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doc
4页《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理清故事情节,了解写作思路,了解童话通过幻想、想像和夸张塑造形象的特点通过人物分析理解写作意图 2、过程和方法目标:默读、把握写作思路共同合作探究文章主题通过课本剧表演,深刻把握作品的思想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生活中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爱慕虚荣,要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难点: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突破方法:以听、说、读、写为载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与教师适当引导相结合,加深认识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生提前预习,读三遍,了解故事内容,能分清哪是叙述部分,哪是人物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能读出各自不同的感情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设想:本文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写于1837年,是他最著名的童话之一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课文具体描述的是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深刻发掘的则是看得见的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
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束新装”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作者展开的情节、安排的材料、刻画的人物都是围绕这条主线进行的据调查结果表明这篇童话是最受学生喜爱的课文之一七年级学生的心理还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时期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脍炙人口,文质兼美,对学生很有教育意义,又适应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对他们而言,几乎没有文字障碍这篇童话字面上容易懂,故事又有趣,讲读时注意防止浮而不实,追求表面热闹,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心理等描写理解写作意图,了解童话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同学们,前几天我听到了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它给我带来了快乐今天,我把这首歌曲带来,让大家共同来分享分享我的快乐播放歌曲《皇帝的新装》同学们,你们欣赏完这首有趣的歌曲,知道它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皇帝的新装 教师介绍:《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吗?(教师做举手手势) 指名回答:《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的《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最著名的童话之一 显示课题 二、欣赏课本剧表演,整体感知情节1、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老百姓就由没上台的同学表演在台下的同学观看表演时想像一下,若是你在台上,你会怎样去展现这个角色学生上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 2、整体感知情节课件出示下列问题: 1.故事中主要出现了哪些人物?2.这些人物是围绕什么线索展开活动的?3.你能根据课文分别用一个字描述皇帝、骗子、官员、百姓、小孩对新装的态度吗? 指名回答后教师归纳,表扬表现出色的同学,与同学一起完成作品思路简图: 三、再读课文,探究形象 《皇帝的新装》中人物众多,其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谁?你能结合课文谈谈对这个人物的认识吗?学生根据课文分别分析皇帝、骗子、大臣、官员、小孩的形象教师作总结四、品读,探讨主题课文中上至皇帝、官员,下至老百姓,他们明明看不到所谓的新装,却极力称赞新装漂亮,他们心里都是怎样想的呢?请同学们用笔在书上圈画出来学生画记号,教师巡视待大多数学生完成)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看,你找全了吗?现在,请你们看着大屏幕(出示课件)皇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老大臣: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绝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官员: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因为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百姓: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位,或是太愚蠢请几位学生模仿角色语气把这些心理描写朗诵一遍,其余学生思考:他们这些人赞美新装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他们之间有共同点吗?若有,那共同点又是什么呢?学生朗读完毕之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刚才又了解了皇帝、老大臣、官员、老百姓他们的心理,那我考考你们:他们这些人赞美新装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他们有共同点吗?(有那共同点又是什么呢?(师生共同探讨、归纳:愚蠢、虚伪、自欺欺人、自私自利)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小孩为什么敢于说真话?教师总结:单纯,天真无邪,无所顾忌,无私无畏五、你从《皇帝的新装》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1、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2、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六、写作背景:你相信童话中的人和事吗?我们来看看安徒生是怎么说的?引入背景:本文写于1837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成为英国的附属国,丹麦人民深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的一则民间故事改编创作了本文,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态七、课堂小结:同学们,一个上至皇帝下至老百姓都是虚伪、自欺欺人的社会是一个腐朽的社会这篇童话不仅讽刺了这些人虚伪、自欺欺人的本质,也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安徒生的著名童话《皇帝的新装》,这里的皇帝整天爱慕名虚荣,以至他的官员、老百姓都说假话,但一个率真的小孩让他们的丑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任何时候,真、善、美都应是社会的主流,是永恒的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要爱慕虚荣,学习上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八、发挥想象,妙笔生花游行大典完毕,愚蠢的皇帝回到宫中,他会怎么办呢?请大家展开想象,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本文写一个续篇:《游行大典之后》。
学生展示续写的故事板书设计:《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皇帝 官员 (爱) (赞)新装 (织) (传) 骗子 百姓 ↑揭小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