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选择题专练.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47385453
  • 上传时间:2023-03-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选择题专练1.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主要体现了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棵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指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4.我们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而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体现了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D.独自自主,自力更生5.一个民族的进步,不能没有哲学社会科学;一个民族的兴盛,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

      我们要促进哲学的繁荣发展,是因为①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③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哲学家康德曾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这一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可以认识并改造世界B.唯心主义观点,把人们发现规律等同于制造规律C.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规律是由上帝创造的 D.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其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可知性 B.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D.是否承认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质8.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9.之所以说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因为真正的哲学①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②可以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③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④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11.任何哲学都是 (  )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②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③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社会变革的先导A. ①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③④12.“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人与规律的统一D、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1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这说明( )A、存在决定着思维 B、思维影响着存在C、思维与存在不能分离 D、思维与存在同为本原14.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 )A、哲学具有时代性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C、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 D、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15.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A、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B、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C、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党的基本路线 ④“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7.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

      这是因为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哲学社会科学能够为人们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案D.哲学社会科学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18.目前,专业迷信网站越来越多,网上迷信活动日益猖獗,还有些网站利用迷信活动非法敛财,令人担忧对于迷信思想,我们必须反对,这是因为A.迷信思想和行为是脱离现实的  B.人们的活动受世界观的支配C.世界观就是哲学   D.世界观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19.2008年3月20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但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材料说明A.世界观支配方法论 B.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在于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C.一切哲学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20.“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且日益迅速的进步这段话阐明了①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②哲学的发展是纯自然的过程③科学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④哲学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22.现实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理论问题,所以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应当是①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教条主义的观念中解放出来 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不动摇 ③根据实践的发展,在坚持中发展 ④一切行为和认识都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为标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3.孔子关于“民无信不立”“和而不同”等思想精华,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论述①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③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 ④体现了意识的决定作用 A.①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4.“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恩格斯的话表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可以发挥下列作用①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②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③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 ④.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5.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①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②唯心主义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④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6、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27、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28、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这种看法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29、水利部部长陈雷强调,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把改革创新和做好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不断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这是( )观点A.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30、“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从哲学上看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认为物质是客观精神派生的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否认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观31、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总体上看,黑格尔哲学体系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3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阶级基础是①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得重要成就 ④哲学社会科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3、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重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世纪里最新最重大的理论成果。

      这告诉我们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②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特有的品质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34、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