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杨绛与父亲杨荫杭霁月光风留心间.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天****步
  • 文档编号:265024957
  • 上传时间:2022-03-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9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杨绛与父亲杨荫杭霁月光风留心间留心 父亲 杨绛 杨荫杭  一介书生,一身侠气  杨荫杭是江苏无锡人,杨家在无锡当地是著名的书香门第,杨绛的祖父、曾祖父都做过官,以清廉和正直有名杨荫杭为人就像是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男仆人公,一身侠气,虽是书生却侠骨丹心他心怀“立宪梦”,一生都在为法治理想而奋斗,是当之无愧的“刚正不阿”  杨荫杭曾为“正义”被开除他青年时考入北洋公学,当时北洋公学由外国人把持,片面学生因对伙食不满掀起学潮,外国人开除了一名带头闹事的广东学生杨荫杭并未参与,但他看到大量学生慑于外人淫威,便挺身而出说:“还有我!”因此被开除  被开除后,杨荫杭后来考进另一所学校——南洋公学,因劳绩优异获得了到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的机遇在日本,他受到了孙中山、黄兴等人的深刻影响,而后参与革命事业学成归国后,杨荫杭做过法官,当过律师,还在《申报》承担过副总编兼主笔其秉公执法、不阿不谀的为官原那么让人想起北宋时的铁面包公,不过他比包拯更有人情味,常为请不起律师的穷人辩护,也常遇到打胜官司后赖掉酬劳的人据杨绛回忆,其父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酬劳被赖掉  在当时的司法环境下,杨荫杭的“立宪梦”很快就破灭了,但他也没有放弃对司法公正的努力。

      在杨绛《回忆我的父亲》一文中可以看到,父亲的这些事迹,让她颇以父亲为荣的父亲是女儿的第一偶像  身教胜于言传,杨荫杭的刚直不阿和铁骨铮铮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杨绛,她说:“父亲从不训示我们如何做,而是通過他的行动,让我们体会到古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英武不能屈’的真正意义  出世于书香门第的孩子大多爱阅读,杨绛受父母的影响,也从顽皮转向了好学父亲说话有情有理,在《申报》上写的好多评论,豪气冲天,掷地有声她既佩服也奇怪,主动请教,父亲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  于是杨绛有样学样,就去家里找藏书看,公然觉得好玩,此后就爱上了读书  杨绛排行第四,上面还有三个姐姐她是父亲逃亡海外归来的第一个女儿,虽不是最小,却属于父亲“偏伶”的女儿她小时候个子矮小,父亲却说:“猫以矮脚短身者为良对她很是宠爱  杨家没有重男轻女的坏习惯,对女儿和儿子都同等对待杨绛的母亲负责八个孩子的衣食住行,杨荫杭那么重视孩子们的教导问题  杨荫杭不给孩子们施加任何学业上的压力,采取的教导理论是孔子的“大叩那么大鸣,小叩那么小鸣”,推崇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他认为女孩身体娇弱,用功过度,对身体不好,常对女儿说,他同学中有的是全日死读书的低能儿,所以不要求女儿们考高分。

        杨绛在高中还不会辨平仄声,父亲常抚慰她:“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后来她公然四声都能辨识了,父亲晚上常走到窗前,敲着窗子考她某字什么声,无论对错,父亲都会以笑对待他还经常激励孩子们做自己热爱做的事杨绛从小就热爱诗词文学之类的书,她热爱什么类的书,父亲就给她买什么书假使她长期不读,那本书就不见了,算是一种无声的谴责  杨绛考入东吴大学后,面临着选学科的问题,想选一门最有益于人的学科杨绛热爱文学,她惦记从事文学方面并不能有益于人父亲劝解:“热爱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合适的在父亲的扶助下,杨绛结果选择了自己热爱的文科正因这一选择,成就了之后的剧作家、翻译和作家杨绛  杨荫杭要求子女自主他认为:“我的子女没有遗产,我只教导他们能够自主在杨荫杭看来,独立远比家产重要家产花费精力,甚至会让自己成为所谓家产的奴隶就算是有了丰厚的家产,那也只能是对子女的一种伤害况且,世界上的好东西如此之多,你又能拥有多少了,莫非要走进攀比的漩涡?杨荫杭从教会孩子们“多劳多得”开头,他要孩子们干活儿,悬下赏格,捉一个鼻涕虫铜板一个,捉一个小蜘蛛铜板三个,大蜘蛛三个铜板一个学会大胆“说不”  杨荫杭报告子女们要懂得为自己负责,理应拥有“说不”的士气。

      杨绛读高中的时候,学校有一次街头演讲活动,好多同学都以“家长不同意”为理由推辞杨绛也不容许去,由于她认为街头演讲并不会有好多人专心听,她梦想父亲像其他同学说的那样“不让去”,可没想到回家把这事报告父亲后,父亲却说:“你不愿,就别去,不用拿爸爸来挡  杨荫杭也不是随口说说,他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报告杨绛什么叫“说不”有一次,一个权势显赫的军阀到了上海,江苏士绅联名登报爱戴接待杨荫杭的某下属擅自把杨荫杭的名字列在了接待者的名单中虽然是权势显赫的军阀,杨荫杭不容许做违心之事,立刻在报上登了一条启事,申明自己没有接待  杨荫杭对女儿说:“你知道林肯说的一句话吗?Dare to say no!你敢吗?”杨绛听了,暗暗惭愧,壮着胆子向学校说“我不容许去”,在她的坚持下,学校只好允许了  上海沦陷时,杨荫杭赋闲在家潜心著书,连书题都拟定了,叫作《诗骚体韵》他深知自己几个子女中,属杨绛读书最多,知他最深,所以很欣喜地对她说:“阿季,以后传给你!”怅然的是,他后来自己对书稿并不合意,在离世前毁掉了这本著作大量年以后,杨绛追思父亲时,还深以为憾,她认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为子女的成长教导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就没有足够时间写出自己合意的作品了。

      1945年抗战告成前夕,杨荫杭因脑溢血逝世,终年67岁杨绛赶到苏州旧宅,只看到灵堂里挂着父亲的遗照,她像平时一样,到厨房去泡了一杯酽酽的盖碗茶,放在遗照下的桌子上,自己坐在门槛上哭了起来  父亲再也没手段喝一碗她亲自泡的盖碗茶,但宛如霁月光风般的为人做派却一向留在她的脑海,影响了她一辈子 — 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