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朐阳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第15课.doc
6页十五 短文两篇【学习目标】 1.理清两篇文章的思路,初步学习驳论文的写法2.比较阅读、分析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方法,揣摩体会两文的语言风格3.理解两篇文章的读书观点,提高对读书目的、方法、作用的认识4.通过“微型辩论赛”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在辩论中自觉地运用论证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学会批驳对方的观点学习重点】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学习难点】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驳论等方法的运用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马南邨(1912--1966),邓拓的笔名,当代作家、杂文家、历史学家、著名新闻工作者,福建闽侯人主要著作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以及《邓拓散文》、《邓拓诗选》等【自主学习】1.了解培根、马南邨的经历及其创作,了解课文的文化背景①培根(1561—1626),___ ,出生官僚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代表作是_____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共58篇,开创了英国随笔这种特有体裁②马南邨(1912—1966),_ 的笔名,__ 、杂文家、历史学家、著名新闻工作者,福建闽侯人主要著作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以及《邓拓散文》、《邓拓诗选》等本文选自___ 2.给下画横线字注音诘难( ) 滞碍( ) 狡黠( ) 咀嚼( ) 死抠( )豁然( ) 迂腐( ) 吹毛求疵( ) 味同嚼蜡( )3.解释下列词语①味同嚼蜡: ②吹毛求疵:③寻章摘句: ④不求甚解:⑤咬文嚼字: ⑥豁然贯通:⑦怡情: ⑧诘难:4.阅读《谈读书》,按要求找出句子用原文回答)①找出读书目的的句子: ②找出读书方法的句子: ③找出读书作用的句子: 5、阅读下面一段话,说说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什么?作者采用什么方法阐述这一观点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合作探究】6、课文第一部分中,作者首先指出人们常常存在那几种不同类型的求知目的?重点是分析哪一种目的?7、课文第二部分中讲到求知就要读书,对于不同的书如何读,课文提出了怎样的的看法?8.《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文,说一说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什么?又阐述了什么主张?9、课文说“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10、“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好吗?课文是怎么样论说的?11、文章说的哪些读书方法类似于“不求甚解”?12. 《不求甚解》中作者的观点你认同吗?请你以“我说‘不求甚解’”为话题,谈谈你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方法的思考精读精练】13、“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中本体和喻体分是什么?这两个比喻句配合得是否恰当?14、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主题阅读】忍耐之人方能成大器①有这样一批僧人、艺术家,远离世人,远离喧嚣,穷尽一生的智能,历经数代开凿、雕琢他们忍耐了艰辛,忍耐了寂寞,忍耐了失败……终于建成拥有千余石窟群,被世人誉为“人间瑰宝”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奇伟杰作——敦煌石刻忍耐是痛苦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忍耐了常人无法忍耐的痛苦之后,成功才会款款而来由此可见,人的成功,很多时候来自忍耐。
②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孔子之忍饥,颜子之忍贫,闵子之忍寒,淮阴之忍辱,张公之忍居,娄公之忍侮;古之为圣为贤,建功树业,立身处世,未有不得力于忍也凡遇不顺之境者其法诸从中可以看出诗人视忍耐为遭遇不顺之事的法宝,其实它也是做好万事的利器③忍耐的人能够正视内在生活问题和理想,克服困难,实现目标海伦•凯勒是全世界敬爱的作家和教育家,虽然命运之神剥夺了她的视力和听力,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她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学会了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五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等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女子学院海伦忍受了比常人更多的苦难,克服了自身先天的缺陷,向人类展示了她生存的价值 ④我国汉代司马迁因与汉武帝意见相左而受宫刑之罚对于一名男子汉大丈夫而言,这是何等羞辱,但他忍了下来,忍受世俗的眼光,忍受闲言闲语,忍受心中巨大的痛苦,为的只是心中那个坚定的信念——完成《史记》最终,他完成了心愿,还原了真实的历史,也在中国的史学华章上添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他们不惧怕个人生活上的苦痛,用坚忍不拔的毅力迈上人生新的台阶⑤忍耐的人能够承受外在因素的纷扰,不怕责难,勇担大任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后,毫不畏惧吴王的种种责难。
他佯装称臣,忍受屈辱,最终被放回国经过十多年的艰苦磨难,勾践终于一举灭吴,实现了复国雪耻的抱负勾践在他人责难面前选择了忍耐,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坚韧和智慧⑥更让人敬佩的是纳尔逊•曼德拉,他为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身陷囹圄27年囚室只有一般的卫生间大小,曼德拉的视线虽然不能穿越牢房的四壁,但是他却能将目光投向国家未来的民主政治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他顽强地活了下来出狱后,担任了南非首位黑人总统,为了让南非成为非洲国家民主选举的榜样,在声望如日中天的时候,毅然决定不再连任为了国家的命运,他忍耐了长期的孤独、寂寞;为了民族的前途,他忍耐了平淡、普通的生活因为拥有外在的担当,懂得忍耐,才有了这样的大仁大义!⑦忍耐表现在内,是蕴藏于心,沉着努力;忍耐表现在外,是低头下视,平心静气福楼拜曾说:“天才无非就是长久忍耐,努力吧!”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事懂得忍耐,事业才能成功 (文章有改动)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6. 文章开头举了一批僧人、艺术家的事例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 17. 在第④段横线处填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衔接紧密答: 18. 阅读第⑤⑥段,分析其中的两个事例是怎样充分有力地论证“忍耐的人能够承受外在因素的纷扰,不怕责难,勇担大任”的。
【拓展提升】19.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从下列成语中任选一则进行辩论,分正方和反方,要求正方主张成语原意,反方运用求异思维,提出新的立意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竿充数”辩提示: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入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 十五 短文两篇1.①英国哲学家、作家 《随笔》、《新工具》②邓拓 当代作家 《燕山夜话》2.nàn zhì xiá jué kōu huò yū cī jiáo3.①味同嚼蜡:形容没有味道,多指文章或言语乏味,毫无生气和感染力 ②吹毛求疵: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过失③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文中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④不求甚解: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⑤咬文嚼字:过分斟酌字句(多用来批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⑥豁然贯通:顿时晓悟⑦怡情:使心情愉快⑧诘难:(书)责难4.①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②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③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5. 观点: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 用归纳法证明观点,运用举例论证和归纳论证,列举了六门科学知识对人的不同作用,最后归纳出结论——读书可以弥补精神上的缺陷6、消遣 装潢 增长才干 求知与才干的关系7、一般的书,只读一部分;粗糙的书,只知梗概;好书,精读,细读,反复读8.批驳的观点是: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老师不好的 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和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的主张9、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一是表谦虚,二是告诉人们读书不要固执,不要咬文嚼字,只顾局部,不看整体应该前后贯通,了解大意10、课文为了反驳对方,列举了正反两个例子:(1)“普列汉诺夫因为读书不能做到不求甚解,所以曲解了马克思著作。
2)“诸葛亮能够不求甚解,所以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另外,还引用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话来佐证11、文中的“观其大略”、“未晓处且放过”跟“不求甚解”很相似12.略13、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用“自然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接”比喻“求知学习”,巧妙而形象地论证了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象生动14、第一,两文的论证方式不同,《谈读书》是立论,《不求甚解》是驳论;第二,《谈读书》主要围绕读书的益处展开论述,《不求甚解》主要谈论学习方法;第三,《谈读书》运用了比喻论证,如“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不求甚解》则没有;第四,《不求甚解》中引用了名言,运用道理论证,而《谈读书》中没有;第五,两篇短文语言风格不同:《谈读书》的语言具有古典风格,妙语连珠,格言迭出;《不求甚解》的语言明白如话,严谨质朴15.忍耐之人方能成大器16.列举一批僧人、艺术家能够忍耐艰辛、寂寞……完成敦煌石刻的事例强调了忍耐对成功的重要性引出了“人的成功,很多时候来自忍耐”的观点 17.示例:海伦的忍耐让我们敬佩,还有的人为了心中的梦想而选择忍耐同样让我们景仰。
18.勾践的事例论证了“忍耐的人不怕责难”,曼德拉的事例论证了“忍耐的人能够勇担大任”,从内容上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两个事例一中一外,一古一今,从论据的选择上充分地论证了观点 19.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