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鲁教版 试题.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06953720
  • 上传时间:2021-11-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说明】1.本试题分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考试结束后一并交回 2.请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笔将姓名、考号、学校写在答题纸和试卷的密封线内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超出方框无效),不能写在试卷上不能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等不按以上要求做答,答案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答案的,该小题不得分)1.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石穿 B.刻舟求剑 C.百炼成钢 D.铁杵磨针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下列做法中,不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是A.用含硫的煤作燃料 B.露天焚烧垃圾 C.大量排放汽车尾气 D.用氢气作燃料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 使用“干冰”冷藏食品 B. 大量使用甲醛溶液浸泡鱼虾防腐C. 用化工染色剂制作“彩色馒头” D. 用回收的食用油重复炸制食品4. 济南自古“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享有“泉城”美誉,天然泉水中溶解了多种矿物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可用肥皂水检验泉水是否属于硬水 B.天然泉水属于纯净物C.过滤可除去泉水中的一些不溶固体杂质 D.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5. 我们经常在“做实验”中“学化学”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内液体时,切不可将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B.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先检验该气体的纯度C.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若NaOH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 6.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 2H2↑+ O2↑含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通电的条件下,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B.在通电的条件下,每2个水分子能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C.在通电的条件下,2体积的水能生成2体积的氢气和l体积的氧气 D.通电完全反应时,每36份质量的水能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7.小丽同学在学完“原子的构成”之后,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C.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 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8.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构成的。

      对于两者中的二氧化碳分子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 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同C.分子的运动速率相同 D.分子的体积大小不同9. 中央电视台近期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让文物活起来某博物馆藏有一柄古代铁剑,为了防止其生锈,你认为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A. 定期用清水冲洗,除去灰尘 B. 放于体验区,让观众触摸C. 用盐水除去铁剑上的锈斑 D. 放在充满氮气的展览柜中10. 右图是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钙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B. 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 C. 核外电子总数为40个D. 易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11.通过化学学习,你认为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A.通过对物质进行分离或混合,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物质 B.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发生C.使用元素符号、 化学式等化学用语,是为了增加化学科学的神秘色彩D.物质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而人们对物质的利用却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12. 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g B. 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C. 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 D. 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13.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氢原子氧原子氮原子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反应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C. 该反应中x的值等于3 D. 生成的丙和丁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314.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是化学学习的目的之一,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B.微粒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分类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属于氧化物D.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15. 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石蕊试液 B.CaCO3粉末 C.KNO3溶液 D.稀硫酸16.某同学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适量稀盐酸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B.通过加水过滤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 C.用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D.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17. 分析和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B.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C. 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D. 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18.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该气体可能是CO2 B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NaOH和盐酸不反应C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红色CO2气体是酸D把MnO2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快速产生气泡MnO2能增加O2的产量19.向AgNO3、Zn(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关于滤渣和滤液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滤渣中一定只有Ag B. 滤渣中可能有单质Cu C. 滤液中一定无Zn2+ D. 滤液颜色可能是无色的20.现有一包碳酸钙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己知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是5∶l,则此混合物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A.15∶14 B.15∶16 C.5∶4 D.15∶8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包括 6个小题,共30分)21.(8分)化学用语是高度浓缩的符号体系,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交流化学信息。

      请用化学用语按要求填空:(1)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①氢元素 ; ②3个铁原子 ;③2个氮气分子________;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2)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按要求从氧气、氯化钠、碳酸钠、甲烷、氧化钙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①供给生物呼吸的是 ; ②用作燃料的气体是 ;③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 ④常用作干燥剂的一种氧化物 22. (4分)炒菜时加入适量的料酒和食醋,会使炒出的菜別具香味,其原因之一是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4H8O2),试回答下列问题:(1)乙酸乙酯由 种元素组成,一个乙酸乙酯分子中含有_______个原子;(2)乙酸乙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填最简整数比) ;(3)17.6 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到0.1g)23.(4分)我国化学家傅鹰教授有一句名言“科学只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给我们智慧”,在化学学习中,了解知识的发展历程,可以促进我们正确理解科学本质。

      1)我国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其中蕴涵的湿法炼铜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火药起源于唐朝,为使烟火产生耀眼的白光,可在其火药中加入 (填一种金属名称)3)十八世纪,化学家们研究发现某些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被喻为“会制造水的物质”,对上述反应原理的认识加快了推翻燃素学说的进程该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制造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4)现代以来,人们对金属的认识不断深入,促进了多种新材料的研制与使用2017年5月,我国首架试飞成功的大型客机C919使用了多种新材料,其中有锂铝合金,在飞机制造中使用该材料说明其具有的优点有 (填序号) ①硬度大 ②密度小 ③易导电 ④耐腐蚀24.(5 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填写下列空格:(1)实验室可以通过铜粉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该反应的原理是__ _____,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______。

      2)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滴有酚酞试液)中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 __ 请另外写出一个符合上述反应实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硝酸银溶液 氯化钠溶液稀硫酸 锌粒25.(7分)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小明同学和小强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 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填“向左”、 “向右”或“不”)偏转, 请叙述原因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___2)小强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 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 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_____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试卷.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试卷2.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评卷3.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评卷2.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试卷.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1 Lead-in Cartoon time同步练.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2 Story time同步练.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评卷1.docx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docx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分班考高频考点冲刺卷(含答案)-北师大版.docx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分班考常考易错冲刺卷(含答案)-人教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数论综合提高一习题(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取整问题习题(含答案).docx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分班考高频考点冲刺卷(含答案)-人教版苏教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行程问题超越提高习题(含答案).docx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分班考常考易错冲刺卷(含答案)-苏教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数论综合提高二习题(含答案).docx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一)》重难点题型练习(含答案).docx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三)》重难点题型练习(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复杂应用题串讲习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