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技术标准编制课件.ppt

44页
  • 卖家[上传人]:suns****4568
  • 文档编号:96659301
  • 上传时间:2019-08-2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4M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 DL/T800-2001 《电力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导则》 DL/T485-1999,整理学习,《电力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导则》 DL/T485-1999学习,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 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订的标准可以是标准、规范、规程、导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GB/T15497) 管理标准: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订的标准如营销、设计、采购、生产、检验、安全、卫生、环保、标准化与信息、经营、劳动组织等管理中与实施技术标准有关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GB/T15498) 工作标准: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订的标准注:“工作事项”主要指在执行相应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时与工作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岗位的基本技能、检查与考核等有关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GB/T15498),体系表编制原则,全面成套 层次恰当 划分明确,编制要求,应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充分采用和贯彻全国标准体系表中的有关标准 应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在体系表内列出和制定出上级待订标准,使企业标准体系成为发展和补充全国标准体系表的基础,体系表的编制格式,体系表=总框图+标准明细表 总框图是按照体系表的层次结构要求,把若干个职能标准,分别绘制成若干个小方框,分门类进行编号,并由实线和虚线联接起来而组成的框图。

      标准明细表列出各职能标准中个性标准数量的多少还需用总框图示例:,标准明细表示例:,标准编号表示例:,企业标准编号编制说明,企业标准代号为“Q ” 企业名称代号可用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表示,亦可两者兼用共同组成企业名称代号 顺序号用多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位数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但不可过多 若引用或采用国际标准的编号对列入企业标准体系的被引用或采用的国际标准,应进行企业标准编号,同时还要注明原国际标准的编号《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 DL/T800-2001学习,规定了编制电力企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基本规则 适用于电力企业标准的编制,基本要求,4.2.1 标准所包含的条款在其范围所规定的界限内按需要应完整,明确而无歧义,能被使用人员所理解 4.2.2 标准的条款应逻辑严谨、结构清晰、语言准确、文字精练、清楚易懂,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措辞编写标准条款时所使用的助动词见附录A 4.2.3 标准中某一给定概念应使用相同的术语对于已定义的概念应避免使用同义词,所选用的术语应只有唯一的含义 4.2.4当涉及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技术方面的要求时,应明确规定具体的技术指标这些指标应能测量和检验。

      4.2.5 编写系列标准,可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为未来的技术发展提供框架 4.2.6 标准内容应成熟,凡属手册、教材、科技书、产品说明书中一般性、解释性、常识性的内容不应写入标准条文标准通用结构,,内容划分:,部分的划分,在划分部分时可使用下列两种方式: a) 每个部分涉及对象的一个特定方面,并且能单独使用 示例1:DL/T700.1 电力物资编码 第1部分:材料产品 b) 对象具有通用和特殊两个方面通用方面应作为第1 部分,不能单独使用的特殊方面应作为其他各部分 示例:DL/T606.1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1部分:总则 DL/T606.2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2部分:燃料平衡导则,层次的描述和编号,部分:从1开始编号,编号置于标准顺序号之后,并用下脚点与标准顺序号隔开不应将部分再分成分部分示例:DL/T606.1 章:从1开始编号,左起顶格排编号应从“范围”一章开始,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每一章均应有标题标题应置于编号之后空一字排,并与其后的条文分行 条:用阿拉伯数字对条编号,左起顶格排第一层次的条(如5.1 )可分为第二层次的条(如5.1.1),需要时一直可分到第五层次(如5.1.1.1.1.1),第一层次的条宜给出标题。

      段:段是章或条中一个不编号的层次段的条文应左起空两个字排,换行时顶格排为了能准确的引用条款,除导语外,应尽量避免出现悬置段 列项: 可用下述两种方式引出: 用一个句子开头 用一个句子的前半部分开头,而由所列各项使句子完整 可使用下列三种标识方式: 列项中每一项前应加破折号; 列项中每一项前应加圆点; 当列项需要识别时,则应使用a)、b)、C)来标识如果还需要对某项进一步细分成需要识别的分项,则应使用1)、2)、3)来标识,列项示例,附 录,附录的编号由文字“附录”和大写的英文字母组成,字母从“A”开始,附录编号下方的圆括号内应标明附录的性质,再下方排附录的标题例: 附录A 标准的用词说明 (规范性附录) 第一个附录应另起一面排通常,每个附录均宜另起一面排当有多个附录而且较短时,也可接排 每个附录中章、图、表和数学公式的编号应重新从1开始,编号前应加上表明附录顺序的英文字母,字母后跟下脚点例如:附录A 中的章用“A.1 ” 表示;附录B中的图用“图B.1 ” 表示 附录的编排以其在标准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与附录的性质无关封面,目 次,目次为可选要素,根据需要而设置 一般可依次列出前言、引言、章的标题(需要时可列出有标题的条,层次自定)、附录的标题、参考文献、索引,如需要还可列出有标题的图和表。

      在目次中应列出完整的标题前 言,一般规定:每项标准均应有前言前言中不应包含要求、图和表 特定部分: 说明标准的预计结构 说明与对应的标准、规范的一致性程度 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 说明与前一版本相比的重大变化 基本部分: 主要起草人 主要审定人员 批准人 解释权 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标准名称,名称应力求简练、明确地突出标准的主题 名称应由几个尽可能短的要素组成,其顺序由一般到特殊 所使用的要素不多于三种:引导要素、主体要素和补充要素,范 围,应明确地表明标准的对象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指明该标准或其特定部分的适用界限 例: “本标准规定了⋯⋯的规则”; “本标准确立了⋯⋯的原则”; “本标准给出了⋯⋯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也适用于⋯⋯”; “本标准适用于⋯⋯,⋯⋯也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不适用于⋯⋯”,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致性和完整性: 标准与被引用的文件技术要求应一致,不能互相矛盾; 引用标准或文件的部分内容时,必须保证其相对完整性,不能任意取舍 引用原则: 企业标准可以引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本地区地方标准以及本企业标准,也可以直接引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国外企业标准。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览表,引 用,引用条文: “按第2 章的要求;“参见表3的注” 引用图和表: “如图A.6 所示”;“(见图3)”;“表2 给出”,技术标准的编写,要求:凡对制定企业技术标准有指导和制约作用,或能够直接指导本企业生产技术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均应纳入本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收集:企业应收集与本企业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企业对收集的技术基础标准一般可直接引用 转化:根据企业的需要,可从收集的技术标准中,对其中的适用内容进行选择、补充,制定成企业标准,在本企业内部使用设备运行标准,1.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2.基本技术要求 设备运行前应满足以下要求: 主要设备应满足的要求 附属设备应满足的要求 设备有特殊运行要求时应满足的要求 设备运行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发出相应的预警信号 设备运行发生特殊情况时,应能事故停机 具有相应的备件 设备的技术文件,包括: 安装竣工后应移交的主要技术文件和图纸; 设备检修竣工后移交的主要技术文件; 以前设备运行的纪录3.设备运行方式 设备运行方式的内容包括: 设备的运行方式种类; 各运行方式的主要运行条件 4.设备运行操作 主要设备的运行操作。

      附属设备的运行操作 5.设备运行的监视、检查及操作 设备运行的监视、检查的要求 设备运行的监视、检查的方式 设备开机后的监视、检查及操作 设备运行中的监视、检查及操作 设备停机后的监视、检查及操作设备运行标准,设备运行标准,6.设备的故障及事故处理 事故现象 各类故障及事故的处理方法 7.记录 设备运行操作记录 设备运行的监视检查记录 设备的故障及事故处理记录★,设备检修标准,1.设备规范 包括运行规程中所列的铭牌参数及主要技术参数 设备有异动的应列异动后的设备参数 2.检修前准备 设备健康状况判定包括历次检修记录、上次检修至本次检修前设备运行和故障原因分析、必要的检修前测试或试验; 制定设备检修方案; 安全措施及安全规程; 检修审批程序; 检修所用材料、备品、配件质量检验及合格标准; 检修工、器具检验及合格标准设备检修标准,3.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应执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部件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设备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系统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4.检修后质量验收和试运行 确定停工待检(H 点)、现场见证(W点)、文件见证(R 点); 必要的检修后测试或试验; 设备试运行; 质量评定的程序。

      设备检修标准,5.检修总结报告 设备检修前的状况 检修工程组织 检修项目及其采取的检修方案 检修质量情况 检修过程中出现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处理情况及遗留问题 应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附件: 检修质量检验记录; 设备异动记录和图纸; 测试或试验报告; 设备验收记录 6.检修设备及系统常见故障与检修处理,★,试验标准,1.试验项目及技术指标 明确是型式试验、出厂试验、抽样试验或检修试验等,主要测试内容和要求、技术指标 2.试验条件及要求 环境、温度、湿度、运行时间、场所等条件; 试验设备及对测量用仪器、仪表进行校验和标定,或在检定有效期内; 对试验设备及测量用仪器、仪表的精度要求; 对被试对象自然状况、试验工况的要求,如试件是否完好,带负荷的要求; 试验人员组织及分工试验标准,3.试验方法 如果有相应的试验标准,应按相应标准相应条款进行; 如没有相应试验标准,则应拟订试验方法,由测试方和被测方共同认可 4.试验记录 试验前,应准备数据记录表; 试验记录应由测量人员填写并经校核人员及试验组长审核、签名; 对各原始记录,必须进行整理和编号,并妥善保管试验标准,5.试验数据误差 误差分类 系统误差:由于仪表缺陷、使用不当或测量时外界条件变化等原因引起的测量误差。

      过失误差:由于测量过程中,操作人员不遵守操作规程,误操作和读数不正确引起的误差 随机误差:由于测试过程中某些随机出现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误差消除 试验中严格遵守各项测试方法的有关规定,并通过多次测量掌握误差规律 而尽量减少和消除系统误差 测试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尽量减少和消除疏失误差 通过增加试验次数来减少随机误差试验标准,6.试验报告 试验结束时,应提交试验报告,可采取如下格式: 概述:试验任务和目的,测试系统简介 试验方法:包括测试项目、测点布置、测试方法、所用仪器等 试验数据整理:建立试验结果汇总表 试验结果分析和评价 结论和建议:应简明地对试验结果作出结论,评价其各项指标,指出是否与原设计或与相关标准指标相符管理标准,1.职责 应明确该项管理活动的管理者、主管部门、协作部门各自的职能、权限和分工协作及相互关系等规定 2.管理内容与方法 应详细规定该项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全部内容和应达到的要求,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明确每个环节“由谁干、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所要达到的要求”等 内容复杂的管理标准,可根据管理活动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列出“管理职能和任务”、“管理程序和方法”、“业务分工与联系”、“管理要求”等若干章,分别进行叙述。

      当管理内容中涉及纯技术性问题时,可直接引用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管理内容与方法可概括为: 管理目标:使管理对象的职能发挥其最佳效用所达到的期望目的; 管理要求:为实现管理目标对管理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