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应链管理第4章库存管理.ppt
24页第四章 库存管理,4.1 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2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 4.3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4.1 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1.1 基本概念 1、库存:是指供应链中所有的原材料、流程中的半成品和制成品 2、安全库存:是指在给定时期,为了满足需求而保有的超过预测数量的库存量 3、库存管理:是根据外界对库存的要求,企业订购的特点,预测、计划和执行一种补充库存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重点在于确定如何订货,订购多少,何时订货下一页,返 回,4.1 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1.2 库存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1、解决供应链中供求在时间、方式上存在的矛盾; 2、利用生产和销售中存在的规模效益降低成本; 3、对不确定性因素具有缓冲功能; 4、库存可以保持各环节运作的独立性下一页,上一页,返 回,4.1 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1.3 需求的类型及相应的库存控制策略 1、按需求的重复性划分:单周期需求和多周期需求 2、按需求相关性划分:多周期需求可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 1)独立需求采用传统的库存控制策略; 2)相关需求采用MRP方法下一页,上一页,返 回,4.1 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1.4 影响库存决策的成本因素 指所有因发出订单和接受额外订购而增加的成本。
这些额外成本与订购的批量无关包括: 1、订购成本 1)订购手续成本 2)运输费用 3)接收成本,下一页,上一页,返 回,4.1 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库存持有成本 指企业保持有库存时所发生的成本 1)资本成本 2)仓储成本 3)搬运成本 4)报废成本 5)其他成本 3、短缺成本,下一页,上一页,返 回,4.1 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1.5 库存控制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1、定量订货法(经济订购批量法) 1)原理:对库存进行不间断检查,当库存下降到再订购点时,就会再次订购批量为Q的货物 2)库存模型:定量订货模型 需要确定的两个重要参数是:经济订购批量和再订货点 3)确定型库存模型——需求量和前置期已知且固定不变(见图4-1),下一页,上一页,返 回,4.1 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假设条件: (2)建立模型 2、定期订货法1)原理:定期检查库存状况,当库存一但下降就再次订货,从而将库存水平提高到指定的初始水平 2)库存模型:定期订货模型 3、定期订货模型与定量订货模型的区别见表4-2,返 回,上一页,4.2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4.2.1 库存控制问题分析 如图4-4所示。
1、缺乏供应链的系统观念 虽然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取决于各个供应链节点的绩效,但是各个部门都是各自独立的单元,都有各自独立的目标与使命 2、对客户服务水平理解上的偏差 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好坏应该由客户来评价,或者用对客户的反应能力来评价下一页,返 回,4.2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3、缺乏准确的交货状态信息 4、低效率的信息传递系统5、忽略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6、缺乏合作与协调性7、库存控制策略简单化8、忽略了产品流程设计的影响,下一页,上一页,返 回,4.2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4.2.2 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原理与库存波动 “需求变异加速放大原理” 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Hau L.Lee教授对需求信息扭曲在供应链中传递的一种形象描述 早在1961年,弗雷斯特(Forrester)就通过一系列的实际案例揭示了这种工业组织的动态学特性和时间变化行为 1994年、199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李教授(Hau L.Lee)对需求放大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把其产生的原因归纳为4个方面: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奕,下一页,上一页,返 回,4.2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4.2.3 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与库存 1、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 1)供应商的不确定性 2)生产者不确定性 3)顾客不确定性 2、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与库存的关系 1)衔接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 2)运作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下一页,上一页,返 回,4.2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4.2.4 供应链管理下库存控制的目标 1、库存成本最低 2、库存保证程度最高 3、不允许缺货 4、限定资金 5、快捷,返 回,上一页,4.3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 库存管理策略,4.3.1 VMI管理系统 1、概述长期以来,流通中的库存是各自为政的。
流通环节中的每一个部门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库存,零售商、批发商、供应商都有各自的库存,各个供应链环节都有自己的库存控制策略 2、VMI的基本思想 传统的库存是由库存拥有者管理的因为无法确切知道用户需求与供应的匹配状态,所以需要库存,库存设置与管理是由同一组织完成的这种库存管理模式并不总是最优的下一页,返 回,4.3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 库存管理策略,3、VMI的定义 关于VMI也有其他的不同定义,但归纳起来,该策略的关键措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原则中: 1)合作性原则 2)双赢互惠原则 3)目标一致性原则 4)连续改进原则 4、VMI的实施方法 实施VMI策略,首先要改变订单的处理方式,建立基于标准的托付订单处理模式下一页,上一页,返 回,4.3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 库存管理策略,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策略可以分如下几个步骤实施: 1)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 2)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 3)建立供应商与分销商(批发商)的合作框架协议 4)组织机构的变革下一页,上一页,返 回,4.3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 库存管理策略,4.3.2 联合库存管理(JMI) 近年来,在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中,更加强调双方的互利合作关系,联合库存管理就体现了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企业合作关系。
1、联合库存管理的定义 联合库存管理(JMI)是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方法,是为了解决供应链体系中的牛鞭效应,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而提出的下一页,上一页,返 回,4.3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 库存管理策略,2、联合库存管理的优点与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相比,JMI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为实现供应链的同步化提供了条件和保证;2)减少了供应链中的需求扭曲现象,降低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提高了供应链的稳定性;3)库存作为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流和协调的纽带,可以暴露供应链管理中的缺陷,为改进供应链管理水平提供了依据;4)为实现零库存管理、JIT采购以及精细供应链管理创造了条件;5)进一步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的原,上一页,返 回,下一页,4.3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 库存管理策略,则 为了发挥联合库存管理的作用,供需双方应从合作互利的精神出发,建立供需协调管理的机制,明确各自的目标和责任,建立合作沟通的渠道,为供应链联合库存管理策略提供有效的机制 3、联合库存管理的实施方法 1)建立共同合作目标 2)建立联合库存的协调控制方法 3)建立一种信息沟通的渠道 4)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和激励、监督机制,上一页,下一页,返 回,4.3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 库存管理策略,4.3.3 供应链管理库存优化的方法 1、企业库存优化的方法 1)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构造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2)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JMI、VMI和CPFR库存管理策略的实施,都是建立在企业之间互惠互利基础上的 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下一页,上一页,返 回,4.3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 库存管理策略,2、供应链管理库存优化方法 1)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 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对于信息代替库存,优化库存结构都具有重要作用 2)实现供应链同步化 库存是由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衔接上的停滞造成的 3)创新运输集成模式 在供应链管理中,信息传递和物流流动是很难同步进行的,时滞的产生和影响,推动了运输的发展返 回,上一页,图4-1 基本的定量订货模型,,返 回,表4-2 定期订货模型与定量订货模型的区别表,,返 回,图4-4 库存控制问题,,返 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