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天津卷高考地理试题解析.pdf

14页
  • 卖家[上传人]:飞****9
  • 文档编号:360114685
  • 上传时间:2023-09-1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17M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天津卷高考地理试题解析下列是天津四处的景观图片回答下列小题1.四图中能反映历史时期本市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的是()A.甲、丙 B.甲、乙 C.乙、丁 D.丙、丁2.图乙所示的居民区位于滨海地区,当地居民经常能感受到海陆风在夏季时,若只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天中海风风力最大的时段是()A.6:007:00 B.10:0011:00 C,14:0015:00 D.20:00-21:00【答案】l.D 2.C【1题解析】沿海防潮堤主要体现的是海水的海拔,与地面沉降关联不大,甲图不能反映地面沉降;下沉式广场是建设过程中选择低洼地区建设,本来地势就低的地区不能直观反映地面沉降,乙图不能反映地面沉降;沿海地区人们消费海洋贝类生物较多,产生了大量的贝壳,这部分贝壳原来在地表,现在却出现在地下,说明贝壳堆积在岩层之中,地面沉降,形成地下贝壳层,丙图能反映地面沉降;天津地处我国华北平原,由于雨季短,且降水季节变化大,水资源相对短缺,天津会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据图示可知明代古街道出现了明显的下沉,这就是天津在上世纪初期开始不断抽取地下水而导致的地面沉降,丁图能反映地面沉降丙、丁两图能反映历史时期本市平原地区地面沉降,D 正确。

      故选D2 题解析】海陆风中海风是指海洋吹向陆地的风,此时海洋应气压较高,相对气温较低,而如果海陆同时增温,海洋由于热容量较大,增温幅度小,相对于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故此一天之中地面辐射最多的时刻,也就是气温最高的时刻,海风最大,而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一般是在14时附近,C 正确,ABD错误点睛】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因此,海洋升温降温较慢,陆地升温降温较快白天,陆地受热升温快,海洋受热升温慢,从而产生了冷热差异,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所以叫做 海风下图为某地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沉积地层在地表出露情况的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C.下降沉积、水平挤压、抬升侵蚀 D.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抬升侵蚀4.该地区三叠纪地层中发育有落水洞、天坑等地貌关于该地层 描述,正确的是()A.可找到被子植物化石 B.岩石受到水的溶蚀作用C.明显受到过风力侵蚀 D.位于背斜构造中心部位【答案】3.A 4.B【3 题解析】奥陶纪时,该区开始接受沉积,到泥盆纪,该区一直接受沉积,泥盆纪之后,该区地壳整体抬升,缺失石炭系地层,到二叠纪,该区地壳整体下降接受沉积,沉积了二叠纪地层、三叠纪地层,之后该区地壳发生水平运动,地层褶皱并隆起,遭受剥蚀,再之后该区地壳又整体下沉,接 受 沉 积 物 沉 积,A 正确,BCD错误。

      故选A4 题解析】被子植物繁盛的地质时代是新生代,并不在三叠纪,所以不可能找到被子植物化石,A 错误;落水洞、天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地貌,B 正确;喀斯特地貌发育在较湿润地区,风力侵蚀作用相对较弱,C 错误;三叠纪岩层是图中最新的岩层,而背斜中心岩层相对最老,D 错误点睛】科学家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地壳运动和岩石年龄等,将地球历史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地处皖南的古徽州是我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历来以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风昌盛而著称自古以来,人们利用当地低山丘陵上生长的松树和油桐为原料制作徽墨下图是皖南地区的景观图片回答下列小题5.关于当地低山丘陵上的土壤,描述正确的是()A.母质为冲积物,土质黏重 B.淋溶作用强,土壤呈酸性C.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D.物理风化作用强,土层厚6.徽墨成为宣传皖南地区的符号,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地()A.历史文化厚重 B.制墨原料丰富C.水陆交通便利 D.销售市场广阔【答案】5.B 6.A【5 题解析】冲积母质是由经常性的流水搬运堆积而成,低山丘陵地区多流水侵蚀作用,A 错误该地区降水多,淋溶作用强,成土母质中易溶于水的钙成分不断地流失,土壤中多以铁和铝元素为主,土壤黏粒比重高,土壤多呈酸性,B 正确。

      该地区气候湿热,微生物分解作用较快,有机质积累较少;降水较多,土壤的淋溶作用强烈,养分大量流失;故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低,比较贫瘠,C 错误红壤化学风化作用强,物理风化较弱,且低山丘陵区土层较薄,D 错误6 题解析】徽墨是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历史渊源久远,历史文化厚重,成为宣传皖南地区的符号,A 正确;生产原料并非本地独有,B 错误;水陆交通便利程度本地优势不明显,C 错误;销售市场该地有限,D 错误点睛】徽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徽州而得名在徽州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双重滋养下,带着鲜明徽州印记的徽墨在墨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墨的唯一代表7.粮食生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平衡,解决了全国人民吃饭问题,取得了举世嘱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下 图 是1983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和自给率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A.城镇化速度加快,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B.人口增长速度快,对粮食需求量增加C.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品种需求多样化 D.近年气象灾害频发,粮食减产幅度大【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可知,自给率主要受到国内粮食产量和粮食进口量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主要是因为我国耕地面积受到国家政策保护,粮食生产面积有保障,并且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粮食单产也提高,故 AD错误;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慢,B 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品种需求多样化增加,导致我国粮食进口量增加,自给率有所下降,C 正确点睛】耕地红线,指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最低值它是一个具有下限含义的数字,有国家耕地红线和地方耕地红线现行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2009年 6 月 2 3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土资源部提出“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行动,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的红线不能碰8.为落实粮食发展战略,我国积极研发耐盐碱的“海水稻”,在江苏山东等地的沿海地区建立了“海水稻”试验基地,并推广种植上述地区推广种植“海水稻”的优势区位条件是()A.地形平坦,机械化水平高 B.滩涂宽广,开发潜力较大C.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D.土壤肥沃,稻米品质较高【答案】B【解析】由题可知,海水稻适合在盐碱地引淡水种植海水稻主要在江苏山东等地的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具有大面积滩涂地区,因此盐碱地广阔,开发潜力大。

      故 B 正确;机械化水平并不是共同特征,因此A 排除;市场因素不是海水稻种植的主导因素,故 C 排除;沿海滩涂盐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因此土壤并不肥沃,因此D 排除;因此排除A、C、D,选择B点睛】海水稻耐盐碱,在 6%盐度的咸水灌溉下可正常生长结实其生长环境需要水灌溉所以海水稻耐涝耐湿;水稻在高温多雨的环境方能正常生长,属于热带、亚热带粮食作物9.下图为某日某时刻的天气图回答下题据图判断,此时图中阴影所示地区最可能出现降水的是()A.甲 B.乙 C.丙 D.T【答案】D【解析】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易成云致雨,甲乙丙地位于高压延伸出来的区域,也就是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丁位于低压延伸出来的区域(低压槽)附近,容易形成锋面(气旋),丁在暖锋锋前,可能出现降水,ABC错误,D 正确,故选D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深受人类活动影响下左图为19902019年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面积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20002020年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3526 面 积(km?)-土地利用转型净转入方向10.据图分析,关于黄河流域土壤侵蚀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使土壤侵蚀强度减弱B.气候变化导致各等级的土壤侵蚀面积均减少C.受到重度侵蚀的土壤面积和比例无显著变化D.19901999年间土壤侵蚀治理成效最为明显11.据图推断,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最主要措施是()A.矿区生态修复B.退耕还林还草C.沙漠裸地农垦 D.生活环境治理【答案】10.A 11.B【10题解析】读右图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可知,当地进行了退耕还林还草,荒漠化治理等,将大量农业生产用地和沙漠裸地转化为了生态建设用地,故主要是由于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使土壤侵蚀强度减弱,A 正确;30年间,黄河流域地区的气候变化不明显,不会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土壤侵蚀面积减少明显,B 错误;读图可知,30年来,黄河流域受到重度侵蚀的土壤面积和比例均显著下降,其 中 19992010年土壤侵蚀面积下降最多,治理成效最为明显,CD 错误。

      故选A11题解析】读右图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可知,当地进行了退耕还林还草,荒漠化治理等,将大量农业生产用地和沙漠裸地转化为了生态建设用地,故退耕还林还草使得当地土壤抗侵蚀能力增强,土壤侵蚀强度减弱,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B 正确;结合右图可知,30年来矿区生产面积和城乡生活用地在增多,但材料未体现出当地的矿区生态修复和生活环境的治理工作,且两者对于当地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壤侵蚀针对性不强,故不是其生态建设的最主要措施,AD排除;沙漠裸地农垦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C 错误故选Bo【点睛】荒漠化类型:包括土地沙漠化(三北)、石质荒漠化(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次生盐渍 化(西北干旱灌溉区和华北半湿润区)等西北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荒漠化最严重 地区干 旱(提供了风、沙条件)、气候变异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个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产业升级和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03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累计净迁入人口 650余万,其中四个中心城市迁入450余万各中心城市净迁入人口数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小题12.据图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是()A.随着产业转移人口主要向大湾区以外迁移 B.中心城市中广州对外来人口吸引力最大C人口集中迁入区人均GDP增速更快D.迁入人口主要向四个中心城市集聚13.关于图中各地人均GDP增速差异及其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A.大湾区四个中心城市最快,经济实力最强B.大湾区内非中心城市最快,城镇化水平高C.湾区外城市快于湾区内,承接产业转移多D.深圳快于广州,城市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答案】12.D 13.C【12题解析】根据材料可得,港澳大湾区累计净迁入人口 650余万,其中四个中心城市迁入450余万。

      说明迁入人口主要向四个中心城市集聚,因此D 正确;目前人口主要向大湾区以内迁移,因此 A 错误;深圳迁入人口 277.1万多于广州123.1万,因此深圳的吸引力更大,故 B 排除;根据图示材料可以看出,人口集中迁入区以外的人均GDP增速更快,因此C 排除;因此排除 A、B、C,选择D13题解析】根据材料可得,各地人均GDP增速最快 是非中心城市,因此A 排除;大湾区内非中心城市最快,这些城市城镇化的水平相对较低,故 B 排除;湾区外城市快于湾区内,因为承接产业转移多,经济增长速度快,故 C 正确:深圳快于广州,原因是深圳的开发程度更高,地理位置更优越与城市服务功能关系不大,因此D 排除;因此排除A、B、D,选择C点睛】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江门、惠州、中山、肇庆等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要素集聚,国际化水平领先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我国某山拍摄日出照片,下图是他在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幅照片回答下列小题14.该地这两天的昼长大约是()A.12小时和8 小时 B.13小时和11小时C.14小时和10小时 D.16小时和8 小时15.推测该山可能是()A.山东泰山B.海南五指山C.安徽黄山D.四川峨眉山【答案】1 4.C 1 5.D【1 4 题解析】由图中时刻可知,该地6 月 2 2 日(夏至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