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版复习总结.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版 复习总结 金属学与热处理其次版 复习总结 哈工大(威海) 14级 苏同学 此文档只总结了片面重要概念与影响因素(不包含第八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另外,第十章、十一章的热处理的概括工艺也是重点,此文档没有涉及 概念 金属最外层的电子数很少,一般为1~2个,不超过3个 金属键 ? 原子共用自由电子形成 ? 无饱和性和方向性 金属晶体 原子排列密度高,能变形,导电,导热 金属原子特点 ? 外层电子少,易失去 ? 有自由电子 ? 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形成键 ? 金属键无方向性 ? 有良好的塑性 晶体:各向异性是晶体识别于非晶体的一个重要标志 柏氏矢量的意义及特征 ? 反映位错的点阵畸变总量 ? 反映晶体的滑移量及方向 ? 与位错线有确定的位置关系 ? 具有守恒性 相界 共格界面、半共格界面、非共格界面三类共格界面界面能最低 ? 界面处晶体缺陷集中,原子能量高 ? 界面是氧化、腐蚀的优先发生地 ? 界面是固态相变的有效形核位置 ? 界面原子的分散速度远高于晶内 ? 存在内吸附现象。
异类原子可降低界面能时,会向界面偏聚 ? 界面阻碍位错运动,组织越细小,强度硬度越高 ? 界面能越大,界面迁移速度越大;晶粒长大可以降低界面能 固溶体结晶的特点 (1)异分结晶:固相成分与液相成分不同,晶体与母相成分不同称为异分结晶(选择结晶) (2)固溶体结晶需要在确定的温度范围:每一温度下,结晶出确定数量的固相温度的降低,固相的数量增加成分分别沿着固相线和液相线变化 非平衡凝固总结: (1) 固相平均成分线和液相平均成分线偏离固相线与液相线 冷却速度越快,偏离越严重 (2)固溶体成分不平匀 先结晶片面总是富高熔点组元,后结晶的片面富低熔点组元 区域偏析、晶内偏析、枝晶偏析 (3)结晶温度凝固终结温度低于平衡凝固时的终结温度 伪共晶——靠近共晶点邻近合金得到全部共晶组织 离异共晶——共晶组织没有显示出共晶的特征 不平衡共晶——在不该展现共晶的合金里展现共晶组织 孪生变形的特点 (1)切应力作用下发生,临界切应力远大于滑移时 (2)是一种平匀切变 (3)孪晶有对称关系在确定范围内变更了晶体的取向 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 ?各晶粒变形不同时性?? ?晶粒间、晶粒内变形的不平匀性???相邻晶粒变形的协调性?? ? 配位数:一个原子周边最近邻并且等距离的原子的个数。
致密度——晶胞中原子所占的体积 配位数 原子数 原子半径 3 体心立方 2 8 r?a 4 2面心立方 4 12 r?a4 1密排六方 6 12 r?a 2 一种材料具有几种不同晶体布局的性质称多晶型性 晶体缺陷是指晶体布局中偏离完整晶格排列的微观区域 ? 液态金属的布局 致密度 0.68 0.74 0.74 ? 不是完全无序的 ? 不断有近程有序的原子集团(晶胚)展现 ? 这种布局时而形成,时而散开,称为布局起伏 ? 液相的布局起伏供给了各种尺寸的有序原子集团,成为结晶时核胚的来源 布局条件 ? 等温等压条件下化学回响自发举行的条件是体系的自由能降低热力学 在数值上,临界形核功等于形成的新相临界晶核界面能的1/3 抵消形成临界晶核时所增加的能量的是液相的能量起伏这是平匀形核的能量条件 ? 布局条件 ? 要求原子排列接近晶体 ? 可由液相布局起伏得志 ? 热力学条件 ? 要求结晶过程体系自由能降低 ? 可由液相具有的过冷度得志 ? 能量条件 ? 要求能抑制体系增加的临界形核功 ? 可由液相中的能量起伏得志 2?Tm1?Lm?T?TLm?T热力学条件:?Gv=-??TTm16??3Tm21能量条件:?Gc??3(Lm?T)2?T2 布局条件:r*?? 形核时能量变化包含体积自由能的降低和新相界面能的增加 ? 形核时需要得志布局、热力学、能量三方面条件 ? 临界形核功等于新相界面能的1/3 ? 过冷度显著影响平匀形核,金属材料的形核率随过冷度增大而增大。
? 有效形核需要的过冷度较大 非平匀形核:实际金属结晶时依附于液相中的外来固体外观形核的方式 均质和异质形核具有一致的临界晶核半径 ? 长大过冷度 ? 动态过冷度(ΔTk):晶核长大需要的界面邻近的过冷度 ? 粗糙界面与光滑界面的动态过冷度不同 ? 粗糙界面的晶核长大机制 垂直长大机制 ? 光滑界面的晶核长大机制 a. 二维晶核长大 b. 螺型位错长大机制 表层细晶区 形成理由: (1)过冷度ΔT大 (2)模壁作为非平匀形核的位置 特点: ——晶粒细小,组织致密,机械性能好 ——薄,无实用意义 柱状晶区 形成理由: (1) 细晶区形成后,模壁温度升高,结晶前沿过冷度ΔT较低,不易形成新的 晶核; (2) 细晶区中某些取向有利的晶粒可以显著长大; (3)晶体沿垂直于模壁 (散热最快)相反方向择优生长成柱状晶 特点:组织粗大而致密;为“铸造织构” 铸造织构:铸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晶体学位向一致的铸态组织 ——又称“结晶织构” 中心等轴粗晶区 形成理由: (1)液体温度全部降到结晶温度以下,可同时形核。
(2)未熔杂质、冲断的枝晶分枝可作为非平匀形核的核心 (3)散热失去了方向性,各方向长大速度相差不大 ——长成等轴晶 由于过冷度ΔT不大,晶粒较粗大 固溶体 B组元的原子完全溶入固相的A组元,并保持A的晶体布局所形成的合金相 A,B分别称为溶剂组元与溶质组元 间隙固溶体 原子半径很小的溶质原子溶入到溶剂中时,填入到溶剂晶格的间隙 中间相——金属化合物 概念:溶质含量超过溶解度极限时展现的具有全新晶体布局的新相 键性:主要金属键,兼有离子键、共价键 种类: 正常价化合物:符合化合物原子价规律,具有严格的化合比,成分固定不变布局与相应分子式的离子化合物晶体布局一致 电子化合物:按确定价电子浓度的比值组成确定晶格类型的化合物电子化合物的熔点和硬度都很高,而塑性较差 间隙相:当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原子半径的比值小于0.59时,将形成具有简朴晶体布局的金属间化合物 间隙化合物:当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原子半径的比值大于0.59时,形成繁杂晶体布局的金属间化合物,与间隙相相比,间隙化合物的熔点和硬度及化学稳定性都要低一些 二元相图几何规律 1.相区接触法那么——相邻相区相数差一 2.二元相图中的水平线——三相平衡,与三个单相区,三个两相区接触。
3.二元相图最大相数为3 4.两条水平线涉及的相有两个一致时,两条水平线之间是由这两个相组成的两相区 5.相畛域的走向——两相区与单相区分畛域与三相水平线相交时,其延长线应进入另一个两相区而不是单相区 结晶时从液相结晶出单相固溶体,这种结晶过程称为匀晶转变 平衡凝固的概念: ? 凝固举行到任何温度都能够达成平衡 ? 意味着:指定的温度与压力下,各相间达成平衡时,组元在每一相中的浓度不随时间而变更(即各相成分不变) ? 是在极其缓慢的冷速下实现的 成分过冷 平衡结晶温度随液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由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成分区别引起平衡结晶温度与实际温度之差 同素异构转变 ? 物质在固态下晶体布局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同素异构转变(或重结晶),属于相变之一(固态相变) 根据钢中氧含量和凝固时放出CO的程度,钢锭分为镇静钢,沸腾钢和半镇静钢 滑移系 ?滑移面与该面上一个滑移方向的组合?? 临界分切应力是一材料的常数 位错运动——晶体滑移的主要方式 ?特点:所需切应力小?? ?理由:仅需少量原子的弹性偏移?位错交割与塞积?? ?是形变强化现象的源头?? ?与位错运动受阻有关-割阶、扭折、平面塞积群? 固溶强化现象:由于溶质原子的存在及其固溶度的增加,导致基体金属的变形抗力提高。
2.孪生 ?一种特殊的塑性变形? ?晶体中有限宽度的片面产生一个平匀切变???切变得到孪晶?? ?孪生不变更晶体布局,但变更有限区域内的晶体位向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