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戒要解第18课.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三戒要解第18课 第十八课 斟酌题 1.与摄善法戒相违、与饶益有情戒相违的恶作罪分别有哪些?此处未单独宣说严禁恶行戒相违的恶作罪的理由是什么? 2.好多人从生活及修行等方面来讲,每天的时间分外慌张,那不照管病人是否有过失?为什么? 3.自心明领略知好多戒条,却明知故犯,这种行为有什么过患?为什么? 下面持续讲阿里班智达班玛旺嘉所造的《三戒论》菩萨戒当中,前面已经讲了龙猛菩萨甚深见派方面的根本戒和支分戒,现在讲无著菩萨宏大行派方面的根本戒和支分戒有关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学处已经讲了,现在讲恶作罪阿里班智达在颂词中没有细致宣讲,堪布云嘎在讲义当中也只是简朴宣说了四十六种恶作罪 辛二、恶作参阅他论: 轻微恶作四十六,当于他论而了知 无著菩萨的宗派当中,所谓的轻微恶作罪有四十六种,在这里未作细致说明,大家可以参阅旃扎古昧论师所造的《菩萨戒二十颂》等论典细致了知 此处讲到了《菩萨戒二十颂》中与摄善法戒相违的三十四种恶作罪、与饶益有情戒相违的十二条恶作 罪,与严禁恶行戒相违的罪业未作单独宣说,其理由在下文有解释。
与摄善法戒相违的三十四条戒,根据六波罗蜜多而分为六类: 与布施相违的七种恶作罪:第一,“三门不供三宝尊”作为修学菩萨乘的人来讲,时时刻刻都理应以身口意抚养三宝,也即恭恭敬敬地念诵佛经、在佛像面前经常供花、供水等 一般来讲,作为一个佛教徒,没有很大的佛堂也可以,最主要是心里面的作意,每天哪怕只有一杯水或者一盏灯、一朵鲜花,这些都理应抚养现在世间上有些刚学佛的人,或者家里不同意学佛的一些人,觉得没有佛堂很苦恼实际不确定要有佛堂,只要有一尊释迦牟尼佛的佛像……我是这样认为的,浩瀚无边三根本的本体,全部可以融入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当中假设你真正是一个佛教徒,在其他资料中放一张释迦牟尼佛的像,把这个作为抚养的对境,全体的佛宝、法宝、僧宝全部可以包括其中 我有时候想:为了一个佛堂,父亲、母亲开头砸佛像等等,这种现象经常展现,家里面真的是造恶业当然,没有一个佛堂,作为佛教徒心里确实很忧伤,但只要有一尊小小的释迦牟尼佛像,哪怕放在自己床头,作为装饰品摆放,你自己经常以身口意来供灯、供花等,这个可能不会受限制 作为学习大乘佛教的人,抚养三宝还是很重要的所谓的抚养三宝,也不确定非要拿人民币出来,没有钱的话心里很苦恼,没这个必要,以清净的水来 抚养是最好的。
对于其他的抚养,自己很可能会有一种贪执,不确定清净,但清净的花供、水供,大家都能做得到 以前我也给大家讲过,早上起来的时候,最少念二十一遍百字明,这一点大家不要忘;每天在佛像面前少少的,哪怕一支香、一盏灯,也确定要抚养佛宝是最殊胜圆满的福田,依靠它哪怕做很微小的一件事情,也可以积累无边无量的资粮 另外,在佛堂里面摆放好多佛像也不相违假设有条件,将佛堂布置得严肃一点,将全体传承上师的像放在里面现在的上师们很热爱照相,有各种各样的照片,这些都放在里面也不相违但这位上师假设不是成就者,你每日对他顶礼、抚养,可能会有点相违因此,真正诸佛菩萨的像是最好不过的,像我们上师如意宝的像,大家都是理应抚养、顶礼其他有些上师切实说不领会,假设不是成就者,你每日抚养、顶礼,可能这些上师的寿命、健康等好多方面会有损害真正没有任何害处,只有利益的,就是抚养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等等,这些都是大家公认的,有很大功德 现在世间有些学术界的人认为:供佛等根本无有任何功德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还有些人认为只要作抚养就可以了,其他闻思修行方面一概舍弃,这样也不合理在修行的时候理应修行,同时自己积累资粮、三门恭敬抚养三宝。
这里说:三门不抚养三宝,属于布施方面的一种恶作罪 其次,“内心跟随欲望转”自己的心随着欲望而 转,凡夫众生的欲望分外多,假设不作对治,随着欲望而转的话,也是一种恶作罪 第三,“于诸长者不恭敬”从出家戒律来讲,戒腊对比长的长者,理应对其恭敬;从世间来讲,对于比自己年长的人,以及具有聪慧者,从各方面都理应敬爱,这是智者的一种行为 第四,“于提问者不答复”不管显宗、密宗,甚至世间方面的一些问题,有些人不懂而向你提问,假设你不作回复,就是一种恶作罪当然,自己没有才能回复的话,也不确定犯;自己有才能却不回复,就会犯这一条恶作罪 现在的好多金刚道友,每天与堪布、上师们接触有点困难,一方面他们的身体不好,再加上琐事也多,真正想学习的人,可能在课堂上好多问题解决不了下课以后,可以找堪布、堪姆或者有聪慧的人多问一下堪布、堪姆等对别人提出来的问题,也理应乐于回复有些人有一种习惯,不管别人问什么问题,都不容许回复,不理不睬的,从菩萨戒来讲,这样会犯恶作罪 第五,“不应他人之宴请”其他人真心宴请你时,不采纳也是犯菩萨戒的但从纪律方面,大家理应留神,现在经常有一些男众、女众,一起去请这个活佛、那个活佛,全日不闻思。
所以我以前不采纳宴请,一方面可能犯了菩萨戒的恶作罪,但另一方面,切实时间等各方面有困难现在有些地方有这种传统,非要跟上师和道友一起团聚一堂,这样的话,可能就没有闻思修行的时间了 第六,“拒绝采纳金子等”作为出家身份的菩萨,理应通过加持和授予的方式来采纳,对于别人的抚养等不应拒绝 第七,“于求法者不施予”在他人求法的时候,假设自己有才能,确定要对他宣讲 对于《入菩萨行论》和《佛子行三十七颂》,我们这一代确定要广泛弘扬,我相信我们也有这个才能因此,梦想大家以后出去,假设有人对你说:“你可不成以给我传个法?”你理应允许:“我其他的传不来,但是《佛子行》分外殊胜,我这里有很好的传承,可以给你传一下我想:每个金刚道友都有这种资格,哪怕让他人懂得《佛子行》一个偈颂的内容,也会有分外大的利益因此,有人请法的话,你可以用大乘《佛子行》来得志他们的愿望,这是最好的 以前无著菩萨作完《佛子行》以后,打定在楼上校对到楼上的时候突然刮来一阵风,将他全体的稿子吹到了周围八方,一张纸也未找到当时无著菩萨想:这是一个很好的缘起,《佛子行》断定会传遍整个世界后来凭借记忆,又重新书写了一遍。
所以,一般经书被风吹走是很好的缘起明朗大师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有一天他在念书过程中,突然吹来一阵风,把经书全部吹走了这时,他的上师分外欣喜:“噢,那很好,说明以后你弘扬佛法的事业会遍于整个世界切实,后来明朗大师的事业分外宏大 无著菩萨的《佛子行》,从文字上看分外简朴,但是具有相当大的加持力你们真正梦想相续中生起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