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红外诊断制度.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38117573
  • 上传时间:2023-1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5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电力设备红外诊断管理制度 --------------------------------------------------------------------------------点击次数:311  发布时间:2006-10-9  电力设备红外诊断管理制度为规范我局变电及配网设备红外线测温管理,加强电气设备的实时监视,特别是电气连接点的松动、氧化、腐蚀而产生的发热现象,及早发现并即时消除设备隐患,特制定我局电力设备红外诊断管理制度,以实现设备状态检修,提高检修质量和效率一、测温类型及周期1、测温类型:计划普测、重点测温2、测温周期1)计划普测: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根据省公司管理规定)2)重点测温:根据运行方式、天气情况等安排特殊测温时间,按以下原则进行:长期大负荷的设备应增加测温次数设备负荷有明显增大时,根据需要安排测温设备存在异常情况,需要进一步分析鉴定上级有明确要求时,如:保电等新建、改扩建的电气设备在其带负荷后应进行一次测温,大修或试验后的设备必要时遇有较大范围设备停电(如变压器、母线停电等),酌情安排对将要停电的设备进行测温二、测温判断依据  对于测温结果,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664—1999《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和GB763-90《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规定,进行正确判断设备发热部位的缺陷性质。

      温度缺陷类别方法:通过其相对温差和绝对温度来判定根据《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GB763—90标准3-2条)规定:“裸铜或裸铜合金材料的触头在空气中最高温度为75℃,环境温度在+40℃时的允许温升为35℃;用螺栓或其他等效方法联结的导体结合部分(裸铜、裸铜合金和裸铝、裸铝合金)在空气中最高允许温度为90℃,环境温度在+40℃时的允许温升为50℃相对温差是两对应测点之间的温差与其中较热点的温升之比的百分数,如果用T1表示较热点的温度,T2表示(其它相)正常点的温度,T0表示环境温度,则相对温差△T可用下式求出:T1—T2T=——————×100%T1—T0在设备发热的绝对温度(包括温升)超过规程规定的范围时,应将温度缺陷记入设备缺陷管理记录簿内,并按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程序执行其中:35%≤△T≤80%为一般缺陷,80%>△T≤95%为严重缺陷,95%<△T按危急缺陷处理三、记录要求按规定对电气设备测温后,测温结果应及时在运行记录中真实反映,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可以不记录每点的测试结果,根据测温判断依据,属发热缺陷时,应按规定记录在红外测温专用的记录簿内(变电站发热缺陷还应记录在变电管理系统相应记录中)。

      红外检测记录表变电站名                  检测日期            年          月   日   环境温度        序号        设备名称编  号        发 热部 位        测试温度        正常相温  度        相对温差        缺陷性质一般缺陷为20-35℃————相对温差值为20-35℃重大热缺陷为80℃—————相对温差值为80℃紧急缺陷为95℃——————相对温差值为95℃为了加强***供电局(以下简称“我局”)红外检测与诊断工作,进一步规范电网红外检测工作,保障红外测温设备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充分发挥红外检测技术对电网安全运行的作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664-1999《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及《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红外技术管理制度》,并结合我局使用红外检测设备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我局带电设备红外检测、诊断和相应管理工作一、总则(一)本制度规定了电气设备红外检测工作的管理要求,提出了诊断技术和过热缺陷的判断方法我局生产技术部全面负责红外检测的技术管理工作二)各生产单位应明确一名生产领导分管红外检测工作。

      必须设立红外检测的专(兼)责人,负责指导和协调本单位的红外监督工作四)各生产单位应负责对红外检测设备的使用、缺陷的汇总、总结及上报工作五)各生产单位班组(变电站)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本单位带电设备红外检测与诊断工作,负责红外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和红外检测设备管理六)人员基本要求1、从事红外检测与诊断工作的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1)从事红外检测与诊断工作的人员应熟悉红外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红外检测仪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技术指标以及操作方法,并能熟练操作红外检测仪器2)从事红外检测与诊断工作的人员应了解电气设备的性能、结构、运行状况3)从事红外检测与诊断工作的人员应熟悉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664-1999《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和本管理制度,掌握《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线路部分)(试行)》和现场试验的有关安全规定2、红外检测的范围:只要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不受阻挡都属于红外诊断的有效监测设备例如:旋转电机、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电力电容器、避雷器、电力电缆、母线、导线、绝缘子串、组合电器、低压电器及二次回路等二、红外检测与诊断的基本要求(一)对检测设备的要求1、红外测温仪应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测温精确度高,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好,不受测量环境中高压电磁场的干扰,仪器应满足现场带电实测对距离的要求,并应能对表面放射率、大气环境参数、测量距离等进行修正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性。

      2、红外热电视应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有较好的测温精确度,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好,不受测量环境中高压电磁场的干扰图像清晰,具有图像锁定、记录、输出和简单的分析功能3、红外热像仪应图象清晰、稳定,不受测量环境中高压电磁场的干扰,具有较强的图象分析功能,具有较高的热传感分辨率和图象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应满足实测距离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测量精确度和合适的测温范围二)对被检测设备的要求1、被检测设备应为带电设备2、红外检测人员在对运行设备进行检测时,检测现场应有熟悉设备的运行人员在现场当需要打开遮挡红外辐射的门或盖板时,应由当值运行负责人按照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在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三)检测环境的要求1、一般检测环境要求(1)被检设备是带电运行设备,并尽量移开视线中的封闭遮挡物如玻璃窗、门或盖板2)环境温度一般不宜低压5℃、空气湿度一般不大于85%3)不应在有雷、雨、雾、雪的情况下进行检测,风速一般不大于5m/s(树叶有微枝摆动不息,旗帜展开相当于3级风,3.4~5.4m/s)如果检测中风速发生明显度化,应记录风速,必要时按照相应公式进行测量数据的修正4)气候为阴天、多云为宜,晴天要避开阳光直接照射或反射入镜、无雾。

      在室内检测应避开灯光的直射,最好闭灯检测5)检测电流致热的设备,最好在设备负荷高峰状态下进行,一般不低于额定负荷的30%2、精确检测环境条件要求(1)风速一般不大于0.5m/s(烟能表示方向,树叶略有摇动相当于1级风,0.3~1.5m/s)设备通电时间不小于6小时,最好在24小时以上2)检测时间为晴天日落后2小时3)被检测设备周围应具有均衡的背景辐射,测温时要避开附近的热辐射源的干扰三、现场操作方法(一)一般检测1、红外热像仪在开机后,需进行内部温度校准,在图像稳定后即可开始2、红外检测一般先用红外热像仪对所有应测试部位进行全面扫描,发现热像异常部位,然后对异常部位和重点被检测设备进行详细测温3、热像系统的初始温度量程宜设置在环境温度加10℃-20℃左右的温升范围内进行检测4、有伪彩色显示功能的热像系统,宜选择彩色显示方式,并结合数值测温手段,如高温跟踪,区域温度跟踪等手段进行检测5、应充分利用红外设备的有关功能达到最佳检测效果,如图像平均,自动跟踪6、环境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对仪器重新进行内部温度校准(有自校除外),校准按仪器的说明书进行7、被检测电气设备的辐射率一般可取0.9二)精确检测1、检测温升所用的环境温度参照体(环境温度参照体:选择合适的环境温度参照体是红外检测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有些异常设备的温升本来很小,红外检测仪器的精度相对较低,如果环境温度参照体选择得不合适,测量结果将毫无价值例如要测一组110kV电磁型电压互感器的温升,则先测三相互感器储油柜的温度,然后选择这组互感器隔离开关的底座为环境温度参照体,因为它们都是铁质的,表面都涂有防腐材料,处在相似的环境中,刀闸瓷瓶的表面泄漏电流对刀闸底座的温度几乎没有影响应尽可能选择与被测设备类似的物体,且最好能在同一方向或同一视场中选择2、在安全距离保证的条件下,红外仪器宜尽量靠近被检设备,使被检设备充满整个视场以提高红外仪器对被检设备表面细节的分辨能力及测温精度,必要时可使用中长焦距镜头,线路(500kV)检测需使用中长焦距镜头3、精确测量跟踪应事先设定几个不同的角度,确定可进行检测的最佳位置,并作上标记,使以后的复测仍在该位置,有互比性,提高作业效率4、正确选择被测物体的辐射率(可参考下列数值选取:瓷套类选0.92,带漆部位金属类选0.94,金属导线及金属连接选0.9)5、仪器应有大气条件的修正模型,可将大气温度、相对湿度、测量距离等补偿参数输入,进行修正,并选择适当的测温范围6、记录被检测设备的实际负荷电流、电压及被检测设备温度及环境参照体的温度值。

      四、红外检测的诊断方法和判断依据(一)表面温度判断法根据测得的设备表面的温度值,对照GB763-90《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的有关规定,凡温度超过标准的可根据设备超标的程度、设备负荷率的大小、设备的重要性及设备承受的机械应力的大小来确定设备缺陷的性质,对在小负荷率下温升超标或承受机械应力较大的设备要从严定性1、危急热缺陷(Ⅰ):电气设备表面温度超过90℃,或温升超过75℃或相对温差(温差)超过55℃;2、严重热缺陷(Ⅱ):电气设备表面温度超过75℃,或温升超过65℃或相对温差(温差)超过50℃;3、一般热缺陷(Ⅲ):电气设备表面温度超过60℃,或温升超过30℃或相对温差(温差)超过25℃;4、热隐患(Ⅳ):电气设备表面温度超过50℃,或相对温差(温差)超过20℃;(二)相对温差判断法1、温差:用同一检测仪器相继测得的不同被测物或同一被测物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度差2、相对温差:两个相应测点之间的温差与其中较热点的温升之比的百分数相对温差δ,可用下式求出:δτ=(τ1-τ2)/τ1×100%=(T1-T2)/(T1-T0)×100%式中:τ1和T1————发热点的温升和温度τ2和T2————正常相对应点的温升和温度τ0————环境参照体的温度对于电流致热型设备,若发现设备的导流部分状态异常,应进行准确测温,按照上述公式算出相对温差值,参照下表的规定判断设备缺陷的性质。

      表1  部分电流致热型设备的相对温差判据设备类型相对温差值  %一般缺陷严重缺陷视同危急缺陷SF6断路器≥20≥80≥95真空断路器≥20≥80≥95充油套管≥20≥80≥95高压开关柜≥35≥80≥95空气断路器≥50≥80≥95隔离开关≥35≥80≥95其它导流设备≥35≥80≥95当发热点的温升值小于10℃时,不宜按照上表的规定确定设备缺陷的性质,对于负荷率小、温升小但相对温差大的设备,如果有条件改变负荷率,可以增大负荷电流后进行复测,以确定设备缺陷的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