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04年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一.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38901701
  • 上传时间:2023-11-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04年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一经济运行纷呈亮点  预定目标基本实现——2004年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系列报告之一  2004年,我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四化”理念为指导,积极应对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国民经济在平稳、健康、快速的轨道上运行,并呈现出总量与结构、速度与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工业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投资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外贸出口大幅度增加,三大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创近年来新高,预定的全年目标基本实现经济运行的突出特点一、全市经济平稳、协调、健康、快速发展,GDP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  2004年,我市经济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一直保持在平稳、健康、快速的轨道上运行预计全年生产总值(GDP)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9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05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495.67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540.15亿元,增长12.3%从总量看,全市GDP1989年超百亿元(109.4)、1998年过500亿元(525.8)、2004年破千亿元大关,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从速度看,2000年增长13.0%,2001年增长13.1%,2002年增长13.3%,2003年增长13.5%,2004年增长13.5%,连续五年GDP增速超过13%从贡献看,第二产业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据测算,全年第一产业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6.8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1.2%;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6.4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6.3%从构成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有所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下降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5%,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45.2%,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49.3%,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二、农业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粮食产量扭转连续5年下降局面  2004年我市农业迎来“政策好、市场活、天帮忙、人努力”的好形势,农村经济出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势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00.1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增幅较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1、在粮食直补和农业税减免等政策促动下,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加之气候条件适宜,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

      在播种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扭转了自1999年以来总产连续下降的局面,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95.8万吨,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夏粮产量97.7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秋粮产量98.1万吨,增长25.4%粮食亩产也创历史新高,达310公斤,比历史上最高的302公斤还高8公斤  2、蔬菜、水果产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蔬菜种植面积77.6万亩,比上年增长11.7%,总产181.0万吨,增长6.7%;水果实有面积53.4万亩,增长2.0%,总产46.3万吨,增长20.5%三、工业生产增长较快,是支撑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2004年我市全面实施工业振兴计划,加快两个开发区“二次创业”步伐,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全市工业增加值365.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89.2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新产品产值150.2亿元,增长40.7%,新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9.0%,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实施名牌战略取得新突破,有5个产品和商标获“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殊荣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1、国有工业和股份制工业增势强劲。

      全年国有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1.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25.5亿元,增长28.6%,分别比全市平均增速高2.8个和5.7个百分点  2、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骨干地位增强全年大中型企业工业总产值623.3亿元,同比增长22.8%,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77.1%提高到79.0%  3、重工业增长明显快于轻工业全年重工业总产值584.2亿元,同比增长28.6%;轻工业总产值205.0亿元,增长9.0%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19.6个百分点  4、中央属企业高速增长全年中央企业工业总产值269.0亿元,同比增长35.7%;省属企业工业总产值151.8亿元,增长17.9%;市属企业工业总产值368.4亿元,增长16.9%,中央属企业增幅分别高于省属和市属企业17.8和18.8个百分点四、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出口增幅达到近年来的最好水平  1、运输邮电业快速增长全年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9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增幅高于第三产业5.7个百分点铁路、公路、民航客货运输量均呈恢复性快速增长,邮电业务量继续扩大全年公路客运量比上年增长14.1%,货运量增长31.2%;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26.1%,货物发送量增长12.7%;民航旅客吞吐量增长44.7%,货物吞吐量增长27.7%;邮电业务总收入59.2亿元,增长16.0%。

        2、国内贸易稳中趋活2004年,在价格上涨、居民消费意愿增强以及商业企业各种促销活动等因素的作用下,我市消费品市场呈现出稳中趋活的态势,特别是农村市场有了趋暖迹象,是消费品市场的最大亮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消费品市场的主要特点:一是非公有制经济零售额增长加快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404.1亿元,增长18.1%,增幅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零售额增幅3.0个百分点,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79.8%,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二是农村市场零售额增长加快2004年,受农民收入增长加快的影响,农村市场销售增幅有所提高全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56.3亿元,增长15.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0.2亿元,增长12.3%;三是餐饮业零售额增长加快全年餐饮业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7.2%,增幅比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2.1个百分点在此带动下,全年批发零售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29.9亿元,增长10.2%  3、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由于国际经济和贸易形势好转,入世积极效应进一步释放,以及外贸经营权的全部放开,外贸出口增势强劲全年进出口总值3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出口20.3亿美元,增长45.1%,增幅为近年来最高。

      机电产品仍然是主要出口商品,增幅分别为32.9%,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为51.8%;进口10.6亿美元,增长16.7%利用外资稳定持续增长,全年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59个,比上年增长20.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6亿美元,增长8.0%国外旅游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境外旅游者65万人次,增长93.0%;旅游外汇收入3.3亿美元,增长1.3倍,创历史新高五、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  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作用下,前三季度,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季回落随着农业综合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支持的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的加快和技术改造力度的加大,第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渐回升全年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0.4亿元,比上年增长34.0%在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表现为非公有制投资、工业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其它投资等增长相对较快,是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增长点  1、非公有制投资能力增强全年非公有制投资比上年增长40.6%,比国有经济高14.7个百分点,投资总量达268.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36.8%提高到41.9%。

        2、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长快于第一产业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0亿元,增长19.9%;第二产业投资98.6亿元,增长18.5%,其中工业投资95.8亿元,增长22.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5%,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新亮点;第三产业投资503.2亿元,增长40.1%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0.2亿元,增长53.8%,是第三产业投资的主要增长点一大批道路桥梁、排水绿化和环境治理工程相继投入使用,城市基础设施的载体服务功能逐渐增强  3、其他投资增势强劲全市基本建设投资311.9亿元,增长36.7%;房地产投资163.4亿元,增长30.9 %;更新改造投资94.8亿元,增长32.7%;其他投资35.6亿元,增长66.9%  4、企业自筹资金仍然是投资来源的主体全年投资到位资金607.5亿元,比上年增长31.0%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42.8亿元,占7.0%;国内贷款153.5亿元,占25.3%;利用外资4.8亿元,占0.8%;自筹资金265.3亿元,占43.7%;其他资金141.0亿元,占23.2%六、三大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农民收入增幅创1998年以来最高  2004年,我市国民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表现为三大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

        1、地方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6.0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1.4%;一般预算收入75.3亿元,增长19.9%,其中各项税收56.5亿元,增长18.6%,增幅均高于GDP增幅全市地方财政支出89.5亿元,增长15.9%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并不断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社会保障、城市维护费、政策性补贴、工交流通部门事业费和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等支出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87.3%、67.4%、49.4%、45.9%和33.0%  2、工业企业效益与生产同步增长2004年,我市工业企业克服各种不利影响,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801.8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实现利润总额34.5亿元,增长9.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工业企业利润的主要增长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0.5%,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  3、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为1998年以来最高,并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44元,比上年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3143元,增长10.8%,农民收入增幅由上年低于城市居民0.5个百分点变为高出0.5个百分点。

      七、消费品、工业品价格小幅上涨,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高位运行  1、居民消费价格(CPI)温和上扬全年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主要工业消费品价格呈“四升四降”局面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7%,烟酒及用品上涨2.1%,衣着上涨4.1%,居住上涨5.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下降0.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下降2.8%,交通和通讯下降4.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9%带动今年CPI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粮食价格上涨带动相关食品类价格上涨,成为拉动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全年我市食品类价格涨幅高于非食品类价格5.7个百分点,居八大类商品之首,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0个百分点;二是受自来水、液化汽、煤炭、公房租金和自有房维修管理费等涨价影响,居住类价格涨势明显,拉动消费价格上涨0.6个百分点;三是在原油价格不断攀升的带动下,长途汽车、飞机、出租车、旅游等费用增加推动服务项目价格不断上涨全年服务项目价格比上年上涨2.2%,拉动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5个百分点  2、受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持续上扬以及国内市场煤、电、运、油需求增长的影响,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尤其是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涨势较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