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微波与卫星通信技术.ppt

145页
  • 卖家[上传人]:千****8
  • 文档编号:116641616
  • 上传时间:2019-11-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77MB
  • / 1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5章 微波与卫星通信技术 5.1数字微波通信的概述 5.2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5.3 SDH微波通信系统 5.4一点多址微波通信系统 5.5卫星通信技术 5.6卫星通信系统的构成 5.1数字微波通信的概述 5.1.1数字微波通信的概念 微波是指频率在300MHz~3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 常用的范围是1~40GHz数字微波通信是指利用微 波(射频)作载波携带数字信息,通过无线电波空间进行 中继(接力)的通信方式目前使用较多的频段是2、4 、6、7、8和11 GHz 微波通信是无线通信的一种方式进行无线通信,发 信端需把待传信息转换成无线电信号,依靠无线电波在 空间传播收信端需把无线电信号还原出发信端所传信 息因此,在介绍微波中继通信前,应首先了解无线电 波及其特性 (一)无线电波和频段划分 无线电频段的划分如表5.1所示 表5.1 无线电波频段划分 频段名称频率范围波长范围 长波 中波 短波 超短波(特 高频) 30~ 300kHz 300~ 3000kHz 3~30MHz 30~ 300MHz 10000~ 1000m 1000~ 100m 100~ 10m 10~1m 微 波 分米 波 厘米 波 毫米 波 300MHz~ 3GHz 3~30GHz 30~ 300GHz 100~ 10cm 10~1cm 1cm~ 1mm 在无线电技术中,通常用频率(或波长)作为无线电 波最有表征意义的参量。

      这是因为频率(或波长)相差很远 的无线电波,往往具有很不相同的性质,如传播方式,中 长波沿地面传播,绕射能力较强,而微波却只能在大气对 流层中直线传播,绕射能力很弱 一般说来,各个频段的无线电波都可以用作无线通信 所谓微波,一般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或波 长为1m~lmm)范围内的无线电波微”,就是该无线 电波的波长相对于周围物体的几何尺寸很短的意思 (二)微波通信的特点 微波通信具有下列特点: (1) 微波频段,受工业、天电和宇宙等外部干扰的影响很小 ,使微波通信的传输可靠性提高12GHz以下,受风雨冰雪 等恶劣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小,可使微波通信的稳定度大大提 高 (2) 微波频段占有频带很宽,可以容纳更多的无线电设备工 作由表5.1可知,全部长、中、短波频段的总频带占有不 到30MHz,而微波仅厘米波的频带就占有27×103MHz , 几乎是前者的103倍占有频带越宽,可容纳同时工作的无 线电设备越多信息容量大 (3) 微波射束在视距范围内直线、定向传播,天线的两站间 的通信,距离不会太远,一般为50km 5.1.2 微波传播特性 (一)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 1. 自由空间的概念 自由空间又称为理想介质空间,即相当于真空状态的理想空 间。

      在此空间充满着均匀、理想的介质 2.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在自由空间传播的电磁波不产生反射、折射、吸收和散射等 现象,即总能量在传播过程没有被损耗掉 视距:以地球为圆心,地球半径R,在地球上的两点,高度分别为h和 h1,把(R+h)和(R+h1)两点连线,和地球弧面相切得切线叫做视 距! 但是,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能量会因向空间扩散 而衰耗这是因为电波由天线辐射后,向周围空间传播,到 达接收地点的能量仅是一小部分距离越远,接收点的能量 越小,如同一只灯泡所发出的光一样,均匀地向四面八方扩 散出去 这种电波扩散衰耗称为自由空间传播损耗传播损耗为: (5-1) 式中:d为收发天线的直线距离,m;f为发信频率,Hz;c为 光速度, ; 当距离以km为单位,频率以GHz为单位时 (5-2) 若频率以MHz为单位,则 (5-3) 3. 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收信电平的计算 实际使用的天线均为有方向性天线设收发天线增益分别 为 、 ;收发两端馈线系统损耗分别为 、 ;收 发两端分路系统损耗分别为 、 则在自由空间传播 条件下,接收机的输入电平为 (5-4) 例 已知发信功率为 ,工作频率 , 两站间 距离 , , 求在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接收机的输入电平和输入功 率。

      解 由式(5-2)式得 再由式(5-4)可得( ) 即 (二)地形地物对微波传播的影响 微波中继通信的电磁波主要在靠近地表的大气空间传 播,因而地形地物对微波电磁波会产生反射、折射、绕射 和吸收现象 1. 平坦地表对微波的反射 水面或平坦地面等地表对微波的反射,造成接收点的 场强是直射波和反射波的矢量和当收发天线足够高时, 可以认为直射波是自由空间波 2. 地表障碍物对微波视距传播的影响 地表障碍物是诸如丘陵、山头、树林和高大建筑物等 会阻挡电磁波视距传播的地物与自由空间传播相比,地 表障碍物对微波视距传播的影响表现为引入了阻挡损耗 (三)大气对微波传播的影响 由于微波中继通信的大气空间电磁波传播主要在对流层中 完成,因此讨论大气对微波传播的影响,实际就是讨论对流 层对微波传播的影响对流层对微波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 个方面:氧气分子和水蒸汽分子对电磁波的吸收;雨、雾、 雪等气象微粒对电磁波的吸收和散射;对流层结构的不均匀 对电磁波的折射当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在10GHz 以下时,前两个方面的影响不显著,只需考虑对流层折射的 影响;当工作频段在10GHz以上时,3个方面的影响都需考 虑。

      (四)微波信号传输线路中的余隙概念 收、发两微波站间的电波传播,受到电离层、对流层及环 境的大气压力、温度、湿度等参数变化的影响 在空间不同高度的波束,其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当上层 比下层快时,则电波射线往下弯曲,当下层比上层传播快时 则往上弯曲,如图5-1所示从图中看出,在传输线路上, 有一部分波会投射到地面上来,引起地面波的反射,这样在 收端除收到直射波外,还会收到满足反射条件的反射波此 时接收信号的电波即为合成波从图5-1中可看出微波线路 的余隙概念,它是指从地面最高点(设为信号反射点)至收、 发天线连线间的距离,用hc来表示在设计天线高度时一定 要有余隙的计算 图5-1 地面反射和大气折射示意图 余隙的计算与等效地球半径系数k和第一菲涅尔区半径 (F1)有关其中,k主要随气象变化而受影响;F1与电波 反射波长、地面反射点距两微波天线距离等有关,其计算 公式为 (m)(5-5) 式中: 为微波工作波长 ,m ;d1为反射点离发射天线距 离,km;d2为反射点离接收天线距离,km;d为收、发 天线间距离 ,km 余隙的计算方法如下: 当地面反射系数较小时,线路(山区、丘陵、城市、森林等地 区)天线不能太低,否则会使大气折射电波向下弯曲,这时 k=2/3,hc≥0.3F1。

      当地面反射系数较大时,线路(如水面、湖面、稻田等地区) ,余隙不能太小这时,余隙标准为 k=4/3(标准大气), hc≥10F1 当k=∞(余隙较大)时,hc≤1.35F1因此 (5-6) (四)地面远距离微波通信 微波是一种波长很短的无线电波,它除了具有无线电波的 一般特性外,还具有其本身的特性,其中最主要的是具有类 似光的传播特性微波在自由空间只能像光波一样沿直线传 播,绕射能力很弱;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均匀介质时,将产 生折射和反射现象地面上进行远距离微波通信需要采用“中 继”方式,这是因为: (1)地球是个椭球体,地面是个球面地面上某点发出的沿 直线传播的微波射束,经过一定地段后,就会离开地平线而 逐渐射向远方空间因此,在地平线以远的地点自然就接收 不到微波信号了欲实现地面上A、B两地间的远距离微波通 信,必须采用“接力”方式,如图5-2所示 图5-2 微波通信的中继方式 (2) 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过程中,能量要受到损耗频率越 高,衰减越大微波射束的能量,经过一定地段损耗后,将 大为减少因此,欲实现地面上A、B两地间的远距离微波通 信,也必须采用“接力”方式,逐段收发放大,最终到达远距 离收信端。

      上述的“接力”就是“中继”微波中继通信也叫微波接力通 信例如,为了实现北京至上海之间的微波通信,必须在北 京和上海之间设置若干个中间接力站,每个中间接力站把上 一站发来的微波信号接收下来,放大等处理后,转发到下一 站,如此一站接续一站,最终到达上海(或北京)收信端 (五) 数字微波信道的干扰和噪声 微波线路的干扰主要来自天馈系统和空间传播引入,一般有回 波干扰、交叉极化干扰、收发干扰、邻近波道干扰、天线系统 同频干扰等 噪声主要来自设备,如收、发信机热噪声以及本振源的热噪声 等 5.1.3 数字微波的使用与发展简况 数字微波通信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了20多年的历史 ,直到70年代初,才造成小容量、低频段的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70年代末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 技术系统从实用化的70年代算起至今的30年中,调制方式 由(2PSK)的相移键控,发展到(1024QAM)的正交调幅方式 ,其频谱利用率大大提高目前由于新的调制方式及频带压缩 技术的使用,已使数字微波的频谱利用率大大提高传输一路 码流为64kb/s的数字,已能被压缩到与一路模拟(带 宽4KHz)所占用的信道频谱利用率相当。

      进入90年代后,出 现了基于SDH的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数字微波具有建站快、 成本低、不须铺设线路的特点,尤其适合于紧急通信、临时通 信、无线接入等用途 5.2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5.2.1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 一条数字微波通信线路由两端的终端站和若干个中间 站构成如图5-3所示 图5-3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方框图 下面以微波通信用于长途传输时,系统的简单工作 原理为例加以说明机相当于甲地的用户终端(即信源) ,人们讲话的声音通过机送话器的声/电转换作用,变 成电信号,再经过市内局的交换机,将电信号送到甲地 的长途局或微波端站经时分复用设备完成信源编码和 信道编码,并在微波信道机(包括调制机和微波发信机上完 成调制、变频和放大作用微波已调波信号经过中继站转发 ,到达乙地的长途局或微波端站乙地(收端)方框图中 与甲地对应的设备,其功能与作用正好相反而用户终端( 信宿)是机的受话器,并完成电/声转换 5.2.2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 为了提高数字微波信道的传输质量和进一步提高频谱 利用率,对新技术的研制和使用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多载频多电平调制技术 目前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4PSK、8PSK、16QAM及 64QAM调制方式设备中,一个波道的发信机(或收信机)只 使用一个载频(即射频)。

      为了减小数字微波通信的多径衰 落,把传输频谱变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提出了在 256QAM系统中采用多载频的传输方式例如采用4个载 频,使每个载频都用256QAM调制方式去传输100Mb/s 的信息,这样,一个波道的4个载频同时传送, 就可传输400Mb/s的信息了而其占用的频谱却与只用一个 载频传输100Mb/s占用的频谱相当同样,对于1024QAM 系统,一个波道可使用更多载频,使数字微波朝着既扩大容 量,又不占用较大的信道带宽方向发展 (二)干扰信号抵消技术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在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中使用了 这种技术因干扰噪声是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中一种主要噪声 ,所以当信道中存在干扰信号时,可设法把干扰信号提取出 来或用另外的方法由其它地方获得干扰信号,然后,加入 到原信道去抵消存在的干扰只要使提取的干扰信号与存在 的干扰电平相等、相位相反,就可使原信道中的干扰成分 大大减小,提高了信道的传输质量 (三)微波射频频率再用技术 长期以来,微波通信系统用于多波道工作时,在两个微 波站之间,往同一方向的多个发信频率(对应多个波道)间 要有一定的频率间隔例如我国4GHz、960路干线模拟微 波,波道间隔为29MHz。

      为了提高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频 谱利用率,提出了射频频率再用方案,如图5-4所示 图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学生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教师版.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初中物理各章节思维导图汇总.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专题复习讲义.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总结(填空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知识提纲【全六册】.pdf 2025年中考物理冲刺九大专题复习资料.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知识点框架图.pdf 2025年中考物理终极押题猜想(原卷版).pdf 铸就卓越班风+书写无悔青春+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pptx 项目六《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第三节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沪科版.pptx 凝心聚力共赴成长+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班级团建小游戏.pptx 202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解析(综合题).doc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中的怀古咏史+课件.pptx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 第64课时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2026届高考古诗鉴赏——语言(炼字、炼句、风格)课件.pptx 探究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式课件-2025-2026学年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pptx 学会专注掌控注意力+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习方法指导主题班会.pptx 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pptx 技术设计的表达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通用技术人教版必修一.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