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东省胶州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点睛提升综合能力题(附答案).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资****
  • 文档编号:589370643
  • 上传时间:2024-09-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7M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1、 纪录片《跟着书本去旅行》引领学生走近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如图探秘的古人类化石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丁村人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①黄帝     ②蚩尤     ③嫘祖     ④炎帝     ⑤仓颉     ⑥隶首A.①②B.①④C.③④D.⑤⑥3、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时的《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世袭制的建立者是(     )A.禹B.伯益C.启D.舜4、 有了甲骨文,中华文明就有记录的工具,从此,所有的情感、知识、思想通过文字,一代代流传下来,中华文明得以塑造与传扬,这明甲骨文(     )A.兼收并蓄,中西合璧B.一脉相承,从未改变C.记录历史,传承文明D.口耳相传,内容丰富5、 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以下能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文物是(       )司母戊鼎        刻有甲骨文的牛骨     人面鱼纹彩陶盆     铁制农具A.刻有甲骨文的牛骨B.司母戊鼎C.人面鱼纹彩陶盆D.铁制农具6、 美国知名中国事务观察家彼得•沃克意识到自己更倾向于东方的价值观,并且成为老子的忠实粉丝;据此可知,其最认可的“东方的价值观”是(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7、 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A.统一文字B.繁重的徭役C.沉重的赋税D.严酷的刑法8、 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天下,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       )A.晋楚争霸B.齐魏争霸C.秦赵之争D.楚汉战争9、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以民为本的思想;下列能体现关注民生、以民为本的是(     )A.奖励军功B.焚书坑儒C.尊崇儒术D.休养生息10、 汉武帝接受朝臣建议,实施新型专卖政策,“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在左脚趾上挂铁〕,没入其器物”;材料中“新型专卖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A.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B.保障生产生活稳定C.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D.防止诸侯王势力过大11、 近年来电视上流行许多“穿越剧”,假如我们穿越到东汉,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光武中兴B.外戚专权C.黄巾起义D.曹操称帝12、 学习历史要分清史实和史论,以下是史论的是(     )A.孔子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B.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C.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D.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13、 观察下图,为所示政权并立局面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B.巨鹿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14、 “三国之后,一统归晋”;西晋的建立者是(       )A.司马炎B.苻坚C.司马睿D.司马懿15、 如下表所示,这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鲜卑族姓汉族姓拓跋元步六孤陆独孤刘A.迁都洛阳B.说汉话C.与汉族通婚D.改姓氏16、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我们从中可以吸取的经验是A.战争必须占据天时地利,才可以取胜B.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C.统治者应当重视农业生产,顺应民意D.农业生产要注重水利设施的营建17、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诺子弱,大封同姓”;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     )A.都通过分封来巩固统治B.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C.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标D.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18、 表2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部分)时期春秋战国秦汉内容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耧车选种、育秧备注提高生产力有利农业灌溉有利于安排农事提高播种效率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力据表2推知,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是(       )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一家一户D.精耕细作19、 小华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居民20、 某同学用“政权分立”“江南开发”“北方民族大交融”几个关键词,概括中国某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该时期是(     )A.史前时期B.夏商西周时期C.秦汉时期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二、综合题21、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商君治秦: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 孝文帝曰:“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魏书·卷二十一上》〔1〕材料一中支持“商君治秦”的君主是谁?商君的理论属于哪家学派的思想?“商君治秦”的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君治秦”带来了什么影响?〔3〕材料三中的“北语”指的是什么语?“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用?〔4〕根据以上材料,请你谈谈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XX列传》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三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胡曾〔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材料一中“孝公”指哪国国君?〔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提到的“变法”在军事上的内容?〔3〕材料二中的“秦王”和材料三中的“秦皇”指的是谁?(写出名字);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有什么不同?2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稍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资治通鉴·晋纪》材料三:“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晋书》(1)材料一图1中的翻车有什么作用?图2中的书籍记述了哪方面的内容?(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现象?依据材料三,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社会背景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4、 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有着极其灿烂的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材料二:在商朝废墟中发现的复杂的表意文字,对中国和整个东亚后来的历史极为重要;它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也可用来说明中国文明的连续性;——斯塔夫里阿诺斯材料三:子曰:“仁者,爱人;”材料四:学派人物主要思想主张墨家墨子主张 ① ,提倡节俭儒家 ② 实行“仁政” ③ 韩非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1〕“农耕文明源远流长”,请依据所学写出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农耕文明遗址的名称;〔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它”指什么文字?〔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孔子的核心思想;〔4〕请在材料四表格空白处填写相应的内容: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5〕依据材料四表格内容,概况一个与之相符的主题名称;25、 【争执与决策】丞相王绾说:现在天下初定,应该实行分封制;廷尉李斯说:不行,当初周就是因为分封,诸侯的权力太大,才造成了长年战争的局面,现在应该实行郡县制;他们都说自己的建议好,向秦始皇推荐;〔1〕材料反映了秦初哪一问题的争论?秦始皇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麻烦与办法】以下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巡幸各地遇到的麻烦;麻烦一秦始皇的车队进入了以前的韩国地界,路边设有很多路障,务始皇的车子太宽,难以通过,不得不临时清除这些障碍;〔2〕你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你知道秦始皇是如何在全国范围内解决这个问题的吗? 麻烦二到了原是楚国的地方,秦始皇一行进城后就傻了眼,不仅当地话难听懂,就是当地人写的字也不认识;〔3〕根据秦的规定,统一文字后人们使用什么文字才算规范? 麻烦三 秦始皇的一位亲近卫兵在原秦国做了一条长裙;到达齐地后又叫原齐国的裁缝做了一条同样尺寸的裙子,但是当取货时他发现,竟然是‚超短裙!〔4〕为什么同样的尺寸会做出两件长短不一的裙子呢?秦始皇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分析与评说】〔5〕结合上述各个“麻烦”的解决措施,试分析统治者推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 参考答案与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