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横线(御临河东段不含跨河桥)四标段--照明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7页五横线(御临河东段 ,不含跨河桥)四标段五横线(御临河东段,不含跨河桥)四标段照明施工图设计说明第 1 页 共 7 页1 设计依据(1) 设计合同及委托书(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2016年版)(3)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5-2015(4) 《LED城市道路照明应用技术要求》 GB T31832-2015(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6)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7)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2013(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9)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17-2018(10)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 50227-2017(11) 《桥梁防雷技术规范》GB/T 31067—2014(12) 《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13) 《关于协同创新区路网路灯设计的函》(2021.11.15)(14) 《重庆两江新区市政管理局关于统一辖区部分市政设施建设维护标准的通知》(渝两江市府发【2017】394号)(15) 道路专业提供的道路相关平面图和横断面图(16) 五横线四标段为企业自筹项目,采用业主初设内审后两江集团批复概算方式。
初设内审照明专业无意见2 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2.1 项目概况本次设计范围为五横线(御临河东段,不含跨河桥)四标段,西起于与人高路三期交叉口,向东侧延伸,依次与东湖路平交,上跨东7号路,止于与明月大道交叉口五横线四标段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标准横断面宽度26m,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40km/h,道路实施范围K2+254.332~K2+791.378,道路全长537.046m全线重要结构物包含1座桥梁,桥梁长135m,为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标准横断面宽度为22m,双向4车道,路幅分配为3.5m(人行道)+15.0m(车行道)+3.5m(人行道)沥青混凝土路面2.2 设计范围照明设计范围包括以下内容:(1)供配电系统(2)照明系统(3)防雷接地系统3 供配电系统3.1 负荷等级及供电电压设计范围内主要用电负荷为路灯照明,负荷等级为三级;各照明回路采用AC380/220V供电,单灯电压AC220V, LED单灯在开关电源后采用DC24V供电3.2 负荷计算照明设备总容量为8.88kW3.3 供电电源及变压器选择本次设计道路照明顺接人高路三期照明回路,接入人高路三期K0+500处已设计1#箱变,接入点距离箱变约160m,箱变容量100kVA。
具体位置详供电区位图3.4 供电半径及电压降计算新建箱变低压出线供电半径控制在800m以内,低压线路末端电压降控制在10%以内3.5 功率因数补偿本工程道路照明用电主要负荷为LED灯,其自然功率因数较高,故不设单灯无功功率因数补偿,仅在变压器低压侧设置集中电容自动补偿方式为补充,要求补偿后功率因素COSΦ≥0.93.6 电能计量计量方式与接入箱变保持一致4 照明系统4.1 主要设计标准和参数根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道路部分照明参数计算如下:表一:位置道路等级平均亮度Lav,cd/m2亮度总均匀度 U0平均照度Eav,Lx照度均匀度 UELav规范Lav计算U0规范U0实际 Eav规范 Eav实际UE规范 UE实际五横线次干路1.51.60.40.5520210.40.4人行道1017交汇区30≥300.4≥0.4交叉口限制眩光值:在驾驶员观看灯具的方位角上,灯具在90°和80°高度角方向上的光强分别不得超过10cd/1000lm和30cd/1000lm交叉口限制眩光值采取的措施:交叉口选用半截光型灯具表二:位置功率密度LPD,W/m2眩光TI(%)环境比SR最小值LPD规范LPD实际节能比例TI规范TI计算SR规范SR实际车行道0.80.5926%10%8%0.5≥0.54.2 照明布置方式本道路仅设计功能照明,路基段选用双臂路灯(10.35m+8m)配120W+60W LED光源沿道路两侧对称布置,直线标准段灯杆间距最大为30m,路灯距路缘石0.75米,曲线路段(R<1000m)加密布置,加宽段提高灯具功率;公交停车港处提高道路侧灯具功率。
部分路灯灯杆附着交通设施,交通设施具体设计内容及做法、设置位置详见交通专业图纸4.3 灯杆、灯具、光源、电器主要参数要求1) 灯杆采用圆锥型,并做热浸锌喷塑防腐处理序号位置灯杆道路侧灯具高度m人行道侧灯具高度m间距m锥度‰壁厚mm车行道臂长m道路侧灯具仰 角°人行道臂长m人行道侧灯具仰角°1人行道10.35830--52.846102.013102)灯具选择半截光型常规路灯,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灯具效率不低于80%,灯具自然功率因数≥0.923)灯杆使用寿命应不小于20年灯具配光曲线参考图如下:4)光源选择:选用LED光源,单灯功率为60W、120W、180W和300W要求灯具效能≥110Lm/W,显色指数Ra≥70,LED光源色温Tcp=4000k,同类光源的色品容差小于7SDCM,在寿命周期内光源的色品坐标与初始值的偏差不应超过0.012LED灯具在正常工作3000h的光通维持率不应低于96%,6000h的光通维持率不应低于92%灯具的电源模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灯的控制装置 第14部分:L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的特殊要求》GB 19510.14的要求,且可现场替换,替换后防护等级不应降低。
灯具的无线电骚扰特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制和测量方法》GB 17743的要求,谐波电流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兼容 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 17625.1的要求,电磁兼容抗扰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照明用设备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GB/T 18595的要求灯具电源应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道路照明宜采用分体式LED灯具,便于后期检修维护5)灯具、灯杆的外观、颜色在满足功能性前提下尽量与环境相协调,可采用具有一定装饰性灯具6) 桥上灯杆基础及手孔做法详桥梁专业相关图纸,土建应做好预留预设工作,本专业图纸中提供灯具安装位置等,桥上灯杆接线孔盖板应设置需使用专用工具开启的闭锁防盗装置和防盗措施4.4 照明控制模式及技术要求1)道路照明控制方式同接入箱变或配电箱2)道路照明开灯和关灯时的天然光照度水平,次干路宜为20lx4.5 照明线缆及敷设照明供电干线采用YJV-0.6/1kV多芯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各灯杆处采用绝缘防水穿刺线夹分线,由供电干线引上至灯杆顶部灯具的分支线采用JHS-3×2.5的防水电缆4.6 排管规格及敷设深度设计采用PE100(碳素螺旋管)沿两侧人行道布置;过街采用SC100/4(热镀锌钢管,刷防锈漆)。
电缆保护管不应有孔洞、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无毛刺照明管线在人行道下的管顶埋深≥0.5m;在车行道及绿化带下的管顶埋深≥0.7m,排管在人行道及车行道下采用混凝土包封保护照明管道内应预留8#细铁丝有通信排管侧预留5根管道,无通信排管侧预留3根管道,以备交通控制和其它照明穿线用要求人行道下碳素螺旋管环刚度≥4kN/㎡;车行道下钢管环刚度≥12kN/㎡4.7 手孔井规格在电缆保护管过街处,其两端均设置600×600(6孔及以下)防盗检查井或800×800(6孔以上)防盗检查井;其余位置在每处灯杆旁均设置一个防盗检查井,6孔侧检查井尺寸为600×600,四孔侧检查井尺寸为400×400;检查井雨水采用自然渗漏方式箱变出线处设800×800检查井,排水用UPVC50的塑料管接入附近排水系统所有的电缆接头采用热缩式且必须在检查井内完成,保护管内不得有电缆接头5 照明节能措施(1)选用高光效节能LED光源(灯具效能≥110Lm/W),利用其灯具效率高的特点实现节能灯具采用蝙蝠翼配光曲线或等亮度配光曲线2)在满足标准规范对照度、均匀度、眩光、环境比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合理选择高度、间距、灯具功率、配光曲线等方式尽量降低单位面积功率密度,以响应国家对节能的宏观要求。
3)通过采用智能控制器,加强路灯电压的控制、路灯开关灯时间的精细管理和分级管理实现节能4)采用单灯控制技术,在不降低道路均匀度的前提下,下半夜下调车行道照度,降低运行功率,要求进行控制后下半夜次路路面平均照度不低于10Lx5)变压器临近负荷中心布置以降低线路损耗;选用SCB13节能型变压器;适当加大回路电缆规格,降低线路损耗6)应制定维护计划,宜定期进行灯具清扫、光源更换及其他设施的维护7)路灯专用配电变压器应选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规定的节能产品6 安全措施6.1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措施与要求(1)桥梁防雷设计①桥梁部分利用灯杆、护栏作为接闪器,并与桥梁结构内钢筋可靠连接②利用墩柱内4根φ≥20主筋作为引下线,另在混凝土箱梁及墩柱上表面预埋100×100×6不锈钢板,不锈钢板与结构内主筋可靠搭接,需搭接两处,做法详国标图14D504-P44;采用25mm²软铜导线做等电位连接③利用墩柱内地面以下部分钢筋网作为自然接地体,接地钢筋应与引下线钢筋可靠焊接连通引下线的竖向钢筋每隔6m用箍筋做横向等电位连接防雷接地和安全接地共用接地装置④桥梁钢结构、护栏管及穿过本桥的金属管道等均作等电位联结。
引下线在方便操作的部位设置防雷测试点,其工频实测接地电阻R≤4Ω如达不到要求,需增设接地极具体做法详国标图集14D504-P172)对安装高度在15m以上或其他安装在高耸构筑物上的照明装置,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配置避雷装置3)变压器开关柜内高压侧装设避雷器6.2 接地型式的选择与要求(1)低压配电系统选用TN-S接地制式,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分开,PE线选用与相线、N线同截面的单芯电缆,并与相线、N线同管敷设2)为防止10kV侧发生相线接地故障或在箱变附近遭遇雷电高电压时,在综合接地处产生的故障电压沿PE线串接,导致金属灯杆有触电危险,沿照明管线通长埋地敷设一根40×4热镀锌扁钢作灯杆灯具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的水平接地体,扁钢埋深不小于0.6m灯杆基础接地螺栓采用φ10热镀锌圆钢与接地极可靠焊接,路分支、末端及中间适当位置处设垂直接地极,垂直接地极采用L50×50×5热镀锌角钢,2.5m长,埋深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