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财经大学曾志远讲义(宏观经济).doc
64页1《《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讲义讲义曾志远(曾志远(zengzhy@))参考书目:曼昆:参考书目:曼昆:《《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宏观部分《《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鸿业: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导论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方法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方法一一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整体运行和总量变化国民收入、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整体运行和总量变化国民收入、价格水平、利率、政府预算、就业、国际收支等等都是重要的价格水平、利率、政府预算、就业、国际收支等等都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总量其中,收入总量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总量其中,收入总量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宏观经济学又叫做现代收入理论虽然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问题、总量学又叫做现代收入理论虽然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问题、总量问题,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并不宽泛,而是紧紧围绕收入问题,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并不宽泛,而是紧紧围绕收入的决定、波动和长期趋势展开分析的决定、波动和长期趋势展开分析二二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统一的主要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统一的。
主要有:1 经济模型一个经济模型用于描述经济现象与经济行为经济模型一个经济模型用于描述经济现象与经济行为的本质特征通常包括了变量的选取、假设条件、变量的逻辑的本质特征通常包括了变量的选取、假设条件、变量的逻辑关系、证伪和预测关系、证伪和预测23 均衡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3 实证与规范分析方法实证与规范分析方法4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三三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个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总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个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有不同的视角,所以一些微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有不同的视角,所以一些微观经济学的正确结论放在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就不一定是正确的经济学的正确结论放在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就不一定是正确的例如例如““储蓄悖论储蓄悖论””:对于单个家庭而言,增加储蓄将使收入增加,:对于单个家庭而言,增加储蓄将使收入增加,进而储蓄增加但从整体经济看,储蓄增加会导致支出下降,通过进而储蓄增加但从整体经济看,储蓄增加会导致支出下降,通过乘数的作用,收入下降,储蓄反而下降。
乘数的作用,收入下降,储蓄反而下降第二节第二节 GDP 核算理论核算理论一一 GDP 的含义的含义1 什么是什么是 GDP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者地区范围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者地区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2 如何理解如何理解 GDP 的含义的含义●●GDP 是流量;是流量;●●GDP 是地理概念是地理概念GNP 叫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叫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要素所有者所获得的收入,或者地区的要素所有者所获得的收入,GNP=GDP+本国要素+本国要素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要素从本国取得的收入;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要素从本国取得的收入;3●●GDP 是生产概念而不是销售概念;是生产概念而不是销售概念;●●GDP 是增加值,不计中间投入,或者说是最终产品价值;是增加值,不计中间投入,或者说是最终产品价值;●●GDP 是市场概念,非市场经济活动不反映在是市场概念,非市场经济活动不反映在 GDP 中,中,当当然,然,地下经济活动地下经济活动不计入不计入 GDP地下经济活动是没有市场准入。
地下经济活动是没有市场准入资格的经济活动或者么有纳税资格的经济活动,其存在会影响资格的经济活动或者么有纳税资格的经济活动,其存在会影响经济的真是福利水平经济的真是福利水平二二 GDP 核算方法核算方法假设经济是封闭的,且只有家庭和企业两部门,经济活动假设经济是封闭的,且只有家庭和企业两部门,经济活动是一次性的,那么不难看出,经济中总是有总收入是一次性的,那么不难看出,经济中总是有总收入≡≡总产出总产出≡≡总支出,所以,总支出,所以,可以从收入、支出和产出三个方面核算可以从收入、支出和产出三个方面核算 GDP,,这就是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这就是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GDP Measured Using: (i) the product approach; (ii) the expenditure approach; (iii) the income approach))1 支出法:按照对一国或地区的产品与服务的支付核算支出法:按照对一国或地区的产品与服务的支付核算GDP 的方法对产品与服务的支出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方法对产品与服务的支出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1)私人消费)私人消费 C。
是指家庭对消费品和消费服务的支付是指家庭对消费品和消费服务的支付通常包括了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服务几个方面通常包括了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服务几个方面2)私人投资)私人投资 I指资本品的形成过程,区别于金融投资指资本品的形成过程,区别于金融投资私人投资包括:私人投资包括:●●住宅投资住宅投资●●非住宅类固定投资非住宅类固定投资4●●存货投资存货投资经济体的存货具有经济体的存货具有““管道功能管道功能””和和““缓冲功能缓冲功能”” 存货区分存货区分为原材料存货、在制品存货、产成品存货存货是有成本的,为原材料存货、在制品存货、产成品存货存货是有成本的,所以存在一个经济存货水平如果实际存货超过了厂商的计划所以存在一个经济存货水平如果实际存货超过了厂商的计划存货或者意愿存货,就叫做存货或者意愿存货,就叫做非计划存货非计划存货非计划存货非计划存货=实际存货实际存货-销售量当实际存货大于计划存货时,经济就面临衰退的压-销售量当实际存货大于计划存货时,经济就面临衰退的压力,反之则有膨胀的压力力,反之则有膨胀的压力3))政府支出政府支出 G政府有四个层次政府支出是未来履行社会计划者、管理政府有四个层次。
政府支出是未来履行社会计划者、管理者与干预者的职能政府购买支出包括了消费与投资支出者与干预者的职能政府购买支出包括了消费与投资支出4)净出口)净出口 NXNX=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在两部门经济下,即只有家庭消费和企业的投资支出,按在两部门经济下,即只有家庭消费和企业的投资支出,按照支出法核算的照支出法核算的 GDP=C+I;三部门经济下,;三部门经济下,GDP=C+I+G;四;四部门经济下,部门经济下,GDP=C+I+G+NX2 生产法生产法GDP=社会总产出-全部中间投入或者:社会总产出-全部中间投入或者:GDP=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或者: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或者:GDP=经济活动的全部增加值之和经济活动的全部增加值之和3 收入法:按照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获得的收入核算收入法:按照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获得的收入核算 GDP 的的方法这里有必要对不同的收入进行区分:方法这里有必要对不同的收入进行区分:NDP---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GDP-折旧-折旧((NNP---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净值=GNP-折旧)-折旧)5NI---国民收入,是指要素报酬之和,包括了工资、租金、国民收入,是指要素报酬之和,包括了工资、租金、利润和利息。
利润和利息NI=NDP-间接税+政府对厂商的补贴(转移支-间接税+政府对厂商的补贴(转移支付)付)PI---个人收入个人收入=NI-社会保险-企业利润留成-社会保险-企业利润留成+非商业利息(如国债利息)+转移支付+非商业利息(如国债利息)+转移支付DPI---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PI-所得税按照最终用途,家庭-所得税按照最终用途,家庭可支配收入用作消费和储蓄,所以,可支配收入用作消费和储蓄,所以,DPI=家庭消费+家庭储蓄家庭消费+家庭储蓄上述各项经过调整,可以写为:上述各项经过调整,可以写为:GDP=家庭收入+厂商收入+政府收入家庭收入+厂商收入+政府收入=C++S++TN,其中,其中C 为私人消费,为私人消费,S 为私人储蓄(家庭与厂商储蓄)为私人储蓄(家庭与厂商储蓄) ,,TN 为政府为政府净税收,即税收-转移支付,构成政府储蓄净税收,即税收-转移支付,构成政府储蓄所以,所以,GDP=总消费+总储蓄总消费+总储蓄如果考虑对外经济部门,设设外国在本国获得的要素报酬如果考虑对外经济部门,设设外国在本国获得的要素报酬及转移支付为及转移支付为 Wt,那么,那么 GDP=C++S++TN++Wt4 宏观经济恒等关系宏观经济恒等关系在总量经济中,始终都有:总产出在总量经济中,始终都有:总产出≡≡总收入总收入≡≡总支出总支出首先,假定经济只有两部门,有首先,假定经济只有两部门,有 C++S=Y=C++I,或者,有,或者,有储蓄储蓄 S≡≡ I。
其次,三部门经济下有其次,三部门经济下有 C++S++TN==Y==C++I++G再次,假设经济有四部门,一国范围内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再次,假设经济有四部门,一国范围内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所获得的总收入就为所获得的总收入就为 C++S++TN++Wt在四部门经济下,宏观在四部门经济下,宏观6经济的恒等关系就应该表达为:经济的恒等关系就应该表达为:C++S++TN++Wt==Y==C++I++G++NX储蓄储蓄≡≡投资恒等式只是一种定义恒等或者会计恒等因为无论投资恒等式只是一种定义恒等或者会计恒等因为无论宏观经济是否均衡,是否充分就业均衡,是否存在非意愿存货,恒宏观经济是否均衡,是否充分就业均衡,是否存在非意愿存货,恒等关系始终存在等关系始终存在三三 GDP 的缺陷及其表现的缺陷及其表现1 GDP 是用来反映经济的福利水平与资源利用状况的是用来反映经济的福利水平与资源利用状况的GDPGDP的缺陷是指的缺陷是指 GDPGDP 不一定能够准确经济的福利水平与资源利用状不一定能够准确经济的福利水平与资源利用状况主要表现在:况主要表现在:●GDP●GDP 不仅统计好产出,也核算坏产出不仅统计好产出,也核算坏产出。
●●地下经济活动对福利的改变没有反映在地下经济活动对福利的改变没有反映在 GDPGDP 上●●公共产品没有价格,无法计入公共产品没有价格,无法计入 GDPGDP●●家务劳动与闲暇的价值也没有反映在家务劳动与闲暇的价值也没有反映在 GDPGDP 中●●人均人均 GDPGDP 有时也许什么都不是有时也许什么都不是2 2 对对 GDPGDP 核算体系的修正核算体系的修正由于由于 GDPGDP 在衡量经济福利方面存在缺陷,人们期望能够找在衡量经济福利方面存在缺陷,人们期望能够找到一个更加准确的反映经济福利的总量指标迄今为止,绿色到一个更加准确的反映经济福利的总量指标迄今为止,绿色GDPGDP 是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之一,尽管对此存在争议是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之一,尽管对此存在争议绿色绿色 GDPGDP以传统以传统 GDPGDP 核算为基础绿色核算为基础绿色 GDP=GDPGDP=GDP-资源耗费价值-环境-资源耗费价值-环境修复成本-计入修复成本-计入 GDPGDP 的坏产出+未计入的坏产出+未计入 GDPGDP 的好产出可以看的好产出可以看出,上述各项的核算在技术上十分困难,所以,与其说绿色出,上述各项的核算在技术上十分困难,所以,与其说绿色GDPGDP 是一种核算制度,不如说是一种正确的增长理念。
是一种核算制度,不如说是一种正确的增长理念7第三节第三节 物价指数物价指数一一 物价指数物价指数1 什么是物价指数什么是物价指数物价水平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学中的物价水物价水平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学中的物价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