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醇酚——酚》说课稿.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28792466
  • 上传时间:2024-0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醇酚——酚》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酚内容主要包括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和教学随想四个方面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酚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有机化学基础》第三单元——《烃的含氧衍生物》中第一节的内容,在必修2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了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性质而酚对于学生来说是崭新的教学内容,教材将酚和醇安排在同一节,旨在通过各自的代表物苯酚和乙醇,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对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并且通过代表物质苯酚,迁移认识其他酚类化合物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苯酚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加深理解“基团相互影响”的基本思想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苯酚的发现和应用,逐步认识苯酚的性质实验探究苯酚具有弱酸性;学以致用,设计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案,学会对比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辩证看待化学物质感受化学问题与社会实际问题紧密相连,增强社会责任感体会“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以及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教学学法】一、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是苯的结构与性质,醇、甲苯的结构与性质。

      2、学生已有的能力状况初步具备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相互推断,以及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3、学生的心理分析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同样具有羟基的物质却分为两类——醇和酚,它们有何异同?学生对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节课的落脚点,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二、教法选择启发引导法、创设情境法、探究对比法 三、学法指导实验探究、迁移、对比法四、教学设计说明苯酚是非常传统的一节课,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我思考了很久苯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物质,从应用于外科消毒,和合成酚醛塑料开始,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进而改变了世界如此重要的化合物,人们是如何制取的呢?我想学生一定会很有兴趣不如以此作为本课的情景线索,将知识内容,能力培养融合在一块在学习方式上,以实验探究为主,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学生经历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评价方案的全过程教学过程】为此我创建了四个教学情景问题 教学情境1:给出资料,引出课题我为学生提供了李斯特用苯酚消毒和贝克兰合成酚醛塑料的历史资料,学生自然对苯酚这种物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水到渠成的展示了苯酚,并认识物理性质和结构同时引出问题,人们是如何获得苯酚呢?这样课堂推进到了第二个情景,制取苯酚。

      教学情境2:制取苯酚这一部分是本节课教学难点和重点突破的地方,要实现知识、能力、方法多重目标的实现一、对比结构,预测氯苯水解方程式我向学生介绍:工业上可以用氯苯为原料制取苯酚随即展示氯苯和苯酚结构,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只要苯环上的氯原子被羟基取代就可以生成苯酚,有学生提出氯苯属于卤代烃,所以他们大胆推测氯苯可以通过水解得到苯酚然后,同学们根据溴乙烷的水解进行迁移,写出氯苯水解的方程式随后,我展示氯苯水解法制取苯酚的流程,介绍:氯苯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与NaOH水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而后在酸性环境中生成苯酚这时学生会提出疑问:说这里生成的是苯酚钠而不是苯酚,为什么呢? 我引导学生大胆的提出猜想,会不会氯苯水解后的苯酚继续和 NaOH水溶液发生反应了呢?并用工业流程中的1mol氯苯消耗2molNaOH进行佐证这时,又会有学生提出疑问:醇不能和NaOH反应,酚可以吗?这也正是我想提出的问题,然后将问题层层推进,将认知冲突转化为三个问题,“苯酚能和NaOH反应吗?” “苯酚具有酸性吗” “如何将苯酚钠转化成苯酚呢?”我们需要探究苯酚的酸性强弱,带着这些问题,课堂推进到了实验探究阶段给出试剂,由学生分组探究。

      二、分组活动,探究苯酚的性质1、2组探究第一个问题,给出以下试剂:苯酚、NaOH溶液、水3、4组探究第二个问题,给出以下试剂:石蕊试液、pH试纸5、6组探究第三个问题,给出以下试剂:Na2CO3溶液、苯酚浊液、NaOH溶液、盐酸、大理石让学生经历设计方案、交流方案、实施方案、汇报交流的全过程三、交流评价一、二组两个方案:1、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OH溶液,2、向等量的苯酚浊液中加入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比较现象方案1不如方案2,方案2通过对比解决了NaOH是否溶于水的问题三、四组两个方案:1、使用pH试纸测量 2、使用石蕊试液 方案1可以测出为酸性,方案2石蕊不不变色,为什么?五六组的实验探究可以解决问题五、六组两个方案:1、向苯酚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是否有气泡 2、向苯酚钠溶液中加入不同的酸,如:HCl、H2CO3由现象到结论紧接着我演示实验:向苯酚钠中通入CO2,证明了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同时引出问题“反应的另外一种产物是什么?”有些同学说是Na2CO3,有人认为是NaHCO3,通过苯酚浊液中加碳酸钠变澄清,说明Na2CO3反应不能共存,加以解决四、得出结论:1、H2CO3 > 苯酚>HCO3- 2、苯酚又名石炭酸 3、苯酚酸性很弱,不足以使石蕊变色 五、做出解释并从前面学到的甲苯进行知识的迁移。

      使学生认识到在苯酚分子中苯环对羟基有活化作用反过来,羟基会不会影响苯环的活性呢?然后我给学生演示实验,苯酚溶液与浓溴水的反应(对环境污染较大,加以改进,反过来,小试管,试剂用量小,加塞子,试验后处理),介绍:该方法可以用来检验苯酚的存在灵敏度很高在写出苯酚与溴反应的方程式之后,六、形成知识我引导学生分析,苯酚和苯都可以与溴反应,有何异同?如何解释?学生:苯酚不用任何条件直接反应,苯需要催化剂学生依然是从甲苯迁移,得出羟基对苯环具有活化作用浓溴水对环境污染较大,有没有其他的检验方法给学生演示实验:加入氯化铁溶液,变色过度老师:不仅可以用来检验苯酚,还可以检验其他酚类化合物,演示实验:香油,茶叶水其实生活中,很多物质中都存在酚类物质,由此教学推进到第三个教学情景教学情境3:酚对世界的影响广告:芬必得——酚咖片,展示酚类物质的用途酚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时化工系统和炼焦工业废水中常常含酚类物质 ,是最常见的水体污染物如何处理然后课堂就推动到了第四个情境——学以致用,整合提升教学情境4:学以致用、设计实验方案分离含酚废水一、知识整合展示工业流程图,学生通过分析工业流程图,感受到了学习的成就感,将所学知识和实际生产联系起来。

      二、结构决定性质然后,多次运用了对比与迁移的学习方法从苯酚的结构再次深刻体会“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结构”三、学习方法点评、掌握探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教学反思】1、我们应该交给学生什么?“知识在应用中才有活力,在探索中才有生命”2、将辩证观点、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溶入课堂3、教学环节上,“从生活走进化学,用实验引导发现,用事实形成观点,从化学走向社会,用板书巩固记忆,用作业促成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