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考试》(附答案).doc
11页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考试》(附答案)11 / 11———————————————————————————————— 作者:———————————————————————————————— 日期: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6元达标检测卷基础达标 我会做(30)一、我会写6分)1.1797年,美国zhèng fǔ( )需要定制上万支步qiāng( ),时间紧pò( ),惠特尼发明的方法,使工人师fu(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因此,杰斐逊副总统命令下shǔ( )与惠特尼签订了生产合同2.《刻舟求剑》是一则yù( )言故事,讲的是chǔ( )国有个shè( )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坠入水中,他赶紧在船边掉剑的地方刻了一个记号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走,像这样找剑,qǐ( )不是太糊tu(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1.遽契其舟( )A.急忙;立刻 B.惊慌 C.突然2.而剑不行( )A.可以 B.旅行 C.走3.不亦惑乎( )A.迷惑 B.糊涂 C.困惑4.反归取之( )A.指那个人 B.指鞋 C.指他量好的尺寸三、连一连。
5分)一箭双雕 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见微知著 开发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举一反三 去掉繁杂部分,使它趋于简明删繁就简 比喻做一件事,同时达到两个目的开源节流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或发展趋势四、选择合适的的词语填到句子中5分)发现 熟视无睹 观察 司空见惯 视而不见经过仔细的( ),我们不难( ):很多同学对我们身边的事物( ),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都是( )的东西,所以会( )五、构词练习,注意词语的组成特点和字数6分)1.机械(部首相同) ________ ________2.翻天覆地(“天”和“地”意思相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微风(偏正式) ________ ________六、按要求写句子4分)1.枪不是他发明的,造枪的技术不是他发明的,他甚至连一个零件也没发明用加点词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妈妈对我说:“如果你期末考试得了第一名,我会奖你一个礼物。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相信尺寸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不相信自己的脚用关联词语连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许多人都说惠特尼是个不知深浅的骗子,没有人相信他有这个能力不改变句意,换一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训练 我能行(18分)七、按课文内容填空14分)1.舟已行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惠特尼发明了“标准化”,“标准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化”生产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瓦特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爱迪生发明了____________,贝尔发明了____________,莱特兄弟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5.工欲______________,必先______________八、(趣味题)我们经常发现有些汽车后面贴着很有意思的字条,诸如:“别摸我,我怕修”“别老跟着我,我也迷路了”“别打主意超我的车”“别让我们因为相撞而相识”……如果你是一名汽车司机,你想在车后贴些什么字条呢?原因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写应用 我来秀(52分)九、乐阅读22分)(一)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这个故事选自战国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
2分)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1)度:____________________ (2)市:_____________________(3)度: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面句子的大意2分)(1)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宁信度,无自信也4.请你写出两个出自历史故事或寓言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分)5.这个故事让你懂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2分)(二)闲谈“读书法”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这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总”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
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再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总,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始终保持着浓厚的读书兴致,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当然,( )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 )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2.根据文章内容填表3分)人物读书之法3.这篇文章讲了两个要点,请简要地写在下面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喜欢哪种读书法?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补充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3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笔如有神2)__________________,其义自见3)读书有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笔下生花30分)遇到难题,关键在于努力寻求适当的解决办法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你又是怎么解决的呢?选一件事情完整地写下来吧注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还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第6元 达标测试卷方法一、1.政府 枪 迫 傅 属 2.寓 楚 涉 岂 涂二、1.A 2.C 3.B 4.C三、四、观察 发现 熟视无睹 司空见惯 视而不见五、1.讲话 思念 2.出生入死 贪生怕死 3.火车 轮船六、1.我不是班长,不是学习委员,甚至连小组长都不是2.妈对我说,如果我期末考试得了第一名,她会奖我一个礼物3.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宁可相信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4.多人都说惠特尼是个不知深浅的骗子,所有人都不相信他有这个能力七、1.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2.批生产同一标准的零件,然后组装成成品,使原来只能一个个生产的物品,变成批量化生产了 零件制造简便 组装简便 修理简便3.蒸汽机 电灯泡 飞机4.纸上得来终觉浅 5.善其事 利其器八、我想在车后贴这样的话:“奥特曼。
这是“哦,特慢”的谐音 [点拨]与行车安全有关即可九、(一)1.韩非 韩非子2.(1)量 (2)集市 (3)尺寸 (4)回家3.(1)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呢?(2)我宁肯相信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4.四面楚歌 望梅止渴5.做事要灵活变通,不要教条主义 ,[点拨])道理相近即可二)1.无论 都2.3.(1)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2)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4.我喜欢鲁迅的“跳读法”因为鲁迅先生说得对,长期停留在一个不懂的地方,无论到多久都不会懂的我们应当学会跳读法,看到不会的地方便跳过去看下一个内容,也许就会看懂前面的内容了 ,[点拨])写出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并写明原因,只要语句通顺即可5.(1)读书破万卷 (2)读书百遍 (3)心到 眼到 口到十、思路分析:这次习作是写一件事,回想事情发生的具体经过,写清原因、经过和结果,做到详略得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