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郭沫若《再用鲁迅韵书怀》鉴赏.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拖***
  • 文档编号:266406390
  • 上传时间:2022-03-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1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郭沫若《再用鲁迅韵书怀》鉴赏 再用(鲁迅)韵书怀 (郭沫若) 成仁有志此其时,效死犹欣鬓未丝 五十六年余鲠骨,八千里路赴云旗 讴歌土地翻身日,创造工农革命诗 北极不移先导在,一女风浩荡送征衣 这首诗作于1947年11月13日郭沫若离沪取道香港赴解放区的前夜,又是继《又当投笔请续时》之后,再用鲁迅诗原韵写成的一首咏怀名篇在郭沫若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关头,为什么曾先后两次用鲁迅韵书怀呢?其一,说明中国现代文化运动史上的两位巨匠,他们的心是相通的,一个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一个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一个是开路的先锋,一个是引路的向导其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诗人对鲁迅的深厚感情普迅死后,郭沫若赞誉鲁迅是“民族的杰作”、“民族的精英”,说他的‘不灭的光芒将要永远的映照而且领导着我们其三,鲁迅原诗写得声情并茂,回肠荡气,郭沫若极为崇拜十年前投笔请级,回国抗战,步其韵,贯注了猛烈而沉重的爱国主义激情今天又将脱离国民政府的黑暗统治,奔赴光明的解放区,比起当年更是加倍冲动,情飘万里,壮志满怀,非鲁迅韵不成抒其情、表其愿、叙其志矣。

      假设说十年前用鲁迅韵充分表达了诗人猛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役宏伟宏愿YJ话,那么,今天再用普迅韵更铭铸、浸透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艰挚爱,决心献身人民事业的一片赤子之心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全诗的中心是“赴云旗”,紧扣“赴云旗”含蓄地、层层深入地开展,文气跌宕回环,语意沉重浑厚首联“成仁有志此其时,效死犹欣鬓未丝”,抒发了诗人献身人民革命的宿愿开篇“此其时”三字点明“成仁有志”,效命祖国正是大好时机鬓未丝”又正值壮年,如能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作出付出,那怕牺牲,也是欣然抚慰的 额联,“五十六年余鲠骨,八千里路赴云旗”,概括写献身革命的凌云壮志这两句从岳飞《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脱化而来,关河未变,气势犹存诗人写这首诗时,正好五十六岁,与十年前《又当投笔请缨时》第三句“四十六年余一死”遥相响应四十六岁正值年,五十六岁锐气不减千里征途,万里奔波,长期革命斗争的锤打,炼就了一副鲠直的骨头无论是北伐的烽火、南昌的枪声,还是江汉的激浪,山城雾瘴,或者还是目前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争民主、要自由的斗争,他都表达了“英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践不能移”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总结过去,展望将来,今天又将奔赴映北解放区,踏上八千里的革命征程,诗人又怎能不冲动、情满脚怀呢? 颈联,“沤歌土地翻身日,创造工农革命诗”这里所表达的意境更加超迈,思想更加鲜明,字里行间折射出祟高的革命思想,表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博大的胸怀 1947年7月,中国革命展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卫转入战略进击战役的告成,有力地推动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国民政府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在解放区的宏大农村掀起了空前的上地革命高潮,在几千年封建地主统治下解放翻身的农人,欢欣鼓舞,他们正在创造新的历史,谱写新的生活作为一个在文化战线上冲锋陷阵了几十年的老战士,决心用他如椽的诗笔去讴歌人民的“翻身日”,去创造真正的“革命诗”为新的人民的时代而歌咏、创作,是诗人多年的宿愿早在大革命前夜,郭沫若就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口号,号召作家“到兵间去、民间去、工厂间去、革命的旋涡中去《革命与文学》)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创造出工农革命的新诗篇而今新的人民的时代来到了,这时,诗人满怀革命深情去“讴歌土地翻身日,创造工农革命诗”了 结果两句是全诗的题旨所在,饱含着巨大而深挚的思想感情的容量。

      诗人把前三联献身的宿愿,革命的梦想引向未来,把激情和诗意推向颠峰,视野扩大,把时间延长,主题深化北极不移先导在,长风浩荡送征衣”紧扣“八千里路赴云旗”,描写出诗人将要见到的陕北大好革命形势,会见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的领导人的情景诗采用比喻的手法,寓叙事于抒情之中,以高度精炼的(句子)概括了特别丰富的诗情诗意这两句既是写实,又是抒情说写实者,党中央及其领导人象北斗星样凌空高照,坚强不移地领导着人民奋勇前进,夺取全中国的告成,此时此刻,可以想见那浩荡的长风正吹拂着出征战士的衣襟说抒情者,“北极不移”是抒写诗人对党中央的坚信和喜欢,“长风浩荡”是比喻诗人自己离沪赴港,将赴解放区的心情这很符合人之情理,在启程之前,诗人心中燃起了梦想之火;长风浩荡,万里征程,前途似锦,一片光明 全诗气势纵横,情致横溢,陈词悠扬,音情顿挫,具有一种豪迈衰弱的色调,读来给人信仰满坏,气力无穷之感加之,诗中“多胸臆语,兼有骨气”,其情似喷薄而出,无可阻挡 — 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