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冷少农烈士故居简介.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xiao****1972
  • 文档编号:84146792
  • 上传时间:2019-03-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4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冷少农烈士故居冷少农烈士故居位于瓮安县城南,为全木结构,正房四立三间,厢房各三立两间青瓦屋面,石铺天井,青砖院墙,故居保存完好,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冷少农为我省十个重要革命烈士之一生于1900年1月,毕业于贵州省立法政专科学校1925年赴广州黄埔参加革命,被安排在周恩来办公室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冷少农随国民革命军北伐转战武汉,受党组织派遣,打入国民党南京政府训练总监部搜集情报秘密参与组织抗日反帝大同盟和革命互济会,策动国民党军队暴动,秘密发展共产党组织,是南京地下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国民党围剿苏区的一、二、三次围剿部署情报均为冷少农获取,由钱壮飞转达中央1932年3月不幸被捕,同年5月,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时年32岁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冷少农为革命烈士 我们的将来为梅孟光出犹作的无论遭何打击人们究竟怎样划算我们的手段干!干!干!任他四周如何黑暗即是无路可走我们的精神仍然愈进愈烈不屈挠!不变换!人们究竟怎样划算?我们只要手段不乱精神一贯前途虽是茫芒自然会有光明的一天冷少农生于1900年瓮安县城南大水沟村,原名冷肇隆,后于邻村的高庄居住(现在约冷少农烈士故居),6岁时读私塾,1913年考入瓮安县高等小学堂(原瓮安中学)1917年考入贵州省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法律,冷少农在学习期间,自己备有一个笔记本,题为《可则录》,记录有时事政局,重大新闻,以作为分析、研究,他还不忘民间的疾苦,到农村去做调查,非常同情贫苦农民的悲惨遭遇,他在日记中写到:“见民间痛苦,抑或受军阀的蹂躏之事,即欲立求改善”。

      他认清军阀的残暴、贪婪他敬佩孙中山先生向往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萌发了要参加革命的思想1919年“五·四”运动暴发,全国各地罢工、罢市、罢课举行游行示威,当消息传到贵阳,贵阳学校召开会议,成立了贵州省学生联合会,学生参加游行示威,显示出了中国人民反封建反帝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决心,是历史潮流锐不可当,冷少农心潮澎湃,积极投身于这次活动,他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将自己的名字“肇隆”改成了少农,以表达自己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而献身的自愿和决心1923年冷少农从立法政学校毕业,任职于贵阳《民意日报》当编辑,省筹饷员,他感到自己学的法律知识,改变不了劳苦大众受压迫的命运,于是,在任开阳印花税督催员时,辞职返回家乡,寻找机会参加革命1925年广东军阀陈炯明举兵进攻广州,广州政府组织东征军讨伐陈炯明,政治新主任随军东征,负责政治工作,在国共合作的黄埔军校学生军两个教导团和评崇智部的粤军,以破竹之势击溃陈炯明,取得了东征的第一次胜利,但6月,粤军杨希闵、刘震寰部发动叛乱,东征军又返回广州、平息杨、刘叛乱在中国共产党倡议下,广州大元帅政府改组为合议制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军事委员会,将黄埔学生军和粤湘、滇、桂等各派部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共计6个军,设立国民党党代表和政治部,共产党员周恩来、朱克清、罗汉、林伯渠分别担任第一、二、三、四、六的副党代表及政治部主任,负责政治工作,1925年7月,冷少农离开了家乡到广州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第二次东征,冷少农被分配到东征军周恩来的办公室工作,随军转战粤、闽边区,歼灭叛军,取得东征的胜利,随后,被安排到中共两广区委会工作,任周恩来的技术记(军事秘书)与聂荣臻王若飞、周逸群、陈赓、李侠公等革命老前辈一起工作。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改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冷少农奉周恩来的指示潜往南京打入南京国民政府训练总临部,军政部任何应钦部长的秘书,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为党搜集了许多政治上,军事上的重要文件,并将这些情报陈赓、李克农、钱壮飞转到上海党中央或者亲自向周恩来汇报,使得国民党的三次都围剿失败,特别是在1931年2月第二次围剿和1931年6月第三次围剿,因冷少农的情报及时准确我军采取了很好的作战方法:“诱敌深入,先打弱敌,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和一部份兵力在地方武装、赤卫军、游击队的配合下,迁滞敌人使我军即保存了实力,又打了大胜仗在这期间,根据对敌斗争的需要,冷少农按照党的指示在南京大沙帽石等军巷10号建立中共地下联络站,与秦世昌、宋月波等人传递情报,发展党组织成员,1931年冷少农在南京秘密发展了在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学习的同乡舒葆初(瓮安县平定营高枧坡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指示他毕业后回国民党军85师发展党员,舒葆初回到85师当队长,介绍了黄克勤、周廷贤、李志庭、莫德维、宋应达、沈朴仲、张杰加入中国共产党,舒葆初任书记,同时舒葆初成功将国民党黔军85师团长范揭诚的一个团起义并投奔了红军。

      冷少农又奉党的指示,秘密与李克农组织,恢复了“反帝大同盟”和南京地区“革命互济会”的工作,并在学生中发展党员,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长在中央学习的吴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件暴发关东年突然炮轰沈阳,制造事端,揭开了日本大规模武装侵华的序幕,冷少农与其他负责人同志首先在中央大学点燃游行怒火,建立支部,举行抗日示威抗日活动,使党影响扩大冷少农还和其他负责人在南京秘密深入军队策反、策动了国民党警卫队一个营带着武器到天目山地区投奔了红军冷少农还不顾个人安危,设法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冷少农一心扑在革命工作上,没有给家里写过信,母亲不了解情况,在信中责备他“不忠不孝,忘恩负义”认为他在处得了高官厚禄,享受荣华富贵,要求他接到信后马上回家,冷少农怀着深深的内疚给母亲写了一封5千字的长信(收入中国革命博物珍藏,编入《革命烈士遗书选》),委婉诚恳地陈述了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向母亲禀告了自己的报负,信中这样写到:“我既把我的力量和生命都交给了这一件事情,我怎么能够有功夫回家来,忍心地做着这样重大的事情,看着一般人爱苦,而自己独享安逸呢?……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去为他们努力,同时我受到的恩惠也很多,所以我不敢忘恩负义……革命系一件伟大工作,非短时间所成功,更不容身退”。

      字里行间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情厚意,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1932年3月,敌人从叛徒口中知道冷少农是中共安插在国民党的重要人物,宪兵司令谷正伦立即下令逮捕冷少农,冷少农被捕后被关押在首都警备司令部,经多方营救都没有成功,在狱中,冷少农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不以高官厚禄所动,使敌人恼羞成怒,胆颤心惊,6月9日以换地方为借口,将冷少农和特委书记李耕云等共7人押往南京雨花台刑场,监刑前他毫不畏惧高唱《国际歌》高喊革命口号,壮烈牺牲,年仅只有33岁,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发了毛主席签发的革命烈士证书,由贵州省民政厅、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编入革命烈士名录1950年南京雨花台共建了革命烈士陵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