • 上传时间:2022-05-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8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清平山堂话本之快嘴李翠莲记》读书笔记及感悟不知道大家在看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时候有没有被 明兰出嫁前在家祠祷告的那一幕所触动,“今朝我嫁,未敢自专,四 时八节,不断香烟……”经过演员的细腻演绎和光影的渲染,活脱脱 一副古代闺阁女子期盼夫妇百年、濡沫偕首的美好画卷祝词听得人 心里暖融融的,所以我对它的来源便愈发感兴趣,一查才知,这段话 原来出自明代洪横编印的《清平山堂话本》细读下来,我却从本子里看到了一个与明兰际遇截然相反的女子一一 李翠莲她从出嫁到被休,再到出家为尼,短短不过四天的时间翠 莲的对抗究竟有意义吗?抑或说她的行为真的合乎情理,合乎逻辑吗? 请诸君详看下文:这段故事发生在北宋汴京城中,张员外有一子,名张狼,李员外有一 女,唤翠莲这年,李翠莲到了出嫁年纪,媒人上门提亲,说亲的对 象正是这张家公子,两下相宜,便约定了婚期,就等着花轿上门了一切看似都是按着流程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罢了可特别的就是 这新嫁娘的言行,这李家小娘子姿容出众,女红、史书也通晓,只一 桩,就是快言快语,能言善道,不时会说出些惊骇世俗的话语,惹得邻里笑话,父母羞愧从以下这些情节可以看出此女子牙尖嘴利,甚至有些疯魔病症:其一,出嫁前,父母令翠莲到隔壁张太公家辞别,只因一场邻里缘分, 这家人在她幼时也颇多照顾,可翠莲却去说了何话呢?她先是高声喧 嚷,且不说古代对女子谨言慎行的要求,只这张家夫妇皆年老,翠莲 这样做就已经失了礼数,再看她话语如何,先说爹娘无依靠,次言哥 嫂失礼处,还说待她回门再来聒噪。

      如此快言快语,也只有这李翠莲 能做出了其二,迎亲之时,娘家人拿散钞来赏赐轿夫和媒人,只见翠莲一把抢 过钞来,道:“等我分! ”抬轿的合五贯,先生、媒人两半贯,还调笑 媒婆说,这里还有一贯,送你回家哄老汉一干迎亲人等见状,都面 面相觑,张口结舌,因为这样的新嫁娘,这还是头一遭见其三,过礼途中,骂媒婆,说先生,花轿到了张家,媒人拿出凉饭来 说让翠莲开口接饭,这应是话本作者一种反讽手法,因为含饭是古代 一种丧葬礼俗,此时用在喜事上,足见滑稽李翠莲也没有客气,直 突突地便于媒婆拌起嘴来,骂人家“老泼狗,胡张口,真是白面老母 狗”恼得媒人也不管翠莲下不下轿,径自走了进去后到了堂前, 礼仪先生让新人磕头跪拜,这本是正常的婚嫁习俗,可翠莲不干了, 她指着几案上的满堂红说道「我家公婆又未死,如何点盏随身灯? ” 这话一出,满座宾朋熙熙攘攘,公婆大怒,直言当初只说要选个良善 人家女子,可谁知竟是个泼皮村妇其四,新婚之夜吓丈夫,张狼筵席过罢,进入新房,还没宽衣解裳, 就被翠莲一粘辘话吓得愣住,“莫言就是你浑家……我一顿拳头打得 你满地爬到了三更时分,李翠莲也觉察自己言行不妥,唯恐婆母 怪罪,这才喊了张狼到塌上睡,可这张狼竟一夜不敢作声,直至天明。

      其五,冲撞大伯,不和她婢新婚第三日,两亲家于张家吃饭,李妈 妈知道了女儿在婆家的一番行径,对翠莲进行教导,可话不投机,又 被女儿噎了回去大伯张虎看不下去了,对着父母说起这弟媳的不好, 说翠莲是个无量店中过卖来的,她嫂也在旁帮腔翠莲听罢,自是要 理论,又是百十来句言语,气倒了婆婆,惹怒了小姑其六,下堂出家,经过翠莲的唇枪舌战,婆家一众人都没了法子,这 时公爹,也就是张员外出马,想要好好教训一下新妇他让翠莲奉茶, 这也是宋朝礼俗之一,新妇初见公婆需做茶奉送,也能从中看出妇人 在娘家的教养,翠莲一听公公讨茶,风风火火地进了厨房,刷洗锅儿, 煎了茶,婆婆还以为丈夫镇住了翠莲,还夸道:“这番,也只有你能 使唤她了可话音未落,却被翠莲接下来的行为气得不行,她上举 张良、陆贾、杨修、子建如何有口才,以下萧何、苏秦、张仪、管仲 怎样会说话扬言这是自己的典范,公婆伯姆休要管自己张员外气 急了,便作主让张狼休了李翠莲,她也道是爽利,拿了休书便回到家 门,可爹娘哥嫂嫌丢人,翠莲便说:“此处不留有留处剃了发,从 此再无音信同样的祝祷词,同样的对婚姻良人的美好期盼,可这两个女子却走出 了相背而行的结局盛明兰得嫁高门,虽中途遇恶毒姨母、狡诈继母作难,官家太后作法, 颇有不顺,但幸有夫君保护,自己纵横谋划,最终也过上了她所希望, 所喜欢的平平淡淡的日子。

      李翠莲快言快语,虽然样貌出众,家务、 女红、诗书也不差,她没有恶人的算计,也无诸多人际往来的维护, 可就毁在了一张快嘴上,最终一纸休书,出家为尼百度百科对该话本的评价如下:《快嘴李翠莲记》塑造了一个敢于向 既定统治秩序挑战、敢于蔑视封建礼教、敢于争取独立人格的光辉女 性形象可我却有着与上述不一致的看法,李翠莲的形象光辉吗?她对礼法的 挑战合理吗?见人就骂,言语粗俗,这究竟是作者对新女性的赞扬, 还是对当时某些初具对抗意识的女子形象的抹黑?从话本创作背景看,《清平山堂话本》编印于明代,可它的故事却发 生在宋朝这就有着“借古讽今”的意味,我们都知道程朱理学压制 下,古时妇女的处境艰难可却不知,这产生于宋朝的理学,影响最 深的却是明清理学家们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更将其施加于当时处于弱势地位 的女子身上,提出“三从四德”,令女子在家从父,出家从夫,夫死 从子,她们的一生都绑在了男人身上,在婚姻关系中,更是有“七出” 之例,男子可休妻另娶,而女子只能逆来顺受,如假设改嫁就会遭世人 嘲笑,称其淫荡更有甚者,夫家为了好名声,会让丧夫的女子殉情 以获得贞节牌坊,当时还传为“美谈”宋朝时理学思想尚未在民间盛行,当时民风开化,女子改嫁也是常事, 就连皇后也有二婚的,像宋真宗的刘皇后,曾是银匠之妻,后和离嫁 入皇宫;宋仁宗的曹皇后也是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

      九五至尊的帝王 尚且如此,平民百姓自然对再婚再嫁之事没有诸多的看法可到了明代,理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缠足之风蔓延,无论贵贱贫 富,各阶层女子纷纷裹起了小脚,以求及笄礼后能有好的夫家上门求 娶这样,女子惨遭物化,成为了男子的附属物,而程朱理学那么像包 裹“三寸金莲”的绣鞋,以精美纹饰作装点,裹住的却是被男权思想 扭曲的粘着腐肉腥气的畸形足当然,有压迫就必然会有对抗,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这在《明史•列 女传》中有着深刻的表达,书中记载了一名叫黄善聪的女子,因家中 没有儿子,故她随着父亲走南往北,做香料生意,女子经商不便,所 以她女扮男装,凭着自己的商业头脑,竟也将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期 间她认识了一个叫李英的男子,两人一起合伙,过了几年,他们一同 回到了家乡,黄善聪的姐姐看到妹妹与陌生男子在一块,惊骇不已, 立即请人对善聪进行了验身,待查明黄善聪仍为处女之身后,大姐让 她换上了女装此时,李英也悟了过来,想要求娶黄二姑娘,按照画 本子的说法,接下来应该是男婚女嫁,和和美美共度余生不是?可黄 善聪宁死不从,她说道:“假设归英,如瓜李何? ”虽然她与李英有情, 可按照理学的观念,“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自己在无媒无聘之时就 与李英相识,又遭遇了验身之辱,如果此时与李英成婚,那就正应了 自己与人私下定终身的谣传,自己的贞洁和颜面就荡然无存了,所以 不管亲人如何劝说,她都是不从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理学观念对妇女思想的荼毒,它压抑、 禁锢着古代女子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即使如黄善聪这般有见识且聪明 的女子尚不能挣开这个牢笼,那么可想而知,困于四方闺阁里的妇女 们,她们会有多么的愚昧?话本故事可以在茶楼演唱,也可以是说书先生走街串巷讲演,所以《清 平山堂话本》中关于李翠莲的故事,是否也有可能是对当时具有对抗 意识的女子的一种警醒呢?她们对于礼法的对抗经过艺术的加工再 创造,显得如此的滑稽可笑,甚至是荒诞不经,这仿佛是在对她们说, 你的行为是错误的,如假设再如此,终究也会走向李翠莲般,公婆厌恶, 父母不理,最终无家可归的结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