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轨道线路与站场期末考试题.docx
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轨道线路与站场期末考试题 工作任务1 铁路限界识认 5.1.1 工作任务 1. 两种典型限界区分及其主要尺寸识记 2. 直线地段建筑限界尺寸识记与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原理了解 5.1.2 学识链接 1. 限界的种类 铁路限界主要分为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限界 机车车辆限界是限制机车车辆横断面最大容许尺寸的轮廓按线路设计列车时速分为 (v<200 km/h)机车车辆限界和(v≥200 km/h)机车车辆限界 (v<200 km/h)机车车辆上部限界图,如图5-1所示下部限界图,如图5-2所示 (v≥200 km/h)机车车辆上部限界图,如图5-3所示下部限界图,如图5-4所示 单位:mm 机车车辆限界根本轮廓 电力机车限界轮廓 列车信号装置限界轮廓 * 电力机车在距轨面高350 mm~1 250 mm范围内为1 675 mm。
图5-1 (v<200 km/h)机车车辆上部限界 单位:mm 车体的弹簧承载片面 转向架上的弹簧承载片面 非弹簧承载片面 机车闸瓦、撒砂管、喷油嘴最低轮廓 图5-2 (v<200 km/h)机车车辆下部限界 单位:mm 图5-3 (v≥200 km/h)机车车辆上部限界 单位:mm 车体的弹簧承载片面 转向架上的弹簧承载片面 非弹簧承载片面 机车闸瓦、撒砂管、喷油管最低轮廓 图5-4 (v≥200 km/h)机车车辆下部限界 机车车辆的任何部位,在任何处境下(除特殊处境)都不得超出机车车辆限界规定的尺寸: (1)机车车辆的中心最大高度为4800mm。
因此,机车车辆顶部的任何装置,如加高烟囱或天窗的开度等均应在4800mm (2)机车车辆在钢轨水平面上部1250-3600mm范围内其宽度为3400mm,但为悬挂列车尾部的侧灯,在2600- (3)在钢轨水平面1250mm以下,机车车辆宽度逐步缩减,因在此范围内建筑物和设备较 (4)当(v<200 km/h)时,机车车辆限界通过驼峰车辆减速器(顶)(制动或工作位置)的货车下部限界,通过驼峰车辆减速器(顶)(缓解位置)的调车机车下部限界见《技规》附那么 建筑限界是邻近线路的建筑物或设备(与机车车辆相互作用的设备除外)不得侵入的最小横断面尺寸轮廓,按设计列车运行时速及不同建筑物可分以下几种处境 (1)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v≤160 km/h) 根本建筑限界 如图5-6所示 根本建筑限界(车库门等) 隧道建筑限界(内燃牵引区段) 隧道建筑限界(电力牵引区段) 桥梁建筑限界(内燃牵引区段) 桥梁建筑限界(电力牵引区段) (2)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160 km/h<v≤200 km/h) 根本建筑限界 如图5-7所示 桥隧建筑限界(内燃牵引区段) 桥隧建筑限界(电力牵引区段) (3)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装载限界及客货共线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建筑限界 双层集装箱运输装载上部限界 双层集装箱运输根本建筑限界(内燃牵引区段) 双层集装箱运输根本建筑限界(电力牵引区段) 双层集装箱运输桥隧建筑限界(内燃牵引区段) 双层集装箱运输桥隧建筑限界(电力牵引区段) (4)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200 km/h≤v≤350 km/h)如图5-8所示 建筑限界与机车车辆限界之间的空隙,为安好空间。
如图5-5所示留有安好空间的目的:一是为组织“超限货物列车”运行;二是为适应运行中的列车横向晃动偏移和竖向上下振动,防止与邻近的建筑物或设备发生碰撞 图5-5 建筑接近限界示意图 2. 直线根本建筑限界 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v≤160 km/h)、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160 km/h<v≤200 km/h)、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200 km/h≤v≤350 km/h)如图5-6、图5-7、图5-8所示其他细分建筑限界图形见《技规》附那么 单位:mm 信号机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站台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各种建筑物的根本限界 适用于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天桥及雨棚等建筑物 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高度 图5-6 客货共线直线根本铁路建筑限界(v≤160 km/h) 单位:mm ? 信号机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站台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各种建筑物的根本限界 适用于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天桥及雨棚等建筑物 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高度 图5-7 客货共线直线根本铁路建筑限界(160 km/h<v≤200 km/h) 单位:mm 站台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各种建筑物的根本限界,也适用于桥梁和隧道 图5-8 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200 km/h≤v≤350 km/h) 旅客站台上柱类建筑物距站台边缘不小于1500 mm,建筑物距站台边缘不小于2000mm旅客站台分为低站台、高站台,低站台高度为300mm、500mm,高站台高度为1250mm货物站台的高度为1100mm在非电气化区段的车站上,车辆调动频繁的站场内,天桥的高度不小于5800mm 货物高站台边缘(只适用于线路的一侧)在高出轨面距离1100mm~4800mm间,距线路中心线距离可按1850mm设计。
按建筑限界的规定,直线地段的各种主要建筑物或设备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符合表5-1的要求 表5-1 主要建筑物和设备至线路中心线距离 序号 建筑物和设备名称 高出轨面距离 (mm) 至线路中心线 的距离(mm) 1 信号机、跨线桥、天桥、雨棚(距正线与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站线) 1100以上 2440 2 接触网、电力照明等支柱内缘(距正线与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站线) 1100以上 2440 3 信号机(距不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站线) 1100以上 2150 4 货物高站台边缘(只适用于线路的一侧) 1100以上至4800 1850 5 一般货物站台边缘 1100 1750 6 旅客 站台 边缘 高站台 1250 1750 一般旅客站台 500 1750 邻靠正线及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线路旁侧的旅客站台 300 1750 7 车库门、转盘、洗车架、轨道衡、专用煤水线、洗罐线、机车走行线上的建筑物、高出轨顶4800 mm 1100以上 2000 3. 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 列车运行在曲线线路上时,由于车体纵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不吻合,两转向架中心销之间的车体纵中心线向曲线线路中心线内侧偏移,车体纵向两端向轨道外侧突出,车体与建筑限界之间的安好空间减小,如图5-9。
同时由于曲线地段的外轨超高使车体向曲线内倾斜,也使车体与建筑限界之间的安好空间减小,如图5-10为保证列车在曲线上的运行安好,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应在直线建筑限界的根基上适当加宽 图5-9 曲线地段车体平面偏移 图5-10 曲线地段车体立面偏移 (1)客货共线线路曲线上根本建筑限界加宽手段 曲线内侧限界加宽由车体中心向轨道中心内侧的平面偏移和车体内倾的立面偏移两片面构成 曲线内侧加宽(mm): (5-1) 曲线外侧加宽(mm): (5-2) 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mm): (5-3) 式中,R曲线半径(m); H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当建筑物或设备的高度大于或等于车体突出 点的高度3600mm时,H值采用车体突出点的高度3600mm,当建筑物或设备的高 体突出点的高度时,H值采用建筑物或设备的高度; h外轨超高(mm)。
的值也可用内侧轨顶为轴,将有关限界旋转角()求得 (2)客运专线曲线上根本建筑限界加宽手段 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应考虑因超高产生车体倾斜对曲线内侧的限界加宽其加宽量为: (5-4) 式中,W曲线内侧加宽量(mm); H轨顶面至计算点的高度(mm); h外轨超高值(mm) 曲线上建筑限界的加宽范围,包括全部圆曲线、缓和曲线和片面直线,采用如图5-11所示阶梯加宽方法 图5-11 阶梯加宽方法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