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子沟通--依赖的6种情况和对策.doc
9页三、依赖的6种情况及对策我们这里探讨的孩子的依赖问题,是指做事不能自立的孩子,他们离开了别人就不能独立做事情比如孩子七八岁了,还要妈妈喂饭;妈妈不坐在旁边就不会写作业;早晨起来妈妈不告诉就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没有同伴陪着,绝对不敢一个人去找老师,等等这样的孩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见到,也许我们自己的孩子或多或少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家长可能还会听说过甚至见到过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大学毕业了不去找工作;或者对工作不满意,"离职后不再找工作,或者因为不愿吃苦干脆不找工作,·或者生活在幻想中,待在家里梦想天上掉馅饼这类人整天在家游手好闲,吃父母的,穿父母的,还要高标准的生活享受,整个一个寄生虫,人们称之为 "啃老族"有这样孩子的家长一定非常痛苦,而旁观的家长们一定会有恐惧感,怕自己的孩子也走上这条路根据当前的研究;很多专家认为"啃老族"出现的原因多是由于家庭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尤其是6岁以前的家庭教育,是家长的过度溺爱、关心导致孩子自理、自立能力差"啃老族"不是我们在这里探讨的重点,只是想以此引起家长的重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幼儿期和童年期,对于有依赖倾向的孩子,家长要从自身和孩子两方面来找原因,想办法引导孩子远离依赖。
一般情况下,孩子的依赖有情感的依赖、缺乏主动性的依赖、缺乏生活能力的依赖、人际关系上的依赖、思想和意识上的依赖等儿种情况形成依赖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归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家长的原因,而且绝大多数是这个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孩子自身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探讨比较常见的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生活起居依赖家长照顾 周五下午,小强妈妈接到了班主任打采的,说小强入学快一周了可还是适应不了学校的生活小强早上起床会对着衣服发呆,不知道穿哪件好,同学们问他怎么还不快穿衣服,他说以前都是妈妈给准备好的,现在妈妈不在身边,他不知道该穿哪件;小强吃完饭不洗饭盆,以为这里像家里一样有妈妈洗碗呢,等到吃下顿饭时才想起来妈妈不在身边、最让人着急的是,老师留的作业小强不能按时完成,问其原因,他说没有妈妈陪在旁边写作业不习惯,脑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写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其实小强已经是上初一的大男孩了这所学校是一所市重点中学,离家太选了:必须住校此前,小强一直和妈妈在一起生活,到点就吃饭、睡觉,从来没有洗过碗,衣服全是妈妈买、妈妈洗,每天晚上妈妈会为小强准备好第二天穿的衣服以前每天回家写作业都是妈妈陪着、着,有不会的问题就问妈妈,妈妈就直接告诉他方法或结果,小强从不用自己费力气如果哪天妈妈不在,作业很可能就会完不成,即使勉强完成也是错误百出。
·每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妈妈都自责自己太忙了,没有时间陪孩子,全是自己的错妈妈无形中已经成了小强的"拐棍",没有妈妈在身边,小强甚至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走路了听了老师的话,妈妈觉得真的有必要和孩子谈谈了周末妈妈专门请了假去接小强,还没有等妈妈开口,小强先说了:"妈妈,我想转学,这里离家太远,不能每天回家见到您,没有您在身边,我什么都做不了我不喜欢这个学校,更不喜欢住校,想回咱们家附近的学校去上学"妈妈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了…, 孩子的依赖决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长期积累、逐渐形成的,也可以说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方法1:家长慢慢撤出,让孩子形成独立意识 依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改起来也不可能一蹦而就,家长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被孩子依赖的家长要慢慢撤出,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当孩子己经显露依赖的意识,尚未完全形成依赖时,家长自己要逐步撤出,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家长要舍得,不能对孩子过分疼爱比如上幼儿园的孩子,要让孩子自己吃饭、不要再学猫叫、狗叫来引诱孩子吃饭,别怕孩子吃得满身、满脸都是饭粒,别怕把饭洒到地上,要鼓励孩子自己吃饭,让孩子体会到一种成就感,争取下次主动自己吃饭。
穿衣服也是如此,如果家长怕上班迟到,可以稍微提前几分钟叫孩子起床,从穿外套等宽松衣服做起,教会孩子自己穿衣服,到幼儿园后可以告诉老师,说今天早上是宝宝自己穿的衣服,可棒卿 让孩子得到老师的表扬,会刺激孩子自己抢着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这样孩子慢慢就形成了自己吃饭、穿衣的习惯,形成了觉得自己能做的事就该自己做的意识,已露苗头的依赖意识就会渐渐淡化了 对于小强这种已形成依赖的孩子,训练也应该有一定的效果,只不过除此之外,还要有更深人的措施来解决因为事情已发展到这个地步,家长就要面对现实,逐步撤出,不能一下子不管,让孩子有天塌的感觉毕竟小强是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了,此时是孩子的心理断乳期,心理上想独立,可实际上他的心智尚末达到成人的程度,情绪易激动,容易采取冲动的做法妈妈可以先和小强商量,讲明重点学校转出去就不可能再回来了,这对学习是有较大影响的,然后再提出自己的一些办法帮助他来适应比如周末在家把下一周要穿的衣服准备好,分成小口袋装,注明是哪天要穿的妈妈可以给小强写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妈妈就在你身边小强把卡片放在口袋里,当写不下去作业时就拿出来看一眼,看到妈妈的字体和话语,就有妈妈在身边的感觉。
妈妈要和老师沟通,在孩子写作业时多给予一些关照,看到他发楞不会时,及时提示一下,或请老师给小强安排一个成绩好、有爱心的同桌来提示,逐步帮助小强适应独立的生活和学习 家长既然己经意识到孩子依赖所产生后果的产重性,就要采取一些办 法,不要再轻易答应孩子的要求比如小强提出的转学,妈妈绝对不能轻易答应,否则小强的问题将永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家长一定要坚持,让孩子看到家长的决心,"感觉已无希望改变了,孩子就会硬着头皮去尝试,这正是孩子摆脱依赖的第一步 方法2:尝试短时间离开,改变照顾方式 孩子从小需要父母的照顾,而且往往是得到父母关爱越多的孩子成长得也更好不过,这里所说的是关爱;不是溺爱、滥爱,是一种源自父母真心的、有原则的爱,是一种利于孩子成长的爱,是一种引导型的爱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反省给孩子的关爱是否是无节制的在生活中,并非与孩子寸步不离就是关爱,爱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对于已经形成依赖的孩子,家长可以尝试以下方式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刻意制造一些离开的机会,比如出短差时把孩子交给另一方家长或家里的老人照看几天,让孩子明白离开了爸爸或妈妈生活依旧,逐步减轻对爸爸或妈妈的依赖程度。
当然,第一次可能会有难度,要提前告知孩子,爸爸或妈妈因工作需要必须要出差,让孩子明白出差的重要性,在意识上先接受爸爸或妈妈的离开;然后要交代孩子听从家人安排,有问题要及时和家人说,他们会和爸爸妈妈一样好好照顾自己的家长在出差期间要给孩子打询问情况,给孩子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孩子的信心,让孩子感到没有爸爸或妈妈在身边,自己做得照样棒第一次成功后就多制造几次这样的机会,巩固孩子的独立意识,逐步减轻孩子的依赖 对于小强这样的大孩子,妈妈应该在孩子要住校前提前想到孩子住校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入学前就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比如在小学五年级左右,妈妈经常制造晚上要加班的机会,让家里其他人来照看小强,或让孩子去附近的亲戚家,适应@个人住在别人家的感觉如果亲戚家里有小强的同龄人会更好,让他感受一下别人是怎么样做的,用同伴的力量来影响他,这是事前防范没有做防范,事情就发生了,就要想另外的办法,先摆事实、讲道理,因为像小强这么大的孩子己经能明白这样的道理了然后妈妈要配合,多通过进行指导,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就在身边,慢慢习惯后,要逐渐减少,帮助他一点点摆脱对妈妈的依赖 指导这样的方式要注患频率,逐步减少,如果把对妈妈的依赖转移到对妈妈的依赖,就会出现新的问题,得不偿失。
方法3:角色互换,隶长要求孩子照顾这个方法就是用角色互换的方法,让孩子去体验身为被孩子依赖的家长的苦衷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比如孩子扮演妈妈,妈妈扮演在生活上处处依赖家长照顾的孩子妈妈可以把孩子平时的所作所为淋漓尽致地表演出来,甚至可以再变本加厉地提出更多的要求让孩子来应对,这样他会切身感到当这样孩子的家长真的太累,首先对家长的处境给予同情,进而想到应减少自己这样的做法,以减轻家长的负担这也是一种现身说法的教育,让孩子在体验中长大,学会理解别人、照顾别人 这样的表演还可以组织几个家庭一起互动,在孩子们中间进行由孩子们分别扮演家长和孩子,其余的家长和孩子作为观众,表演完大家一起讨论,看看孩子的做法对不对,错在哪里,为了替家长减轻负担,应该怎样做通过这样的现场讨论,给孩子们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并且有同龄人来参照,一般都会起到更大的作用第二种情况:日常活动需要家长陪伴周末妈妈带着甜甜参加了几个同读二年级的学生家长发起的一次互动活动,每家都由妈妈或爸爸带着孩子一起去水上乐园玩,家长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加强沟通与交流,学到更多的教育孩子的经验,也希望孩子们能够更多地与人交往,·学会更好地与人相处,结交更多的好朋友。
家长们的心气很高,孩子们也热情高涨,跟相互认识的同学一起玩,让孩子们更加兴奋 一进戏水乐园,孩子们就像脱缠的小马驹撒开欢,叫上自己熟悉的同学就开始行动了,有打秋千的,有玩水滑梯的,有玩水球的,好不热闹!有的家长走和孩子一起玩耍,像大小孩一样,不过孩子们好像更愿意和小伙伴一起 "疯";有的家长三五成群地交谈着,、偶尔看看孩子在什么地方,挥挥手表示看到了就行了不过在妈妈群里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小音符",那就是甜甜,她从进戏水乐园起就始终和妈妈黏在一起,任凭同班同学叫她,她都只是摇头不肯离开妈妈半步,那个样子就像她不在妈妈身边,妈妈就会被别人抢走了一样妈妈想和阿姨们去游泳,让甜甜和同学们去玩,甜甜不干,不让妈妈去,妈妈要去就必须带她一起去,和她一起玩看到甜甜这个样子,旁边的叔叔阿姨都鼓励她,并叫来同班同学和她一起玩很刺激的水滑梯可甜甜还是不说话,也不动,"只是使劲摇头看到别人说得多了,甜甜的小嘴撅了起来,小眼圈也红了,眼泪汪汪的,大家就再也不好说什么了妈妈只好赶快陪她玩,一起去游泳,"甜甜才高兴起来了……甜甜的爸爸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长期在外地出差,甜甜一直和妈妈在一起妈妈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脾气特别温和,对女儿照顾得也是无微不至,陪女儿做游戏、写作业,不过很少带孩子和别的同龄孩子一起玩,多数时间都是妈妈陪着甜甜玩。
甜甜习惯了和妈妈在一起,更适应了妈妈的疼爱,所以在情感上是绝对依赖妈妈的,特别愿意做妈妈的"小尾巴",好像有了妈妈就有了依靠,什么也不怕了,如果妈妈不在就不知过怎么办好了妈妈认为女孩子就应该是文文静静的,看不惯楼下的孩子们一起疯玩,基本不邀请小朋友来家里做客等上了学,问题就出来了,甜甜不喜欢和同学们交往,没事时喜欢自己独坐,·显得有点不合群开始同学们还叫她一起玩,后来看她不参加也就不叫了老师也觉得甜甜有点不合群,就和甜甜妈妈进行了交流,怕孩子因为性格孤僻影响交往和学习妈妈意识到这样对甜甜的成长不利,于是主动参加了家长们的活动想向别的家长取取经,看怎么样才能改掉甜甜对妈妈情感依赖的习惯 方法1做短暂的恬磁剥离训练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感情上依赖都是固定在二个家长身上,如果感情重心是两个或多个家长;就不大容易形成依赖了这种情况下,训练重点就是逐步剥离孩子对某个家长的依赖比如甜甜,爸爸就可以利用探亲的时间,刻意说妈妈工作特别忙,要不停地加班,"甜甜必须和爸爸在一起在甜甜和爸爸做游戏时,爸爸趁机提出带她到公园或游乐园去玩,一般孩子都会喜欢去这些地方爸爸可以事先和甜甜熟悉的小朋友家长约好带孩子一起去玩,但不要让孩子们如道,假装偶遇。
有些娱乐项目,爸爸可以装出害怕的样子或说自己有点不舒服,不能陪甜甜一起玩,建议甜甜和小朋友一起玩,"再加上小朋友的盛情邀请,甜甜就可能会和小朋友一起玩,感受同龄人在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