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第十四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docx
12页天津第十四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2O3 + H2SO4 = Na2SO4 + SO2 + S↓ + 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实验反应温度/℃Na2S2O3溶液稀H2SO4H2OV/mLc/(mol·L-1)V/mLc/(mol·)V/mLA2550.1100.15B2550.250.210C3550.1100.15D3550.250.210参考答案:D略2. 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和纸张久置变黄原理相似B.用活性炭为蔗糖脱色和用臭氧漂白纸浆原理相似C.钢铁制品和铜制品既能发生吸氧腐蚀又能发生析氢腐蚀D.奥运会中采用的新型氢动力计程车可以降低PM2.5的排放,减小大气污染参考答案:D【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分析】A.纸张久置变黄因为纸张纤维间的空隙中会渗入很多霉菌之类的真菌孢子,苹果久置变黄是因为所含二价铁离子被氧化生成三价铁离子;B.活性炭因吸附而具有漂白性,臭氧具有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C.铜活泼性弱于氢,不能置换氢气;D.氢气燃烧产物为水,不污染空气.【解答】解:A.纸张久置变黄因为纸张纤维间的空隙中会渗入很多霉菌之类的真菌孢子,苹果久置变黄是因为所含二价铁离子被氧化生成三价铁离子,二者原理不相同,故A错误;B.用活性炭为蔗糖脱色,是发生吸附属于物理变化,用臭氧漂白纸浆,是因为臭氧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有机色素,属于化学变化,二者原理不同,故B错误;C.铜活泼性弱于氢,不能置换氢气,所以铜制品能发生吸氧腐蚀不能发生析氢腐蚀,故C错误;D.氢气燃烧产物为水,不污染空气,故D正确;故选D.3. 反应2X(g)+Y(g)2Z(g)+热量,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 B和D同周期且B的同素异形体之一是原子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Ⅵ族 B.AD2中可能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C>D>B D.BCD分子一定是直线型非极性分子参考答案:B略5. 加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现以电解法制备碘酸钾,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先将一定量的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3I2 +6KOH=5KI + KIO3+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开始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电极是负极B.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是阳离子交换膜C.阳极电极反应:4OH--4e-═2H2O+O2↑D.a极区的KI最终转变为KIO3参考答案:D【点睛】本题的电解就是将I2转化为KIO36.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化学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S、C、Cl、Si在自然界中均可以以游离态和化合态形式存在 B.洪涝、地震灾区灾后可用石灰消毒,是利用石灰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的性质 C.生活中常见的石英玻璃、普通玻璃、钢化玻璃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D.18O2和16O2是两种不同的核素参考答案:B略7. (15分)Ⅰ.下列操作或仪器的选用正确的是 Ⅱ. Ⅱ. 某同学为了探究SO2与Na2O2的反应是否类似于CO2,设计反应装置见下图。 1)选择制取SO2的合适试剂___________;a.10%的H2SO4溶液 b.80%的H2SO4溶液 c.Na2SO3固体 d.CaSO3固体 (2)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3)上述反应装置有些不足之处,为完善该装置,请从供选择的装置中选择需要的装置________(填编号,说明所选装置在整套装置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4)移开棉花,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试管口,木条不复燃,该同学认为SO2与Na2O2的反应不同于CO2,请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设计如下方案上述方案________(填“合理”、“不合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Na2O2反应完全后,为确定所得固体的组成,可进行如下操作:称取样品m g并溶于适量的水中,______________(选择下列操作的编号按操作顺序填入),烘干,称量,干燥沉淀质量为n g,计算含量a.加足量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b.加足量硫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c.过滤 d.洗涤 e.蒸发结晶参考答案:Ⅰ.C(2分)Ⅱ.(1)bc(2分) (2) 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1分)(3)②(1分),将②加在A和B之间(1分) (4)SO2+ Na2O2 = Na2SO4(3分)(5)不合理(1分) 如果固体中还有未反应的Na2O2,也能氧化亚硫酸钠为硫酸钠。 2分)(6)acd(2分)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态HBr不导电,因此HBr是非电解质 B.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很强 C.NH3的水溶液能导电,因此NH3是电解质 D.强电解质在液化时一定能导电参考答案:B9. 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 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比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少量CH3COONH4固体 B.降低温度 C.加少量NaCl固体 D.升高温度参考答案:D略10. t℃时,将100 g某物质A的溶液蒸发掉10 g水,恢复至t℃,析出2.5 g晶体;再蒸发掉10 g水,恢复至t℃,析出7.5 g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时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若A是CuSO4,则7.5 g晶体中含水2.7 gC.t℃时A的溶解度为75 g D.原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40%参考答案:AB略11. 将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生成白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B.生成红褐色沉淀、有气泡产生C.生成浅绿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D.生成黑色沉淀,有气泡产生参考答案:B略12. 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作用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总物质的量明显减少,该溶液是( )A.CuCl2 B.FeCl3 C.HCl D.AlCl3 参考答案:C略13.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Z、N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B.X、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相比,前者较低C.由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但能与强碱反应D.Z的氧化物能分别溶解于Y的氢氧化物和N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X为O,Y为Na,Z为Al,M为Si,N为ClA项,离子半径:Cl->Al3+;B项,沸点:H2O>HCl;C项,SiO2既能与HF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错误;D项,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可以和NaOH(Y)溶液反应,又能与HCl(N)反应14. (16分)有机物A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得到下列物质: (1)A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 (2)写出由A制取B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制取E两种物质的有机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A与 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反应生成D (4)有机物C中共面的碳原子最多是_____个 (5)芳香族化合物F是A的同分异构体,1molF可以和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F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写出F两种可能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3分) (2)(3分) (3)氧化反应(2分);NaOH(或Na2CO3或NaHCO3等其它合理答案)(2分) (4)9(2分)略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pH =3的HX酸与pH =11的YOH碱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一定为7 B.在0.1 mol/L (NH4)2Fe(SO4)2溶液中c(H+) + c(NH4+) + c(Fe2+) = c(OH-) + c(SO42-) C.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所得酸性溶液中c(Na+) ﹥c(CH3COO-)﹥c(H+)﹥c(OH-) D.0.2 mol/L HCl与0.1 mol/L NaAlO2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 c(Na+)>c(Al3+)>c(H+)>c(OH-)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校两个班的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后分别探究足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 一班小组设计了下图装置:试回答: (1)请从甲、乙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入B、C中,并进行正确连接,a接 接d(用序号表示) (2)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 (3)本实验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 (4)D中出现浑浊的离子方程式为 (5)某学生注意观察到:实验开始后,C、D、E中均有气泡产生;随后气泡量减少,品红溶液褪色,D中出现浑浊;反应一段时间后,C、D、E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一段时间后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的原因是 二班小组设计了下图装置; (6)分析出二班小组的设计意图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