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下载)藏族历史概况.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凯和****啦
  • 文档编号:214142824
  • 上传时间:2021-1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2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免费下载)藏族历史概况 藏族历史概况 遗传学、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等众多学科的大量讨论成果表明:汉族和藏族同出于共同的远祖;西藏的多处史前文化与同期华夏文化有亲密的联系;西藏高原与内地在经济、文化及政治等方面始终保持亲密关系,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行分割的组成部分 藏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部落据考古发觉,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据汉文史籍记载,藏族属于两汉时西羌人的一支藏族的先民们像很多经受石器时代的先民一样,他们先经过群居采集、狩猎生活阶段,逐步学会了饲养和农耕雅鲁藏布江南岸雅隆地区的藏族先民后来又分成六部,即六牦牛部诸部落公元6世纪,雅隆部落首领做了部落联盟的领袖,号称王(藏语音“赞普”)此时已进入奴隶制社会 公元7—12世纪 公元7世纪初,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唐朝(618-907年)建立起强大的统一政权,结束了中原地区300多年的混乱分裂局面与此同时,藏族的民族英雄松赞干布兼并10余个部落和部族,在西藏高原实现统一,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定都逻娑(一写逻些,即今拉萨)。

      松赞干布在位期间,锐意修好唐廷,吸取唐朝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政治文化成果他曾两次派遣大臣赴唐廷求婚,于公元641年迎娶了唐太宗的宗女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还从唐朝引入造酒、碾磨、纸墨等生产技术,遣贵族子弟到长安(今西安)学习诗书,聘汉族文人入蕃代典表疏,与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保持了友好关系唐高宗封松赞干布为“附马都尉”、“西海郡王”,后又晋封为“宾王”松赞干布奠定了吐蕃与唐朝200余年频繁往来的“甥舅亲谊” 公元710年,唐金城公主携带绣花锦缎数万匹,工技书箱多种和一应使用器物入蕃,嫁吐蕃王赤德祖赞金城公主入蕃后曾资助于田(今新疆境内)等地佛教僧人入蕃建寺译经,并向唐朝求得《毛诗》、《礼记》、《左传》、《文选》等典籍公元821年,吐蕃王赤热巴巾三次派员到长安恳求会盟唐穆宗命宰相等官员与吐蕃会盟官员在长安西郊进行了隆重的会盟仪式次年,唐朝派刘元鼎等人到吐蕃寻盟,与吐蕃僧相钵阐布和大相尚绮心儿等人结盟于拉萨东郊此次会盟时在唐长庆元年(822年)和二年(823年),史称“长庆会盟”会盟双方重申了历史上“和同为一家”的“甥舅亲谊”,协商今后“社稷如一”记载这次会盟内容的石刻“唐蕃会盟碑”共有三块(也叫“长庆会盟碑”、“甥舅会盟碑”,就是第八次会盟后所立),其中一块立于拉萨大昭寺前。

      此后的 三、四百年间,藏族与北宋、南宋、西夏、辽、金等政权都有着亲密联系 公元842年,吐蕃王朝因王室内讧和部族之间、边将之间的混战而分裂瓦解,消失众多互不统属的地方势力它们各占一方,相互征伐,争战不已,竟持续了400来年与此同时,从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藏传佛教(也称喇嘛教)为藏区各阶层所接受,并逐步深化到藏族社会的各个领域佛教上层人物往往和当地首领紧密结合,互为利用,在藏族历史上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体制 元代(公元1271—1368年) 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定国号为元,乌思藏(今西藏中部、西部及其迤西地区)、朵甘等地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元帝国的一部分,西藏地方从今正式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 元朝统一中国后,依据藏族地区的实际状况,实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施政措施: ——首次设置中央机构总制院(1288年改称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及西藏等地的军政事务宣政院使(主管官员)一般由丞相兼任,副使由帝师举荐的僧人担当 ——在西藏清查民户、设置驿站、征收赋税、驻扎军队、任命官员,并将元朝刑法、历法在西藏颁行 ——任用藏族僧俗担当从中央到地方高级官吏乌思藏、朵甘等地行政机构之设裁及官员的任免、升降、赏罚,皆听命于中央。

      ——划分西藏地方行政区域元朝中央在藏族地区设了三个不相统属的宣慰使司,均直属宣政院管理,这就是藏文史书中所说的“三区喀”就今西藏自治区的地域而言,当时分归其中两个宣慰使司管辖——今拉萨、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归乌斯藏宣慰司管辖;今昌都一带及那曲地区东部归朵甘宣慰司管辖元朝在乌思藏等地清查户口,确立差役,征收赋税,建立驿站,派驻军队,镇守边疆乌思藏宣慰司设在萨斯迦(今西藏萨迦),下设13个万户府和若干个千户所,并征收赋税元代的这一划置,成为此后西藏行政区划沿革的基础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公元1368年,明朝取代元朝,采纳收缴元朝旧敕旧印,换创造朝新敕新印的形式和平过渡,继承了对西藏地方的国家主权 明朝没有沿用元朝的职官制度,而是建立了一套别具特色的僧官封授制度各地有代表性的政教首领人物,明朝均赐封以不同的名号,颁给他们印章和封浩,命其管理各自的地方,其职位的承袭须经皇帝批准,皆可直通名号于天子 在行政区划与军政机构设置上,明朝在西藏基本上承袭了元朝的划置方式在元代乌思藏宣慰司、朵甘宣慰司故地,明朝设立乌思藏、朵甘两个卫指挥使司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后来,又将乌思藏、朵甘两个卫指挥使司升格为行都指挥使司,其下设指挥使司、宣慰司、招讨司、万户府、千户所等机构。

      各级军政机构的官员,均封委当地的僧俗首领出任各级官员之任免、升迁,概由明朝中央直接打算,并颁授印诰等 清代(公元1644—1911年) 公元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进而统一中国清朝循历史定例在西藏行使主权,只要前朝所封官员进送旧朝印信,即改授新朝印信,其原有地位不变1652年,藏传佛教格鲁派五世*喇嘛应召到北京觐见顺治皇帝,次年受到清朝正式册封;后来,五世*又受到康熙皇帝的册封喇嘛和*额尔德尼的封号和他们在西藏的政治宗教地位由此被正式确立,此后历世*、*须经中央政府册封遂成定制 清朝对西藏的施政管理,在总结元明两朝治藏阅历的基础上,依据实际状况和形势变化作了重大而全面的调整,例如:设置驻藏大臣总揽全藏;调整西藏地方的政教管理体制;赐封*喇嘛、*额尔德尼名号,并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确立西藏地方涉外事务、边疆国防的打算权归中央等原则;勘定今西藏与青海、四川、云南间的界线;规定*喇嘛、*额尔德尼的辖区及权限,划分了驻藏大臣直辖区,等等 中华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次年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西藏是中华民国22行省之一。

      此后正式颁布的《宪法》等法律法规,也都明确规定西藏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 1912年7月,民国政府设立管理蒙藏事务的中央机构——蒙藏事务局(1914年5月改称蒙藏院),并任命中央驻藏办事长官,直属国务总理,例行清朝驻藏大臣职权1929年蒙藏院改制为蒙藏委员会1940年4月,蒙藏委员会在拉萨设立驻藏办事处,作为中央政府在西藏的派出机构第十四世*喇嘛本人的认定、坐床也是经当时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批准的 民国时期的大量档案记载证明,民国时期的历届国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性议事机构或历次国民大会,*喇嘛、西藏地方政府和*额尔德尼都派有代表参与,并被选举或委任各种国家公职,参加国家事务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当日,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之一的第十世*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表示拥护中央人民政府,并表达了盼望早日解放西藏的剧烈愿望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方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在北京签订协议签订后,十四世*喇嘛、十世*额尔德尼分别致电中央,表示拥护,决心维护祖国主权的统一依据《十七条协议》,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

      1954年,*喇嘛、*额尔德尼共同赴北京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这次会议上,*喇嘛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额尔德尼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拉萨成立喇嘛为主任委员,*为第一副主任委员 西藏的民主改革是《十七条协议》确定的原则但在20世纪中叶的西藏,已被欧洲革除数百年之久的封建农奴制度,仍被西藏农奴主阶级视为不能变革的美妙制度因此,围绕要不要执行《十七条协议》,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爱国进步力气与西藏上层及守旧势力之间经受了尖锐简单的斗争1959年3月10日,西藏的反动农奴主阶级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公开宣布“”,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3月28日,国务院发布命令,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由十世*代理筹委会主任 1959年6月和9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先后通过了《关于西藏全区进行民主改革的决议》和《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全部制和实行农夫土地全部制的决议》等历史性的决议,打算充分发动群众,在全区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全部制,实行农夫的土地全部制这一顺应历史潮流的民主改革的基本任务于1961年年底完成,并在西藏地方各县、区、乡相继建立了基层人民政权。

      1962年3月,全区92%的乡镇以农会为基础进行了基层普选1965年7—8月,县级选举工作基本完成 西藏自治区的筹备和成立 《十七条协议》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西藏人民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从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到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1959年筹委会奉命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再到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其间经受了14年时间 1954年11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筹备小组成立经过两年工作,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拉萨正式成立筹委会由来自西藏地方政府、*堪布会议厅、昌都地方人民解放委员会、中央政府代表和其他方面的51名委员组成,*喇嘛为主任委员,*为第一副主任委员 对于西藏旧政权,中央始终坚持和平改革的方针,把自下而上地发动群众,同自上而下地和平协商有机结合根据这一方针,筹委会力争将原西藏地方政权以和平的方式转化为人民政权,大量旧政权的官员被汲取进来,支配了相应的职位然而上层统治者中的少数反动分子却一再制造事端,反对民主改革,最最终1959年3月10日发动武装叛乱。

      随着叛乱失败,*喇嘛出逃印度,自治区筹委会开头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中央政府当时仅任命*为筹委会代理主任委员,为*喇嘛的回归留下了机会 此后几年,西藏的民主改革,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培育干部等工作蓬勃开展起来在民主改革基本完成,各县人民政府及基层政权普遍成立的基础上,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隆重进行,西藏自治区宣告正式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制度在西藏全面建立起来 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