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案】高中历史教案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pdf
7页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标要求】(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4)了解“重农抑商” “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课标解读】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存在地域差别2)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日益完善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的演变原始农业采用“刀耕火种”方式在距今七八千年前,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出现,此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中国古代自耕农经济的概念、特点及评价(1)概念:自耕农经济又称为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以满足自身需求为生产的基本目的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很难扩大再生产3)评价:积极影响:在封建社会产生和发展时期,自耕农经济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农民手中掌握部分生产资料,对产品有一定的支配权,生产积极性提高;土地较少,农民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产量,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消极影响:狭隘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与外界联系较少,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落后性: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脆弱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较差二、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1、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2)奴隶社会(夏商周) :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3)封建社会: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时间:战国时期形成特点: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封建地主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生活贫困4)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主要内容:北魏时,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百姓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税,服徭役和兵役隋代和唐代前期推迟了服役的年龄,甚至可输绢代役意义:中国古代一项比较完备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瓦解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三、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1青铜冶炼技术:(1)中国拥有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被称为我国的2)时期,中国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成熟,不仅数量多、种类齐备,而且工艺精湛。
2冶铁炼钢技术:(1)时期中国发明冶炼生铁和钢,春秋时期的钢是2)南北朝时期发明了3冶炼燃料:(1)我国开始用煤做燃料炼铁2)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3)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焦炭冶铁4)流行开来二)衣被天下1丝织技术: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1)早在上古时代,人们就学会了养蚕缫丝2)西周以后,丝织技术突飞猛进3)汉代丝绸外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的称号4)唐代发明了技术,丝织品文饰更加绚丽,极具艺术神韵2棉纺织技术:(1)宋末元初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2)元代全面革新棉纺织技术,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纱先进技术的推广,使江苏的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3)后期,棉布取代丝、麻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三)从烧陶到制瓷1陶器:(1)陶器是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2)中华先民创造了闻名于世的陶器工艺,如黑陶、彩陶和白陶等2制瓷技术:(1)东汉晚期,人们已烧制出成熟的2)成功烧制出白瓷3)隋唐时期,陶瓷工艺臻于成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4)宋代,成为“瓷都” 5)元代开始进入时期,代表瓷器品种是和釉里红6)明代创造出了斗彩和7)清代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四、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2)手工业技术先进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国家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共存在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到了春秋战国,开始出现私营手工业,但官营手工业并未由此消亡,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共存5)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才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并占据主导地位6)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 7)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相应变化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不少工业生产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8)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但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手工业的发展,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五、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一)商业的发展1产生:末期,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产生了原始商业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2初步发展:商朝出现了和最早的货币;周朝实行政策。
3发展高峰:时期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黄金、白银也开始被用作货币,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4新的高峰:(1)隋唐时期,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2)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5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了新特点:(1)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2)大量进入市场3)广泛使用贵重金属白银作为货币4)实力雄厚,形成了徽商、晋商等大商帮二)城市的繁荣1自周秦至唐代:(1)城市商业情况:a实行坊市制,市处于城中,与民居隔开b以下,一般禁止设市c商业交易受到官府严格控制2)城市功能:主要是和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3)汉唐时期,经过的交通要地兴起了一座座繁盛的城镇2宋代:(1)城市商业情况:a不复存在,市分散的城中,形成街市b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c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2)城市功能:城市的大大增强3)唐宋时期,海上的发展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3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是江南地区六、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中国古代商业起源早,不断发展,在各个时期的发展不均衡2)中国古代商业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古代中国的商品市场由城市市场和乡村集市两部分组成城市市场主要是满足达官贵人的享受消费,乡村集市狭小、分散,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都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3)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4)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业发展情况5)处于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艰难而又曲折七、 “重农抑商”政策1、概念: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即: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发展2、原因:(1)根本原因:是的反映2)重要原因: 商业的等特点, 与强调耕战, 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3、发展历程:(1)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汉代,和汉武帝严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私人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3)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商人地位有所提高4)明清时期,朝廷昧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大势,依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4、影响:积极影响:在封建社会前期,它的实行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消极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日益暴露重农抑商”政策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妨碍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特别到了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可以说,重农抑商政策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这是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的重要的经济原因八、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1)含义: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2)原因:由于清朝前期自然经济比较稳定,不需要外来商品,可以自供自给,这种自然经济,是造成清朝闭关自守的主要原因;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集聚力量抗清而危及其统治3)影响: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影响:这种政策给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这种政策终究也无法阻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因为中国能否抵挡住外国的侵略,决定于中国与外国的力量对比实行闭关政策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相反却妨碍了中国发展,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九、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封建的经济基础非常顽固由于地主制经济的存在,封建地租很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又由于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小农经济阻碍社会分工,对独立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起着限制作用2)封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封建政府为巩固政治统治,必然要采取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措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设立关卡征收重税,限制手工工业的规模,残酷剥削农民等 3)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旧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互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以末致富,以本守之)(4)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高考例析】1( 广东历史 1)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2 ( 江苏历史 3)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A孙叔敖 B管仲 C李冰 D郑国3 ( 广东理基62)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4 ( 山东文综1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重视农业的观念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安土重迁的思想A B C D 5 ( 上海历史 18)一项考古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