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论语十二章》练习(含试卷).doc
27页7.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复习.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一、文学知识填空10.不逾矩()(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11.温故而知新()(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12.学而不思则罔.()孔子及其弟子言行13.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与、、并称“四书”共二十篇14.能够为师矣()(...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15.人不堪其忧()字,时期人,春秋末期.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的、、,思...()想的开创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孔子被后辈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18.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饭疏食饮水()(....二、给予下加点字注音19.曲肱而枕之()(...论语()不亦说乎()不愠()20.不义而富且贵().....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21.于我如浮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则殆()23.择其善者而从之()...一箪食()曲肱而枕()()()24子在川上曰()......好之者()笃志()25.逝者如斯夫()(....三、讲解加点词语26.不舍昼夜()1.学而时习之().27.三军可夺帅也()..2.有朋自远方来()..28.匹夫不能够夺志也().3.人不知而不愠()()..29.博学而笃志()..4.不亦君子乎().30.切问而近思()(..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
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三,古义:,今义:..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从,古义:;今义:...5.能够为师矣(古义:;今义:)..六、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3.知:人不知而不愠()能够为师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4.乐:不亦乐乎()七、词语活用归类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学而时习之().2.吾日三省吾身(.3.传不习乎(.4.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 饭疏食饮水(.6. 择其善者而从之(.7. 温故而知新(.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最少五个)九、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修业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3.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 当别人不认识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忧愁:5. 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崇高质量的句子是:6. 孔子在《述而》篇中阐述君子对荣华的正确态度是:7.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能够知得失。
由此我们能够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别人不认识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几个人在一同行走,其中必然有我的老师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识;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畅达事理,不为(外物)诱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哪些是不行认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建议;七十岁能为非作歹,而不会超越规矩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荣华,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同样5.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可否是悉心全力呢?跟朋友交往可否是诚实呢?老师教授的知识可否是复习过呢?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能够夺志也译文:军队能够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能够被夺去志气7.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诚意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了(知识),此后按必然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吗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吗10、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后,能有新理解、新领悟,就可以依赖(它)做老师了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可是)读书却不开动脑筋,就会诱惑;可是想象却不读书,就会有害1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颜回(多么有)贤德啊!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贫困的忧愁,颜回却依旧悠然自得颜回(多么有)贤德啊!”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好学习的人;喜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在一块儿,在其中必然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缺点(若是自己也有)就改正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对着滔滔江水,(感想地)说:“岁月就像这流去的江水同样,昼夜不停呀!”《咏雪》译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同,跟子侄辈们议论诗文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快乐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译文: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依赖风满天飞舞太傅快乐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以致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正午碰头正午已过,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我父亲)等你许久都不来,他已经走开了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无论译文:那人就倡导性情来,骂道:“真不是人!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扔掉,自个儿走开。
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觉内疚,便从车里下来拉元方(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重点词语】[内集][因][[未若]儿女][讲论文义][俄而][差(chà)]【期行】[[骤]拟]期,【日中】【舍去】舍,去,【乃】[戏]【尊君】[顾]【不】[委][君][家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