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上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超详细).pdf

15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196783863
  • 上传时间:2021-09-2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62.51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学问点复习提纲 1. 质点( A) ( 1)没有外形,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 2)质点是一个抱负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 3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讨论的问题中物体的 外形,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形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视的次要因素,要详细问题详细 分析; 2. 参考系 3. 路程和位移( A)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 5,匀速直线运动( 6,加速度( A) 7,用电火花计时器 1,试验步骤: A) ( 或电磁打点计时器 ) 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 A) ( 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试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 ,并接好电路 (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 ,细绳跨过定滑轮 ,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 ( 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 4)拉住纸带 ,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先接通电源 ,后放开纸带 . ( 5)断开电源 ,取下纸带 ( 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2,常见运算: O A B C D E . . . . . . AB BC BC CD ( 1) , B C 2T B 2T 49.62. CD T BC C ( 2) a 2 T 图 2-5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A) (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t=v o +at (减速: vt=v o -at ) vt vo 2 ( 2 ). v 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 V/m ( 3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o t+at 2 /2 (减速: s=v o t-at 2 /2 s=v ) 6 5 4 3 2 1 0 2 t 2 0 2 t 2 0 ( 4)位移推论公式: ) S (减速: S 2a 2a t/s ( 5)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 ,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 1 2 3 4 5 6 7 8 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s = aT2 (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 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 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10,自由落体运动( x t 图象和 A) v-t 图象( A)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H=gt 2 /2, vt 2=2gh v t=gt - 1 - 第 1 页,共 15 页 11,力 依据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依据力的作用成效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12,重力( A) 13,弹力( A) 14,摩擦力( A) f = FN (1 ) 滑动摩擦力: 说明 : a, F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 G;也可以等于 G;也可以小于 G b,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 FN 无关 . ,与正压力无关 . (2 ) 静摩擦力: 大小范畴: 说明: 由物体的平稳条件或牛顿其次定律求解 O物重),物体 0 ;反向就 8. 试验用推论 S=aT2 S 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 (T) 内位移之差 9.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 初速 (Vo):m/s 加速度 (a):m/s2 末速度 (Vt):m/s 时间 (t): 秒(s) 位移 (S): 米( m) 路程: 米 速度单位换算: - 10 - 第 10 页,共 15 页 注: (1) 平均速度是矢量; (2) 物体速度大 , 加速度不肯定大; (3)a=(Vt-Vo)/t 只是量度式, 不是打算式; (4) 其它相关内容:质点 / 位移和路程 /s-t 图/v-t 图/ 速度与速率 / 2) 自由落体 1. 初速度 Vo=0 2. 末速度 Vt=gt 3. 下落高度 h=gt2/2 (从 Vo 位置向下运算) 4. 推论 Vt2=2gh 注:(1)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m/s2 下; 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邻近较小 , 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 3) 竖直上抛 1. 位移 S=Vot- gt2/2 2. 末速度 Vt= Vo- gt (g=9.8 10m/s2 ) 3. 有用推论 Vt2 Vo2=-2gS 4. 上升最大高度 Hm=Vo2/2g (抛出点算起 ) 5. 来回时间 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 全过程处理 : 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 分段处理:向 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3) 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 , 如在 二,质点的运动( 2)-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 平抛运动 1. 水平方向速度 Vx= Vo 2. 竖直方向速度 Vy=gt 3. 水平方向位移 Sx= Vot 4. 竖直方向位移 (Sy)=gt2/2 5. 运动时间 t=(2Sy/g)1/2 ( 通常又表示为 (2h/g)1/2) 6. 合速度 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 : tg =Vy/Vx=gt/Vo 7. 合位移 S=(Sx2+ Sy2)1/2 , - 11 - 第 11 页,共 15 页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 : tg =Sy/Sx gt/2Vo 注:(1)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加速度为 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 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 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 h(Sy) 打算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 与 的关系为 tg 2tg ;(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 t 是解题关键; (5) 曲线运 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 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 动; ( 加速度 ) 方向不在同始终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 2) 匀速圆周运动 1. 线速度 V=s/t=2 R/T 2. 角速度 =/t=2 /T=2f 3. 向心加速度 a=V2/R=2R=(2/T)2R 4. 向心力 F 心=Mv2/R=m 2*R=m(2/T)2*R 5. 周期与频率 T=1/f 6. 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 V=R 7. 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 =2n (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 8.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 米(m) 角度( ) :弧度( rad ) 频率( f ):赫( Hz) 周期( T):秒( s) 转速( n): r/s 半径 (R): 米( m) 线速度( V): m/s 角速度(): rad/s 向心加速度: 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详细某个力供应,也可以由合力供应,仍可以由分力供应,方向始 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 变速度的方向,不转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转变; 3) 万有引力 1. 开普勒第三定律 T2/R3=K(=42/GM) R: 轨道半径 T : 周期 K: 常量 ( 与行星质量无关 ) 2. 万有引力定律 710- 11Nm2/kg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 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 GMm/R2=mg g=GM/R2 R天 :体半径 (m) 4. 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GM/R3)1/2 T=2 (R3/GM)1/2 5. 第一 ( 二,三 ) 宇宙速度 V1=(g 地 r 地 6. 地球同步卫星 GMm/(R+h)2=m*4 2(R+h)/T2 h 3.6 km h: 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 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供应 ,F 心=F 万;(2)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 的质量密度等; (3) 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 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 , 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 (5) 地球卫星的最大围绕 - 12 - 第 12 页,共 15 页 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 ; 机械能 1. 功 (1) 做功的两个条件 :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 (2) 功的大小 : W=Fscosa 功是标量 1J=1N*m 功的单位 : 焦耳 (J) 当 0= a 0 F 做正功 F 是动力 当 a= 派/2 w=0 (cos 派/2=0) F 不作功 当 派/2= a 派 W0 F 做负功 F 是阻力 (3) 总功的求法 : W 总=W1+W2+W3 Wn W总=F 合 Scosa 2. 功率 (1) 定义: 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 P=W/t 功率是标量 功率单位 : 瓦特 (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 P=Fvcosa 当 F 与 v 方向相同时 , P=Fv. ( 此时 cos0 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 , 也可求瞬时功率 1) 平均功率 : 2) 瞬时功率 : 当 v 为平均速度时 当 v 为 t 时刻的瞬时速度 (3) 额定功率 : 指机器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 :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 机车运动问题 ( 前提 : 阻力 f 恒定 ) P=Fv F=ma+f ( 由牛顿其次定律得 )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a 在减小 , 始终到 0) P 恒定 v 在增加 F 在减小 尤 F=ma+f 当 F 减小=f 时 v 此时有最大值 2) 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 (a 开头恒定 , 在逐步减小到 0) a 恒定 F 不变 (F=ma+f) V 在增加 P 实逐步增加最大 此时的 P 为额定功率 即 P 肯定 P 恒定 v 在增加 F 在减小 尤 F=ma+f - 13 - 第 13 页,共 15 页 当 F 减小=f 时 v 此时有最大值 3. 功和能 (1) 功和能的关系 :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 功和能的区分 :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打算的物理量 , 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 , 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分 . 4. 动能 . 动能定理 (1) 动能定义 :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用 Ek 表示 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 也是过程量 单位 : 焦耳 (J) 1kg*m2/s2 = 1J (2) 动能定理内容 : 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 合=Ek=1/2mv2-1/2mv02 适用范畴 : 恒力做功 , 变力做功 , 分段做功 , 全程做功 5. 重力势能 (1) 定义: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 用 Ep 表示 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 单位: 焦耳 (J) (2)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 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 重力做功的特点 : 只和初末位置有关 , 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 , 和参考平面有关 , 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肯定的 , 和参考平面无关 (4) 弹性势能 : 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 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6. 机械能守恒定律 (1) 机械能 : 动能 , 重力势能 , 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 :E=Ek+Ep 是标量 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 , 等于非重力做功 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 比如阻力做的功 )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 , 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 , 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 Ek1+Ep1=Ek2+Ep2 成立条件 : 只有重力做功 - 14 - 第 14 页,共 15 页 - 15 - 第 15 页,共 15 页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数学基础素养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内江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pptx 浙江省宁波市镇2025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宁波市202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卷含答案.pptx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内江市2025年中考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广东省深圳市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监测数学试卷(二模).pptx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2025年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九年级学生学科素养检测数学试卷(二模)含答案.pptx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绍兴市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测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广元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诊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中考模拟预测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题.ppt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5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