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山镇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63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污染影响类)项目名称:张家川县龙山镇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 液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张家川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21 年 6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张家川县龙山镇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代码 建设单位联系人 妥明录 联系方式 建设地点 甘肃 省(自治区)天水 市 张家川 县(区)龙山乡(街道)冯家塬花沟(具体地址)地理坐标(106 度 4 分 58.53250 秒,35 度 1 分 33.87464 秒)国民经济 行业类别 D4620 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 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 四十三、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95 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 建设性质 新建(迁建)改建 扩建 技术改造 建设项目 申报情形 首次申报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 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张发改【2020】319 号 总投资(万元)1148.32 环保投资(万元)47.6 环保投资占比(%)4.2 施工工期 1 年 是否开工建设 否 是:用地(用海)面积(m2)1000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 无 规划情况 项目与项目与天水市张家川县龙山镇总体规划天水市张家川县龙山镇总体规划(2011-2020)的的符合性分析符合性分析 依据天水市张家川县龙山镇总体规划,应坚持“镇村统筹发展规划策略”;加快对镇区结构的合理调整,完善镇区用地功能组织分区;以道路改造、建设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绿化建设,改善镇区环境,提升城镇形象,有效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依据天水市张家川县龙山镇总体规划中市政设施用-2-地规划及镇区环卫工程规划章节,龙山镇拟在天水市张家川县龙山镇冯家塬花沟内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一座,以解决龙山镇镇区生活垃圾的最终卫生填埋问题本项目拟在现有龙山镇垃圾填埋场西北侧 100m 处配套建设处理能力 50m3/d 渗滤液处理站一座,为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环保设施,符合天水市张家川县龙山镇总体规划建设要求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 无 规划及规划环境 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 无 其他符合性分析 1、项目与、项目与“三线一单三线一单”的符合性分析的符合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 为加快推进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环保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甘肃省目前已基本完成甘肃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生态保护红线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根据科学评估结果,将评估得到的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和生态环境极敏感区进行叠加合并,并与以下保护地进行校验,形成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叠加图,确保划定范围涵盖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以及其他有必要严格保护的各类保护地。
除禁止开发区域以外,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生态功能重要性,将有必要实施严格保护的各类保护地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主要涵盖:极小种群物种分布的栖息地、国-3-家一级公益林、重要湿地(含滨海湿地)、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野生植物集中分布地、自然岸线、雪山冰川、高原冻土等重要生态保护地本项目位于天水市张家川县龙山镇冯家塬花沟,占地范围内不涉及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以及极小种群物种分布的栖息地、国家一级公益林、重要湿地、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野生植物集中分布地、自然岸线、雪山冰川、高原冻土等需要严格保护的重要生态保护地经查,不在甘肃省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2)环境质量底线 明确环境质量底线,实施环境分区管控按照环境质量不断优化的基本原则,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衔接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管理要求,确定分区域、分流域、分阶段的环境质量底线目标要求以环境质量底线目标为约束,测算环境容量,评估环境质量改善潜力,综合确定区域大气、水环境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和管控要求解析大气、水环境结构、过程、功能上的空间差异,开展土壤环境质量与风险评价,识别大气、水、土壤环境优先保护与重点管控区域,实施分区管控。
根据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调查和污染物排放量计算以及影响预测分析,本项目实施后对区域内环境影响较小,环境质量可以保持现有等级,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 本项目位于天水市张家川县龙山镇冯家塬花沟,运营过程不取用地下水,项目在用水、电、土地方面无制约因素,不会突破资源利用上线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根据 甘肃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4-行),甘肃省划分为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四个生态功能区本项目位于天水市张家川县,根据甘肃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张家川县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本项目未列入张家川产业准入负面清单2、产业政策、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相符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该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规定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3、选址合理性分析、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天水市张家川县龙山镇冯家塬花沟,项目地理位置图详见图 1-3根据项目外环境关系,本项目位于沟谷内,东南侧 100m 处为龙山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四周以农田为主。
根据调查,项目周边无基本草原、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距离本项目最近的居民点为项目西南侧 180m 处的冯家塬村居民点;本项目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处理后的浓缩液回用于填埋场绿化及洒水降尘,浓缩液回喷垃圾填埋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经除臭后达标排放,所以项目建设及运行不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综上所述,从环境合理性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并且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因此,本项目的选址合理4、池体大小池体大小设置设置合理性分析合理性分析 依据工程概况,本项目拟在现有龙山镇垃圾填埋场西北侧 100m 处配套建设处理能力 50m3/d 渗滤液处理站一座,新-5-建综合车间一座,建筑面积 158.62m2,新建综合水池一座,容积为 10.45m6.50m4.20m(分为浓缩池和清水池两部分,浓缩池容积 194.04m3,清水池容积 50.4m3),并配套其他设施设备,本项目渗滤液处理工艺为“预处理+两级DTRO”,最终浓缩液采用回灌方式本项目渗滤液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为 50m3/d,处理后清水产生量为 38.5m3/d,浓缩液产生量为 11.5m3/d。
本项目浓缩液池可储存渗滤液处理站约 16d 浓缩液产生量,浓缩液池距最终回灌点距离为 100m,清水池可储存渗滤液处理站约 1.3d 清水产生量,清水冬季拟拉运处理,现阶段可拉运至张家川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运距约 20km,待龙山镇生物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后(2022 年),可拉运至龙山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运距约 2.0km综上,本项目池体大小设置不是太合理,本环评建议设置池体容积应考虑 35d 储存量,建议调整浓缩池和清水池容积,浓缩液池设置大于 50m3,清水池容积应大于 120m36 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建设内容 1、龙山镇龙山镇垃圾填埋场现状垃圾填埋场现状 张家川县龙山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建设于 2013 年,2014 年工程全部竣工并开始试运行,截止目前,填埋场已运行 5 年左右设计平均日处理龙山镇生活垃圾 51t/d,垃圾卫生填埋场总容积 41104m3,有效容积 35104m3,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使用年限 15 年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新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1 座,占地面积约 4.38104m2(合 65.70 亩),“新建生产生活辅助区一座,占地面积1200m2(合 1.80 亩)”、“新建进场道路一条,总长 445.945m,占地面积约 2007m2(合3.00 亩)”,填埋场工程总占地约 4.70104m2(合 70.5 亩),项目总投资 1285.28万元,其中工程费用 1021.69 万元。
按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进行划分,张家川县龙山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规模为 IV 类,日处理能力分级为 IV 级原设计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采用场内回喷的处理方式,渗滤液经场地导流层,排液管排入坝下游钢筋混凝土调节池中,再由污水泵通过回喷管回灌至垃圾填埋作业面上,利用自然条件进行蒸发现有调节池容积为 500m3,池内设有20m2/h 无阻塞潜污泵 2 台,填埋场北侧设有渗滤液回喷提升管,同时北侧库区边缘设有渗滤液回喷栓井共 3 处,经过填埋场管理单位多年运行发现,在降雨量较少的季节,回喷蒸发能够满足渗滤液处理要求,但是雨季渗滤液产生量集中,短时间调节池会满溢,回喷无法满足渗滤液处理要求,同时,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自 2011 年 7 月 1 日起,现有全部生活垃圾处理场应自行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为保证生活垃圾处理场的安全运行,彻底解决渗滤液污染问题,保护当地环境,维持当地社会、环境、经济持续良性发展,迫切需要专门配套建设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做到对渗滤液进行妥善处理并达标排放结合现场调查,张家川县龙山镇生活垃圾填埋场正在作业区面积为 13786m2,中间覆盖区面积为 7698m2,封场面积为 2544m2,区域平均降雨量为 599.8mm,综上,填埋场现阶段渗滤液的产生量为 22.48m3/d,生产废水的产生量为 10 m3/d,7 经验系数取 1.4,最终确定本渗滤液处理站工程设计规模为 50m3/d。
2、本本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位于天水市张家川县龙山镇冯家塬花沟内,项目东南侧 100m 处为张家川县龙山镇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总占地面积 1000m2,周边以耕地地为主交通地理位置见图 1-1本项目拟在现有龙山镇垃圾填埋场西北侧 100m 处配套建设处理能力 50m3/d渗滤液处理站一座,新建综合车间一座,建筑面积 158.62m2,新建综合水池一座,容积为 10.45m6.50m4.20m(分为浓缩池和清水池两部分,浓缩池容积194.04m3,清水池容积 50.4m3),并配套其他设施设备,本项目渗滤液处理工艺为“预处理+两级 DTRO”,最终浓缩液采用回灌方式,清水综合利用于垃圾填埋场厂区绿化及洒水降尘,冬季拟拉运处理项目工程组成详见表 2-1表表 1-1 项目工程组成一览表项目工程组成一览表 项目 工程内容 备注 主体工程 调节池 在垃圾填埋场坝下游建设有 500m2钢筋混凝土结构调节池一座,配套设置有潜污泵等设施 依托已有 预处理系统 位于综合车间内,由原水储罐、砂滤器、芯式过滤器、篮式过滤器、原水储罐、硫酸罐、氢氧化钠储罐、阻垢剂储罐及配套泵等设施组成。
新建 膜处理间 位于综合车间内,一级 DTRO 系统包括高压柱塞泵、高压泵蓄能器、增压泵、碟管式膜柱、清洗缓冲罐、加热器等部分组成二级 DTRO 系统包括高压柱塞泵、高压泵蓄能器、碟管式膜柱等部分组成新建 储运工程 管路及阀门 配套建设输水管道及各类阀门 新建 浓缩液池 在综合车间西侧建设综合水池一座,其中浓缩池容积 194.04m3,用于暂存膜处理后浓缩液,最终经配套运输车辆拉运至垃圾填埋场,并利用填埋场已有回灌井完成浓缩液回灌新建 清水池 在综合车间西侧建设综合水池一座,其中清水池容积 50.4m3,用于暂存膜处理后清水,最终综合利用于垃圾填埋场绿化及洒水降尘新建 道路 新建进场道路 100m,宽 6m,混凝凝土路面 新建 公用工程 供水 渗滤液处理站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