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教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本答案.docx
14页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粤教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本答案 九年级道法(粤)第五单元课本答案 5.1 文化根 中国心 合作与探究 ▲教材P2-3材料透视:探寻祖国的文化遗产 探究一:请搜集资料了解你所感兴趣的中华文化,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略 探究二:请问你所居住的地方有哪些文化遗产,并思考这些文化遗产对该地方有什么影响?略 合作与探究 探究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 ①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传统文化保护机制②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保护力度,提高国民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③加大保护传统文化的资金投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④加强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⑤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探究二:青少年应如何传承我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②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③努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民族文化。
④积极宣传我国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我国民族文化⑤敢于同破坏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作斗争 合作与探究 探究一:为什么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1)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发展和国家振兴的巨大精神力量 (2)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3)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4)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探究二:教材P8-9主题活动:“非遗”艺术节(各小组分享本小组要研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略 5.2 民族精神 发扬光大 合作与探究 ▲教材P14-16材料透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探究:收集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故事,谈谈你从这些故事中感受到的精神力量 略 合作与探究 ▲教材P14-16材料透视:国家纪念日彰显民族精神 探究一:了解和回顾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和公祭日举办的纪念活动,与同桌交流其意义 (1)有利于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
(2)有利于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3)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气节血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探究二:作为中学生, 我们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道德修养,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做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强不息、团结合作等良好思想品质 (4)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建设、民族振兴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合作与探究 ▲教材P21-22主题活动:今天我们这样爱国 探究一:朗读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我要朗读的作品:?略 表达的爱国情感:略 探究二:树榜样寻找“民族的脊梁” 我们找到的民族脊梁:?略 我们这样向他学习:略 探究三:立志向我们的行动 我们的爱国行动倡议:略 6.1 世界的潮流与趋势 合作与探究 探究:学习课本P28—P29的材料透视“世界和平与发展形势的变化”,思考: 1.20世纪上半叶和下半叶,世界的战争与和平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帝国主义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形成了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的总趋势。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阻碍和平与发展的问题有哪些? 答: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国际恐怖主义、局部战争等 3.分析上述材料,说说和平环境对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和平环境对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的意义:让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和睦相处,社会安定祥和,经济蓬勃发展 合作与探究 探究活动:阅读课本P30“全球化的世界”,回答问题 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答: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课堂导案 2.上述现象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答:①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是把双刃剑,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有利的条件,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为密切,有助于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的交往,有助于发展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但是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矛盾和斗争,富国与贫国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②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只有擅抓机遇,主动应对挑战,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合作与探究 探究:阅读课本P34拓展互动材料“APEC峰会”,回答问题。
你还知道哪些国际组织为全球化时代各国合作共赢作出贡献?它们发挥了哪些作用? 1.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2.联合国: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人道主义援助、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份额和利益;建立一体化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开放、平等、互惠的原则,逐步调降各会员国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并消除各会员国在国际贸易上的歧视待遇等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促进国际间的金融与货币领域的合作;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步伐;维护国际间的汇率秩序;对发生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在必要时提供紧急资金融通,避免其他国家受其影响;为成员国提供有关国际货币合作与协商等会议场所等等 6.2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合作与探究 探究:阅读课本P40“中国的国家影响力”,回答问题 阅读课文资料图片,结合你所知道的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方面发挥影响力的实例,与同学交流你的感受。
感受:第一,中国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拥有较强军事防御力量的国家 第二,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中惟一的常任理事国积极利用联合国讲坛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课堂导案 第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成为世界上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国家 第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和平崛起对于整个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 其一,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和世界格局的转换; 其二,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其三,深刻地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使这一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四,改变了世界经济的面貌,并推动国际秩序的除旧布新。
合作与探究 探究活动:阅读课本P42“机遇与挑战”,回答问题 1.阅读以上材料,说说你对中国面临的国际机遇和挑战的理解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挥优势,获取比较利益金球化为中国利用外资和其他外部资源加速 课堂导案 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为中国产业发展提供了广周的国际市场空间激烈的国际竞争促进中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中国企业成长壮大 但是,中国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经济对外开放的扩大、同时増加了中国对外部市场、外部资源的依赖度,世界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也在增强 课堂导案 2.中国在当今世界上还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请列举你所知道的事例 我国面临的机遇有:在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下,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赢得了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有利条件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国面临的挑战有: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自身的建设也存在不少困难,挑战可谓相当严峻。
合作与探究 探究:阅读课本P30“全球化的世界”,回答问题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当前国际形势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 7.1 争议解决方式及相关制度 合作与探究 ▲教材P54-55 探究园:妥善解决各种纠纷 探究一:中国人讲究“和为贵”,发生纠纷不愿意起诉到法院上面几种纠纷没有通过起诉获得解决,你认为合适吗? ?合适协商、仲裁、行政复议也是解决纠纷的合法手段。
探究二:如果你遇到一些纠纷,你希望采取哪种解决方式?说说你的理由,与同学们讨论 略 合作与探究 探究一:请收集资料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制度的发展历程并在小组内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明令取消旧中国律师制度,解散旧律师组织,建立人民律师制度,根据1954年宪法关于“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规定,1954至1956年在一些大、中城市成立了律师协会和法律顾问处,初步开始了律师工作其后一度中断1979年起逐步恢复1980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对新中国律师制度作了系统、详尽的规定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审议通过,从而取代律师暂行条例,成为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