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营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doc
13页民营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内蒙古伊东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准格尔旗沙圪堵经济技术开发区伊东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摘要:文章从伊东集团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伊东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打造煤炭深加工产业链和综合利用产业的实践入手,剖析了民营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而提出了用循环经济理论全力推进煤炭循环经济园建设的战略构想及其战略定位关键词:循环经济;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伊东集团○ 引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伊东集团属于股份制民营企业,座落在物华天宝、资源富集的鄂尔多斯境内伊东集团坚持“以煤炭生产为主体,煤炭转化和非煤产业为两翼”的发展战略,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加大创新力度,走上了一条“集约发展、清洁发展、绿色发展、文明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截至2009年底,伊东集团拥有总资产102.8×108元,年销售收入56.6×108元,注册资本10×108元伊东集团下设30个企业,拥有员工5300名,其中各类技术及管理人员1483名到2010年伊东集团将实现:原煤年产量5000×104t,化工产品年产量100×104t,年销售收入200×108元,年利税50×108元,总资产达到120×108元。
现已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煤炭百强前35位实践和探索民营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之路,是实现“百亿伊东、百年伊东”发展战略的重大选择1 从伊东集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看民营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问题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坚持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要全力推进“绿色开采”,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伊东集团五年来立足当地资源,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大胆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伊东集团先从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抓起,拆巨资、高标准、高起点在准格尔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了伊东循环经济产业基地2006年度列入内蒙古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2007年被国家六部委列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2008年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中国煤炭工业综合利用与多种经营先进企业五年来,伊东集团按照“高起点、高科技、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环保、低耗能、低排放”的原则进行产业定位,以煤炭高附加值转换、煤化工、资源综合利用、非金属矿深加工、新型建材等五大主导产业为核心,形成相互关联、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互为供求的循环产业集群充分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炭化煤气、劣质煤、废渣、废水等废弃物作为原料,实现“废物”资源化,通过产业链形成闭合物质流系统,实现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1 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选择伊东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主要以120×104t干馏煤项目为产业链的核心,利用伊东集团动力煤,经洗选后,采用外热型直立炉生产干馏煤,产生的炭化煤气含有较高的氢、一氧化碳、甲烷等化工生产原料气体,且其组份中碳氢比的条件,能成为直接合成甲醇的优良化工用气,即所产生的炭化煤气,不仅热值高,气质好,且技术成熟可靠,环保达标副产品的中温焦油经过简单的加工精制即可得到燃料油品;炭化煤气还可以副产粗苯、硫膏、硫铵及其它下游衍生物;采用纯氧连续气化小粒子干馏煤生产合成气,进而加工得到合成氨和硝铵产品;利用洗煤后的矸石、中煤、煤泥等废渣和废气作为基地生产高岭土及动力车间的原料,动力车间生产高压蒸汽用来发电,背压蒸汽一部分供应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生产项目用汽,同时承担着基地采暖并采用低真空供热方式给沙圪堵镇区集中供热;动力项目产生的灰渣作为基地年产1.2×108块免烧砖和粉磨站的原料干馏煤和动力车间及基地内其他企业的废水经污水处理厂二级A2/o生物处理新技术,全部回收循环再利用,以上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可形成洁净化工产业链1.2 循环产业链剖析按照上述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伊东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整个产业链分为煤炭深加工产业链和综合利用产业链。
煤炭深加工产业链分为兰炭炭化产业链和煤炭深加工产业链;综合利用产业链主要对煤炭深加工过程中排放的炭化煤气、废渣、废水进行循环综合再利用,进而实现“吃干榨尽”的低碳经济1.2.1 煤炭深加工产业链兰炭炭化产业链以兰炭为核心,通过综合利用形成产业链煤炭洗选后生产兰炭,副产品焦油加工精制得到燃料动力油品炭化煤气主要用于生产甲醇及其下游衍生物硝酸铵、莫来石、高岭土煅烧、超纯煤干燥经过系统优化组合,使得资源能够最充分、最洁净的利用,煤炭深加工产业链主要以30×104t超纯煤、2×104t煤基活性炭、20×104t原煤萃取等项目为核心,实现煤炭深加工关联产业集群,优势互补发展,资源节约利用项目产生的副产品矸石、中煤、煤泥等作为基地动力车间的燃料,矸石还可以作为高岭土、莫来石项目的原料1.2.2 煤炭综合利用产业链煤炭综合利用产业链主要对煤炭深加工过程中排放的炭化煤气回收利用,废渣进行综合治理,使整个产业链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2009年,伊东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量67.4×104t,其中:工业废渣利用量15×104t,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量52.4×104t;工业废水利用量187×104t,工业余热利用量35.8×106千焦,工业废气利用量8132×104m3;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78.88%、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7.2%。
1.3 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建设情况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的核心项目是120×104t干馏煤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110×108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28×108元,二期工程投资82×108元总体生产规模为年产干馏煤120×104t、硝酸铵20×104t、甲醇12×104t、焦油12×104t、焦油深加工20×104t、电石100×104t、高岭土5×104t并配套总装机容量200MW贫煤气、余热发电机组现在一期工程已完成,二期工程部分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届时产值达到164×108元,利税46×108元该项目采用的先进生产技术主要有:超纯煤水煤浆技术、原煤萃取技术、不粘结煤中温干馏技术、焦油加氢技术、型焦技术、脱碳技术、电厂干馏低真空供热技术、氢回收技术、中温焦油回收技术、焦油氨水分离技术、水处理技术、节电节水技术、煤矸石生产高岭土技术、煤矸石合成莫来石技术等洁净煤、生态工业、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1.4 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强烈愿望伊东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正是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节约资源,实现低碳生产、清洁生产,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1.4.1 兰炭生产及化产回收过程中产生中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粉煤,送往超纯煤项目作为原料循环再利用;焦尘作为产品回收;焦油渣、洗油残渣、沥青渣和生化污泥配入炼焦煤中炭化处理;各类催化剂由生产厂家回收利用煤场和焦场均建设有大型封闭式煤焦棚,同时设置洒水装置和防风抑尘措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无组织排放源周界外浓度标准(1.0mg/m3)要求实现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协调统一,使伊东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成为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的聚集地突出特色,立足创新,优先考虑具有高新技术和技术创新的项目,成为伊东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的必然选择和成功之路1.4.2 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打破了行业、项目界限,实现人与自然、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友好和谐伊东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以大型项目为龙头,带动下游产品深加工,形成产业链、产业群,相互配套,废弃物回收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成为煤炭行业低碳生产之典范1.4.3 彻底改变煤炭、电力、建材、煤化工等传统产业的高污染现象,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科学的环境设施,使伊东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内企业的大气污染、粉尘排放、污水处理等均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相关规定。
特别是伊东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侧重于在企业内推行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减少产品在生产和服务中的物料和能源使用量,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循环”1.4.4 坚持了“保护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挖掘资源潜力,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伊东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实现了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统一,形成集煤炭、化工、建材、物流、路桥、金融投资、房地产、生态旅游开发为一体的多产业战略格局不仅建成一个全国生态型工业生产基地,而且带动和改变沙圪堵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水平的整体提升2 用循环经济理念全力推进煤炭循环经济园建设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特别是高碳排放的煤炭民营企业,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建立循环经济园区将是最佳的选择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正是这种发展模式,这是一道企业家必答题2.1 循环经济理论注释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为标志,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循环经济理论的核心主旨是提倡经济活动以“循环式经济”代替传统的“单程式经济”,从效仿以线性为特征的机械论规律转向服从反馈为特征的生态规律。
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把传统的、依靠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发展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2.2 建立循环经济园的必要性循环经济即把煤炭企业的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物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使价值不断增值,这种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使“自然资源—粗放型工业—产品—污染排放”的线性经济,转变为“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型工业—绿色产品—再生资源深加工业—绿色产品”的循环经济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减少或消除污染,实现生产、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伊东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十分必要伊东循环产业园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原则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在完成好现有循环产业基地项目的基础上,借鉴或嫁接国外的先进经验,以煤为基础,依托煤炭加工的衍生物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采煤塌陷地复垦的土地资源,通过建立煤矸石发电、制砖、水泥生产等循环利用型工业和发展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使废料和余能多次回收使用,物质合理循环,价值逐级增值,形成各生态链之间互为资源、共耗废料、相得益彰、协同发展。
2.3 建立循环经济园的战略构想伊东循环经济园建设的战略定位: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充分利用煤炭及其伴生资源和各种生产废弃物进行深加工,将传统的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物的直线式经济发展模式,变为由资源到产品到废弃物,再到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园区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显现2.3.1 着力打造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充分利用煤炭、水泥、化工、建材、电力等产业优势,加强伊东集团企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合理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和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根据伊东资源优势,着重发展煤炭—发电—化工;煤炭—发电—水泥—水泥制品;煤炭—煤炭深加工—煤炭废弃物利用;煤炭—高岭土—陶瓷—旅游;煤炭—发电—余热利用—集中供热等产业链条强化对各类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探索发展煤矸石、煤泥—热电厂—热电;灰渣、矸石—建材厂—建材产品;矿井排水—水处理站—供水;煤炭塌陷地—土地复垦—高效生态农业工程—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链大力发展高附加值转换、煤化工、资源综合利用、非金属矿深加工、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形成相互关联、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互为供求的伊东循环经济产业集群2.3.2 进一步做好循环经济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按照循环经济3R原则的要求,以构建“经济、生态、循环、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重点,不断延伸企业间、产业间的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