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物流业影响制造业范文.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菲***
  • 文档编号:320233156
  • 上传时间:2022-06-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3.5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物流业影响制造业范文 一、文献综述 1.两业联动的内涵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属于产业联动的范畴,王佐(20**)认为两业联动是基于物流外包的一种协作境界,从而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等同于物流外包然而,物流外包只是联动发展的一种形式,不是全部李虹(20**)从产业联动的定义出发,把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看作是在产业关联的根底上,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间开展的协作活动,具体包括运输、仓储、配送、生产制造等环节中的合作发展本文将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定义为双方在信息共享的条件下,为共同战略目标,共同制定物流解决方案,这种因物流供需而建立的一种有计划的合作关系也可称作联盟 2.两业联动的发展模式郭淑娟(20**)依照两业合作的程度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合作模式分为一次性合作模式、短期合同合作模式、基于实务运作的合作模式、基于管理活动的合作模式以及物流战略联盟合作模式王见喜(20**)认为制造企业往往为了集聚其核心竞争力而在其非核心业务方面与物流企业采取联动发展的物流运作方式,并将联动发展模式概括为四种:第一种是基于资源未整合的物流外包模式,第二种是基于资源整合的物流外包模式,第三种是基于3PL-HUB的物流外包模式,第四种是战略联盟模式。

      王浩天(20**)则进一步强调了在目前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物流外包对制造企业的重要性,并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分离物流资源、整合外包物流业务,部分外包、全部外包或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资组建专业物流公司以及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等联动发展模式开始出现 3.关系嵌入的内涵1944年,Polanyi在其《大变革》中首先提出了“嵌入性”这一概念,并强调经济作为一个制度过程,是嵌入在经济与非经济的体制中的,因此,将非经济因素包括在研究内是极其重要的Granovette(r1985)在此根底上对“嵌入性”进一步开展阐述,并提出了构造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两种分析框架,由此将嵌入性的研究视角从社会、经济系统的宏观层面引申至产业和企业的中微观层面其中关系嵌入是指某个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嵌入或缠结于他人互惠而形成的关系网络中,并受其影响和决定Uzz(i1996)认为关系嵌入可以从信息共享、信任和共同解决问题三个维度去考虑,这是目前研究中被引用最多的一种划分方式 4.关系嵌入的作用机理关系嵌入对经济行为的作用机理可以从嵌入的知识获取效应和嵌入的治理效应这两个方面去考虑(黄中伟,20**)一方面,由于隐性知识具有粘滞性、默会性和难以模仿性,如果没有基于信任、关系专用投资以及路径依赖根底上的嵌入关系,那么很难通过学习来获得隐性知识(Dhanaraj,20**)。

      另一方面,Uzzi(1996),Rowley,Behrens和Krackhard(t2000)认为,由强关系形成的嵌入在建立网络成员间行为规范、互惠意识、合作理念以及相关制度安排等方面都起着很大作用,并担当了网络成员行为治理的控制机制 5.两业联动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即通过企业间的协同所产生的效果Helena(1999)将协同效应概括为在复杂的大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所产生出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了整个系统的整体效应和联合效应企业战略层面的协同效应表现为在人力、设备、资金、知识、技能等资源相互协调配合,提高整体的运行效率及分担风险,从而获得协同效益并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Michael,et,20**)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盟的协同效应包括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市场快速响应性、货物交接准时率、隐性知识的转移、物流成本的下降、管理灵活性增强、收益增加、分散或降低风险等以往学者在特定的研究条件下将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划分为不同纬度,如Prahalad划分的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共生经济效应;FredWeston(1998)划分的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以及管理协同效应,这是目前引用较多的两种纬度划分方式。

      二、关系嵌入对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持续合作的影响路径分析 1.关系嵌入与协同效应我们所说的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盟是指在双方信息共享的条件下,为共同战略目标,共同制定物流解决方案,从而建立起的一种有计划的持久合作关系然而,即使结成战略联盟关系也不可防止会有道德风险、时机主义风险等的产生,从而导致联盟组织的不稳定性对于制造企业,一旦将物流外包后,企业的物流职能必然弱化,最终导致企业严重依赖物流服务商,从而加大了物流企业产生时机主义的可能性而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在担负更多的业务后就可能意味着要开展一些专用性资产的投入,包括对专业人员的培训或购置一些专业化的物流设备,如此物流企业会担心一旦制造企业退出合作就会带来“套牢”风险而通过彼此信任关系的制约,企业间会达成共识,共同遵守同一规则,从而使得联盟网络得以稳定运行信任能有效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以及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由于彼此间强联系的建立,从而省去了大量的谈判和监视成本,并大大缩短了资源和信息的传递时间,从而能够针对市场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信息共享则可以有效降低因信息共享不充分带来的牛鞭效应(chen,et,2000),减少不确定行为,并对供需双方运营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而协同效应产生的动因具有多重性与复杂性,Larson(1992)从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来分析协同产生的内在机制,并指出经济层面的协同通过密切的沟通、共享管理系统来协调彼此合作的业务;而社会层面的协同则主要通过道德义务和信任机制来推动企业间的合作本文根据两业联动的特性将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合作的协同效应划分为经营协同效应和协同共生效应经营协同效应主要指实现协同后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效率方面带来的变化及效率的提高所产生的效益协同共生效应则指合作企业在共生系统中所产生的新的利益和能力,这些效益和能力是合作企业单独存在时无法到达的,如隐含知识的传递等 2.关系嵌入、协同效应与持续合作由两业联动发展的模式可知,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常常表现为由低阶段向高阶段发展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合作任务的日益复杂,双方信息的及时、广泛沟通,彼此间的高度信任或一起面对并解决问题的决心等,这些因素能够使得企业之间业务的磨合和交流更加顺畅比方现在制造企业已不仅仅满足于物流服务商提供的简单的物流作业活动,更需要物流企业提供物流解决方案而要完成这些个性化、定制化的物流服务,尤其需要彼此间的信任和信息的充分共享,从而促使信息、资源的不断扩散,并进而使双方的弱联结关系转化为强联结,从而促成合作的持续发展。

      此外,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建立持续合作意愿的最直接原因无非是得益于合作所带来的协同效应,具体包括成本的降低和利润的提高;获得专业化物流服务从而提高服务水平;减少或消除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促进组织间知识转移,获得比联盟以外企业更多的竞争优势等 三、结论 本文基于关系嵌入性理论提出了关系嵌入对制造业与物流业持续合作的影响路径通过分析认为,关系嵌入中的彼此信任、信息共享以及共同解决问题的安排会通过协同效应的产生进而对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的持续合作产生影响在后续的研究中,本文将细化变量的操作性指标,设计问卷,对该路径开展统计验证,并根据多样本分析统计结果来全面揭露关系嵌入对制造业与物流业持续合作的影响 王晓萍徐嘉玲单位:**工商大学 第 7 页 共 7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