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会议业经济拉动系数初探.docx
4页会议业经济拉动系数初探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进展会议业可以促进举办地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当地经济进展,这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业内普遍认为会展业的经济拉动系数为 1∶9,但是,该系数能否代表会展业的普遍水平?会议业的经济拉动作用到底有多大?国家会议中心组织人员对 2021 年 3~ 8 月期间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亚太肝病学会年会( APAS)L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 CIT),世界心脏病学大会( WC)C ,北京国际海洋和极地工程学术年会( ISOPE),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TISC)和世界音乐训练大会( ISME)等六个社团会议参会者的花费水平进行了比较严谨的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六个会议的经济拉动系数进行了初步争论,以期能在确定程度上对会议业的经济拉动作用做出比较客观的分析.(一)文献回忆国内外理论界对会展业的经济拉动作用赐予了较多关注.国外争论者多通过实证争论的方法,从调查参加会展活动人员的花费情形入手,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一般均衡模型( CGE)等方法运算会展活动的经济影响,其关注的重点多为节庆市场,如 Douglas Michele Turco[2](2000)等通过追踪观众的花费状况,分析了柯达阿尔伯克基国际热气球节( Kodak Albuquerque International Balloon Fiesta )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作用, [1] Timo(2005)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考斯蒂宁民间音乐节( Kaustinen Folk Music Festival )进行了经济影响的分析. 相对而言,对于会议市场关注较少.从可搜集到的资料看,只有 Kim(2003) 对于韩国会议业的经济影响进行过特地探讨,其运用投入产出模型,从会议业的产出,就业,工资收入,增加值等方面对韩国 2001 年会议业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参会代表的平均支出为 1969 美元,包括酒店住宿( 32.7%),餐饮( 11.5%),当地交通费[3](4.0%),消遣( 9.2%),购物( 18.7%),旅行( 7.9%),个人服务业( 8.2%)和商业消费支出( 8.2%).国内学者对于会展业的争论主要集中于对展览业的探讨.杨杰等( 2007)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作为案例,抽取了 8 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展览为样本,得出上海展览业的拉动系数为1∶8.4 的结论. [4] 俞华( 2021)以(北京)中国新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以下简称“服博会”),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汽车展”)和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体博会”)三个展会为例,考量我国境内展览活动对国民经济的 拉动影响,其争论结论认为展览业对相关产业的经济拉动系数是 1∶3.5 ~ 15(平均值约为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1∶9).但服博会,汽车展和体博会是比较特别的展会,其特别性表现在展出面积均超过10 万平方米,属特大型展览.境外参展面积为 25%,特装面积比例达到了 60%.参展商在北京停留时间长,平均值为 7 天(其中服博会,体育展平均为 5 天,汽车展平均为 10 天).[5]如此大型的展览,国际化程度之高,特装比例之高,展期之长,非一般展览所能及.刘大 可等( 2021)抽取了在北京举办的 10 家展览会为样本对其经济拉动作用进行了估算,其研[6]究结果显示展览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系数因对“ 1”的界定不同而不同,假如将“ 1”界定为展馆收入,拉动系数为“ 1∶8”左右.假如将“ 1”界定为组织者收入,拉动系数为“1∶6”左右.(二)争论设计在上述争论基础之上,本文认为会议业的经济拉动系数是指会议业制造的直接收入和间接收 入之比,即:会议业的经济拉动系数 =会议业的直接收入 / 会议业的间接收入= 1 N其中, 会议业的直接收入指会议举办场所和会议主办方的收入.主办方的收入主要包括收取的参会 代表的注册费,赞助商供应的赞助费以及广告商供应的宣扬费等.需要特别留意的是,参会 代表的注册费,虽为会议主办方收取,但其中大部分用于缴纳会议场地费,会议期间的餐饮 费和会后旅行费等.因此,在运算主办方的收入时,应以主办方获得的净收入为主.场馆的 收入主要包括会议室租金,设备租赁收入,会议餐饮和一些帮忙收入(如广告位租赁,人员 服务收费和停车费,网络费等).会议业的间接收入是指除了会议中心和主办方之外的服务 供应商从会议业中获得的收入,包括餐饮,酒店住宿,旅行,交通,搭建,翻译,印刷,通 信,消遣等为会议供应分散服务的全部服务商所获得的收入.运算会议业的拉动系数需要统筹考虑上述两个方面的收入.但很多会议主办方都将其收入视为“隐秘”而拒绝公开,无法通过调研的方式猎取.鉴于此,本文以场馆的收入为基数分析会议业对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此外,由于会议业的间接收入分散到酒店,餐饮,交通等多个主体中,我们无法对各个主体的收入进行逐一调查,故本文借用宏观经济学在 GDP测算中所实行的“总支出 =总收入”的思路,通过调查参会者的花费来争论会议业中的经济关系(见图 1).[7]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图 1 会议业直接收入和相关产业收入示意 *(三)样本说明在数据猎取方面,本文抽取的亚太肝病学会年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世界心脏病学大 会,国际海洋和极地工程学术年会,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和世界音乐训练大会六个社团会 议的具体信息如表 1 所示.上述会议召开期间,笔者组织人员在会议现场对参会者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635 份,剔除 115 份北京市参会者所做问卷,有效问卷 520 份,各个会议的问卷发放情形如表 2 所示.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