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ppt

50页
  • 卖家[上传人]:sh****d
  • 文档编号:118659970
  • 上传时间:2019-12-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76MB
  • / 5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讲 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 概述: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文明 n n 【【时空框架时空框架】】 n第一阶段:秦朝(公元前221年--207年,即公元前3世纪),都城咸 阳(今陕西西安) n第二阶段:汉朝(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刘邦建立,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新朝:公元9年-公元25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东汉:公元25--220年,刘秀建立东汉,都城洛阳 【课本内容 】必修1 专题一 第二课全部 、第三课(刺史制度、察举制) 必修2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相关内容) 必修3 专题一 第二课 儒学的兴起 必修3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相关内容) 选修4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阶段特征和知识梳理】 政治方面: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创立与巩固 秦创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皇权至上,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成为中国2000多年的基本政治制度汉巩固并发展 了中央集权制度(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度,刺史制度等) 经济方面:小农经济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精耕细作技术 逐渐成熟。

      秦朝法律肯定土地私有,汉初修养生息,重农抑 商政策,农业技术改进(犁耕法,耧车,代田法等)推动了小 农经济的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冶金,陶瓷,丝织等技术 世界领先商业继续发展,货币统一,长安,洛阳繁荣,对 外贸易(丝绸之路)兴盛 思想文化方面:儒家思想成主流思想秦焚书坑儒;汉 形成了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体系,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文学(汉赋),艺 术(秦小篆,汉隶,帛画等),科技(造纸术)领先世界 一、秦朝时期(前221——前207) (一)秦朝政治 1、秦朝的统一 A、必然性: ① 经济:封建经济发展,各地区各民族联系加强 ②政治:兼并战争实现局部统一,出现统一趋势;分封制 崩溃中央集权制兴起,为统一提供制度条件; ③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形成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共同体 ; ④人心:长期割据混战,人民渴望统一; B、可能性: ⑤商鞅变法增强秦国实力,国力跃居诸侯之首 ⑥嬴政雄才大略 (1)秦朝的统一原因 一、秦朝时期 1、秦朝的统一 (2)秦朝的统一过程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十年 的时间,秦王嬴政先后灭了韩 、赵、魏、楚、燕、齐等东方 六国。

      结束长期的分裂,建立 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 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定都咸阳 (今陕西咸阳) 之后,北击匈奴,夺取河套 地区,并修筑长城;南伐百越 ,置以桂林、南海、象郡以及 闽中郡进一步扩大了统治疆 域 一、秦汉政治 1、秦朝的统一 (3)秦朝的统一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各民族交往,有利于形成强 大的封建王朝,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③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基础,统一成为历史的主流,为中华 民族形成奠定基础 一、秦汉政治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核心:皇权的至高无上 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1)含义 君主专制是指决策的方式,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 ,国家大事由其人独断 中央集权是指一种政治体制,指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 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地方长官只能在允 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2)形成原因: ①经济条件: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脆弱性需要中央集权制度 ; ②政治条件:新地主阶级维护自身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 ③理论基础:法家思想的产生发展特别是韩非子的集权和法 治思想; ④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混战带来严重破坏人民渴望统一。

      (3)发展演变 战国形成、秦朝确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 、元朝发展、明清强化并渐趋衰弱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容 ①①皇帝制度的建立皇帝制度的建立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皇权至上 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 和权力中心 皇皇 帝帝 太尉太尉 丞相丞相 御史大夫御史大夫 奉常奉常 郎中令郎中令 卫尉卫尉 太仆太仆 廷尉廷尉 典客典客 宗正宗正 治粟内史治粟内史 少府少府 三公三公 诸卿诸卿 副丞相 律令图籍 监察百官 (位低权重)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军务 (虚有其位) ②②中央官制的建立中央官制的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 ①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皇权独揽 作用:作用: ②②减少决策失误减少决策失误 你认为三公九卿是否分别把持了国家的最高权力?你认为三公九卿是否分别把持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拓展: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拓展: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评价、评价 1、特点: 1)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 分 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最终大权操纵在皇 帝之手。

      加强皇权统治的同时又能防止皇帝决策的失误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 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3)比较完备 2、评价:秦朝创立的中央行政制度,分工合作,由皇帝直 接任免,提高了行政效率但是国家事务与皇族私人事 务没有分开,到两晋后逐步被三省六部制替代 皇帝皇帝 三公九卿三公九卿 郡守、郡丞、郡尉郡守、郡丞、郡尉、、 县县 乡乡 里里 县令、县丞、县尉县令、县丞、县尉 三老、啬夫、游徼三老、啬夫、游徼 里典里典 中央机构中央机构 郡郡 ③③地方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地方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 A、郡县制的特点 ①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 取代贵族政治 ②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③官职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 B、作用 : 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是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公天下的开 端),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拓展: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相同: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不同点: 分 封 制郡 县 制 时 代奴 隶 社 会封 建 社 会 与中央政府 的关系 被分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 独立性,封位世袭 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 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影 响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 家的统一 划分标准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 关系为基础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 域划分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 本性变革 特点: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

      秦朝这 套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 地方权力 集中 中央权力 集中 皇帝 中 央 集 权专 制 主 义 ④选官制度 军功授爵、皇帝任命 ⑤监察制度 【1】秦在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地方每郡设御史, 任监察之职,称监察御史 【2】评价: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巩固统一、加强中 央集权、维护社会安定起了积极作用 (5)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 消极: ①政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②经济:有利于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能调动人 力、物力和财力等抵御外敌、进行工程建设) ③文化: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A、对秦朝: B、对后世: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 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政治:皇权专制容易形成暴政;皇权专制容易形成暴政; 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束缚生产力;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束缚生产力; 文化:文化专制禁锢思想,阻碍科技发展文化专制禁锢思想,阻碍科技发展 1)两大基本矛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2)基本趋势: 拓展: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的特点: (1)继承性和连续性 (2)以君权为核心,权力高度集中 (3)人治高于法治 3)基本特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一、秦汉时期 3、秦朝的灭亡 ①时间:公元前207年 ②原因:暴政 焚书坑儒; 大兴土木(修长城、阿房宫、骊山墓、伐南越、戍 边疆),徭役繁重; 严酷法律。

      4、评价秦始皇(回顾古代帝王评价方法) 中央政治体制地方政治体制选官制度政治特点 西 周 秦 朝 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较 以血缘关系为 纽带,家国一 体,最高执政 集团尚未实现 权力的高度集 中 分封制与 宗法制相联 系,以血缘 关系为基础 形成了建 立在血缘 宗法制度 上的世卿 世禄制度 奴隶制的 贵族政治 以皇权为中心 的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体制 “三公九卿” 分工严密,各 司其职 郡县制在国 家大一统的 条件下实行 ,按地域划 分 实行俸禄制 度,官位概 不世袭,主 要官吏由皇 帝任免调遣 封建的 官僚政治 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控制工商业;商品必须明码标价 量 衡 度 (二)经济:(二)经济: (三)文化:(三)文化: 1、统一文字; 1)内容:“书同文”,即将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不同的书写 体统一为后世所称的小篆,一直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 隶书所取代民间盛行隶书 2)作用:方便国家颁布政令,落实法律制度;有利于文化的 交流,有利于共同的文化心理的形成 2 2、、““焚书坑儒焚书坑儒”” 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强化对全国的思想控制,对古代文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强化对全国的思想控制,对古代文 化极大摧残。

      化极大摧残 政治 经济 农业 : 知识整理 灭亡: (条件、过程、意义) 原因:政治、经济、思想 内容: 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 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和朝议体制 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选官制:军功授爵、皇帝直接任命 监察: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监御史 特点、影响 秦的暴政(表现) 土地私有,开凿灵渠 手工业: 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明码标价;统一车轨、驰道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思想 文化 书同文(篆李斯、隶) ;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民族关系 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商业 : 北击匈奴、夺河套、修筑长城、筑直道 南征百越,设三郡 专制中央 集权制度 形成 秦统一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王朝——秦 西南夷: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 二、西汉: BC202BC202年年—9—9年年(长安(长安- -陕西西安)陕西西安) (一)政治:(一)政治: 1 1、地方制度:、地方制度: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县、封国并 行制度 汉承秦制:汉承秦制:继承秦朝制度,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 县制、法律、土地制度、度量衡和货币制度等 有所损益:有所损益:创新制度有刺史制度、察举制、内外朝制度等 。

      1、含义: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 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 拓展:郡国并行制 3、弊端:随着诸侯王势力不断增强,开始形成分裂势力, 威胁中央集权 2、原因:吸收秦亡的教训,巩固王朝统治 4、解决措施: (1)平定七国之乱后,景帝下令取消了诸侯王的治民 权,又减缩诸侯王的统治机构,降低王国官职的等级,使 之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 (2)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基本上解决王国问题 二、西汉: BC202BC202年年—9—9年年(长安(长安- -陕西西安)陕西西安) (一)政治: 2、中央官制:建立中外朝制度 A、概况:由侍从皇帝的宫廷机构组织构成“ 内朝”,掌握了决策国家政务的权力;以丞相为 首的中央政府构成“外朝”,却逐渐退居到仅只 执行政务的地位 B、作用:加强了君主专制,削弱了相权 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 建立中朝 皇 帝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中朝外朝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有事上报 3 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根式-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分式-思维导图.pdf 人教新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