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族节日习俗.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藏族节日习俗 :藏族拜鹰节 距西藏林芝县城6公里左右有座有名全藏的山,它就是苯日山本日山的山腰上有座苯教寺庙,叫色迦更钦寺,这寺相传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是苯教最古老的寺庙之一这个寺每年藏历四月三十日都要过一个传统的节日拜鹰节 :扎崇节 扎崇节是阿坝县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由宗教活动而蜕变为民间贸易节日,扎是陶器之意,崇是市场的意思所以,它是由交易陶器为主要市场的大型交流会节日期间引来川、甘、青三省边界人们集会贸易它始于18世纪末,阿坝麦桑第九世土官阿木让,因说要到拉萨去拜佛,但后来却未能去拉萨,为求佛赦免许诺不行的罪过,在几位老民的建议下,她把所辖牧民们.集中在一起念真经此后,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日,便成了牧民们聚在一起,诵念真经的日期,搜集之地在今县城处到了19世纪初,麦桑土官的势力渐为扩大,所以一年一度全体牧民念真经的聚会日,逐渐成了较为隆重的民俗节日集会上,人们不但要念真经,而且村与村之间,举行各种文体活动,如赛马、摔跤、跳锅庄等并在聚会上,展现了省内外来交易陶器的大量商人,人们对这些陶器大受接待。
虽然后来在聚会上展现了陶器以外的交易物品,但当时,陶器是市场上的主要商品,所以人们称之谓扎崇 (陶器市场) :牛王会 调牛节是藏族民众对牛在农业生产中重要地位的熟悉,他们在日常劳动中培养出对牛的浓烈情感,从而展现了大量的牛文化现象,他们视牛为神,以牛为献祭神灵的最正确牺牲,于是牛王会也就展现了牛王会从农历八月十五日开头,一般延续十多天,有时甚至历时一个月之久人数常达千人以上在牛王会期间,人们请黑叭(巫师)念经、吹牦牛角、宰杀数十头牦牛或上百只羊,狂欢滥饮,无比喧嚷由于牛王会耗资巨大,所以近百年来这种大规模的牛王会仅举行过一次加入牛王会的成员都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它还属于祖先崇拜的文化节日之列 :藏族晒佛节 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者、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 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概括日期各地不尽一致届时,各地寺庙将寺内珍藏的著称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取出,或表示于寺庙邻近晒佛台,或山坡,或巨岩 的石壁之上这些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做工精致、色泽娇艳,艺术价值很高,有的还是国家的国宝展 示出来令群众观瞻观瞻者成千上万为了让善男信女者观瞻,朝拜佛像,有的寺院还修筑巨大的晒佛会。
如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日喀那么的扎什伦布寺均有巨大的晒佛台,台面广阔,可同时悬挂数幅布画和佛像其中以布达拉宫的晒佛台规模最大 :大佛瞻仰节 藏族信仰佛教,不少节日均与宗教有关西藏的日喀那么僧俗民众每年藏历五月间在扎什伦布寺举行大佛瞻仰节扎什伦布(藏语音译吉利须弥山)寺,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第四大寺在西藏日喀那么尼色日山下,为历世班禅的驻锡地瞻仰节历时三日,每天展出不同的佛像,供信徒朝拜瞻仰第一天,展出过去佛,即无量光佛;其次天,展展现在佛,即释迦牟尼;第三天,展出未来佛,即吉尊强巴贡波大佛瞻仰节严肃隆重节日期间,扎什伦布寺的五百名喇嘛身披袈裟,举行盛大法会每天清早将彩缎制成的巨幅佛,捆在梯形木架上,由1 6 人抬起,前有狮子引路,后面仪仗队尾随,缓缓来到展佛台前9 时左右,大佛悬挂空中,在阳光下,彩缎光辉夺目,极为宏伟节日期间,来自江孜、白朗、萨迦、拉孜、南木林等县和日喀那么各区的僧侣信徒,赶着毛驴、马车,穿着节日服装,聚集在扎什伦布寺的门前,瞻仰大佛 :祈祷节 祈祷节是藏族地区最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动,也是民间性的节日活动,藏语叫莫郎切波在州内藏区,有两类这种盛会,一是格鲁派的祈祷节;一是藏族原有的宗教,本波教的祈祷节。
格鲁派的祈祷节与西藏拉萨一带的祈祷节一致,每年举行两次,一次是在农历六月十五,一次是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正月的祈祷节比夏季的祈祷节要隆重州内还有本波教的寺庙和信徒,他们至今还留存着浓重的原始宗教的习俗每年也有极为隆重的两次祈祷节,一次是在农历六月十三至十五,据说这次祈祷会,是为了纪念在安多地区降魔建寺的阿尼雄大师而举行的,他是本波教的始祖登巴辛绕的弟子另一次的祈祷节,是在农历正月十三至十六,在祈祷会上,全寺僧人在活佛的主持下,为这个地区在新的一年里去灾灭祸、五谷丰产、六畜兴旺而祈祷、正月十五是祈祷节的高潮期,这天,如松潘本波教寺院尕米寺,前来朝觐的有来自若尔盖、红原、九寨沟等地的香客及本地群众,多达2万余人前来加入盛会的人们,在正月十三或十四要去转一圈尕米寺后的圣山小西天正月十五一早,寺里僧侣喇嘛,披上新袈裟,由寺内乐队吹响的大、小铜号,随后全寺和尚齐聚经堂诵经,并由活佛安置这一天各人的责任近12时,和尚们向前来朝觐的各地香客和观众,表演跳神节目(也称访仙舞),跳神的内容既有歌颂历史上藏汉团结的故事,也有根据本波教经典故事而编跳的舞等 :黄龙寺庙会 黄龙寺庙会是阿坝州藏、羌、回、汉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每年夏历六月十五日在松潘县黄龙寺举行座落在阿坝州松潘县岷山南麓丛山中的黄龙寺,它背依海拔5700多米岷山主峰雪宝项,因山顶上的清泉带着钙质飞腾而下,铺满了一条乳黄色、犹如一条黄龙飞腾而下的自然奇景,镶嵌着3400多个大小彩地,它们相互连接、五彩交辉后人建寺,以庙会吸引邻近省、州、县信众朝拜,逐步形成民俗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十起,各地游人或骑马,乘车或徒步,带上炊具、帐篷来到这里旅游集会上,人们不但要参观黄龙寺的风光,而且举行藏戏表演、民歌对唱;青年壮士们,还要举行摔跤、射箭等活动六月十五是节日的高潮,黄龙寺及周边的山腰林间排满各种土特产品,形成盛大的物资交流会老人们进寺烧香,祈祝祷一生平安年轻人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望果节 望果节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望果是藏语译音,望藏语意思是田地、土地,果意为转圈,意为绕地头转圈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两岸的农村,分外盛行过望果节,其他地方也有,但节日称呼有所识别,拉孜、定日一带,称为雅吉,即安逸的夏日;工布巴拉雪山周边是半农半牧区,称为 帮桑,即吉利草地,时间差不多,都在庄稼黄熟,打定开镰之前举行解放前,藏族是在 鸟王大雁南飞的季节到来之前过望果节。
望果节是藏族重要的文化现象,关于它的 来历、仪式、地或性特色 多姿多彩相传早在公元5世纪末,藏王布德贡坚为确保粮食丰收向本教教主请教教主施旨,让农人绕田转圈,由手捧香炉、高举幡杆的人作前导,由高举缠绕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领路,领着持青稞穗或麦穗的本村乡民绕地头数圈后,把各种谷穗插在粮仓和神龛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产望果节历时一至三天,于秋收前择吉日举行每年这天,藏族人民都身穿节日盛装,有的打着彩旗,有的抬着青稞、麦穗扎成的丰收塔, 丰收塔上系着纯净的哈达,举着标语,有的敲锣打鼓,唱着歌曲和藏戏,有的抬着毛主席像,绕地头转圈,绕圈后,人们携带帐篷,青稞酒,一边说古道今,一边狂欢畅饮,有的还举办传统的赛马、射箭、赛牦牛、骑马拾哈达和歌舞、藏戏比赛商业部门也组织物资交流,供给民族特需商品和日用百货,收购土特产品望果节过后,开头了慌张的秋收播种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