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亥群英谱.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辛亥群英谱 辞职8月,主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举为理事,并代理理事长,满腔热心地为在中国实现西方资本主义政党政治和责任内阁制而奔波呼号1913年3月20晚,被袁世凯指使刺客暗杀于沪宁车站,22日因伤势过重逝世 廖仲恺〔1877-1925〕:孙中山的得力助手 原名恩煦,字仲恺近代出名的民主革命活动家、国民党左派领袖 1903年1月赴日本留学,同年结识孙中山1905年参与同盟会,任同盟会总部外务部副部长、会计长1906年,翻译了一些早期社会主义学说 辛亥革命后,到广州任广东都督府参议兼理财政1914年在日本参与中华革命党,任总部财政部副部长1918年在上海参与创办?创办?杂志,宣传孙中山的革命学说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任分外大总统,他任财政次长、广东省财政厅长,后任大元帅府财政部长、广东省省长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他被囚禁,经何香凝等营救脱险1923年任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辅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上选中为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兼任国民党工人部长、农人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大元帅府大本营秘书长等要职。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坚决维护革命的三大政策,反对国民党右派的分裂活动同年8月,被国民党右派暗杀 陈其美〔1878-1916〕:革命首功之臣 字英士,浙江吴兴人近代民主革命志士,辛亥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孙中山高度赞扬陈其美是“革命首功之臣〞 1907年徐锡麟、秋瑾被杀害后,上海的革命气力受到严重挫折;两广、云南的起义屡屡失败,同盟会内部观法分歧,上层发生严重分裂,光复会又重新自主门户在这种窘境下,陈其美在上海重整旗鼓、开启局面,从空言渐进于实行,“党势为之一振〞 他网罗结交青帮作为羽翼,成为青帮在上海的头领;创办精武武术学校,以霍元甲为总教师;吸收大批江浙资本家参与同盟会,通过他们结交了李平书、朱葆三等社会名流,推动他们赞助革命,从而掌管了商会、商团武装等,使同盟会在上海有了对比扎实的社会根基他先后办过?中国公报?、?民声丛报?,又辅助于右任创办出名的?民立报?宋教仁、谭人凤、杨谱生等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嘱托其为庶务,主持日常工作陈其美与蒋介石关系紧密,为拜把之兄,并将蒋介石荐与孙中山 1916年5月18日,受袁世凯指使的张宗昌派出程国瑞,假借签约接济讨袁经费,在日本人上田纯三郎寓所中将陈其美枪杀。
张静江〔1876-1950〕:“革命圣人〞 谱名增澄,字静江,又名人杰他以个人聪慧和钱财为辛亥革命作出重大付出,没有他就没有辛亥革命的早日告成,被孙中山称为“革命圣人〞 张静江与“革命〞发生联系,源自一次巧遇1906年,孙中山乘船绕道前往日本,在这艘海轮上遇到了张静江张静江说,将来假设革命起事需要钱的话,可拍电报给他,并商定暗号,如拍“A〞字即是1万元,拍“B〞字即两万元,依此类推孙中山当时并未很在意1907年,孙中山筹划发动反清的镇南关起义,没有经费,猛然想起了张静江于是按张留下的地址拍了个“A〞字的电报,不多时,果真1万元汇到了此后只要孙中山有电报来,张静江从不回绝据不完全统计,他在辛亥革命前后对革命的捐款达成了110万两白银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经济形势特别严峻张静江等带头以商人名义捐赠巨款,使临时政府财政慌张状况得到确定缓解,此举令孙中山大为感动 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张静江高票选中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7月又被推选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此后张静江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成为显赫一时的人物:历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浙江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创办委员会委员长等职。
1929年6月,张静江在杭州主持举办“西湖博览会〞、“全运会〞,曾轰动一时1937年7月抗日战役爆发后,带家属前往香港治病1938年8月赴瑞士暂居,次年前往美国1950年9月3日在纽约家中因病去世,享年74岁 蔡元培〔1868-1940〕:革命翰林公 字鹤卿,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山阴县〔今绍兴县〕人民国元老柳亚子曾在?纪念蔡元培先生?中指出:蔡元培先生一生有三大业绩,第一大业绩就是:从发起中国教导会到创立光复会,并主持同盟会上海分会,替辛亥革命建立了坚韧的根基在中国近代史上,蔡元培是一位极为重要的先驱,他能以翰林之身加入革命,成为出名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者,并一生坚持进步,可谓史无其二 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导奠定思想理论根基回国后,曾任教导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他为进展中国新文化教导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付出,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九·一八〞事变后看法抗日,拥护国共合作1932年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抗日爱国运动。
曾电救杨开慧烈士,援救许德珩等爱国民仆人士,营救丁玲、朱宜权等共产党员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章炳麟〔1869-1936〕:有学问的革命家 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是我国近代优良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出名的学者鲁迅先生特别推崇他那“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的豪杰精神,誉之为“后生的楷范〞 他早年加入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遭通缉流亡海外在日本与孙中山先生结识,立志革命,推翻清朝统治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替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与蔡元培等联合发起成立“光复会〞 1906年出狱后他再次东渡日本,加入了同盟会,主编?民报?与革新派论战1909年在日本重组光复会与同盟会决裂1913年宋教仁案后谋划讨伐袁世凯被袁禁锢晚年在上海以卖文为生,在苏州办国学讲习会1936年因病去世 秋瑾〔1875-1907〕:“鉴湖女侠〞 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后改名瑾,自称“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厦门1896年依父母之命嫁湘潭富绅子弟王廷钧随丈夫旅居北京,目睹国力危急,清廷腐败,立志献身救国事业。
曾创作?杞人忧?:“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以表忧民忧国之心1904年东渡日本留学,与陈撷芬成立共爱会,与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鼓吹反清革命,提倡男女平权 1905年初回国省亲,结识蔡元培、徐锡麟,参与光复会7月再赴日本9月参与同盟会,被推选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1906年初因反对日本文部省公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矩?而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安置留日回国学生次年创办?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旋至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筹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继与徐锡麟分头打定于浙、皖两地同时举事,被推举为大通学堂督办,往来于沪、杭间,联络沪、浙军队与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7月13日因事泄被捕,15日凌晨在绍兴轩亭口冷静就义 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徐宗汉〔1877-1944〕:“辛亥女杰〞 原名佩萱,出世于上海,香山北岭村徐氏后代她的祖上在十九世纪中叶移师上海,在商业领域风生水起,先辈徐荣村曾获世界博览会丝绸一等奖。
徐宗汉受民主思想影响,提倡女权,倡办女学1907年赴南洋襄办华侨学校,并参与中国同盟会次年回国与高剑父等在广州组织同盟会分机关 1910年2月,承担广州新军起义的联络工作起义失败后避走香港1911年春,参与筹划广州黄花岗起义,她与侄儿李应生等在香港摆花街同盟会机关制造炸弹,并率领亲友将枪械弹药机要运进广州4月,黄兴率队进击督署,不幸兵败受伤,徐宗汉为其改装,并护送乘轮逃至香港经过一场生死患难,徐宗汉与黄兴结为夫妇武昌起义爆发后,黄兴偕徐宗汉离港赴沪,转道去武汉指挥作战当清军封锁长江,黄兴被困汉阳时,徐宗汉与张竹君用红十字会渡船,冒险护送黄兴自汉阳渡至武昌江岸脱险 “二次革命〞失败后,她随黄兴逃亡日本、欧美,持续从事反袁活动五四运动〞时,徐宗汉参与领导上海妇女投入爱国运动,并耗尽家产支持学运之后致力于贫儿教导1944年3月病逝于重庆 张竹君(1876-1964) :革命中的“南丁格尔〞 广东番禺人辛亥革命时期优良的妇女领袖之一,中国第一个红十字会会员 张竹君早年信奉基督教,毕业于广州夏葛女医学堂在柔济医院从医的张竹君以高明的医术,赢得了人们的赞美同时还在医室之外附设福音堂一所,每逢周六周日,邀请亲朋好友,聚在一起,除宣扬基督教福音外,往往发表演说,批评时政,鼓吹维新思想。
后来影响日益扩大,为教导界和新闻界人士所倾倒她在广州利用此类活动募集资金,先后创造了神福医院和南福医院二所,各耗资巨万还创设育贤女中,开广州女学运动之先声 1904年在上海创造医院数所,并在爱国女校附设“女子手工传习所〞,主办“卫生讲习会〞等武昌起义开头后,积极组织“红十字会〞,从事战地服务工作,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役那时她任南市上海医院院长,联络南市各医院发起组织“中国红十字会〞,被推举为会长加入该会的会员共有123人这批受过特意训练的医务人员,在张竹君的率领下,奔赴武汉前线,冒着生命危害在战地举行医务工作不久,又在汉阳设立一个分院,先后救治了伤病员1300多人随后,又派出其次救伤队开赴镇江,转入南京,救治了1000多人其中的一切费用开支,全由她负责筹集支付当时,人们赞她为“女界梁启超〞,“中国第一个南丁格尔〞辛亥革命后,她仍回上海持续从事医务工作,直至去世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