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4章 炉子热平衡和燃料消耗量的计算(44-50).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飞****9
  • 文档编号:127335516
  • 上传时间:2020-04-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70.8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章 炉子热平衡和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炉子热平衡是分析和评价炉子的热工作和炉子设计时的热工指标先进与否的重要依据 之一 另外 通过炉子热平衡可以算出炉子燃料消耗量 炉子设计生产率时 燃料有效利 用率以及热量消耗的分配情况 在已知 Ln和 Vn情况下 可以算出助燃空气消耗量 废气总 生成量 可以依据此数据设计计算供风系统和排烟系统 炉子热平衡的计算对于连续工作的炉子 通常是以单位时间 小时 为基准计算热平衡 其热量单位是千焦 小时 对于周期工作的炉子 通常是以一个工作周期为基准编制热平衡 其热量单位是千焦 周期 炉子热平衡可以是炉子整个系统各部分热平衡的总和 也可以是某一部分 如换热器 燃烧室 炉膛等 对于工业炉而言 炉膛热平衡是主要的 是计算的中心 本章所述的热平 衡即指炉膛热平衡 基准温度是车间的环境温度 4 1 连续加热炉炉膛热平衡 4 1 1 炉膛总的热平衡 1 热收入项 燃料燃烧的化学热 完全燃烧 Q烧 BQ低 kJ h 4 1 式中 B 燃料消耗量 kg h 或标 m3 h Q低 燃料的低发热量值 kJ kg 或 kJ 标 m3 预热空气带入的物理热 44 环空t C 空空空 tCBLQ n kJ h 4 2 式中 Ln 空气消耗系数为n时的实际空气需要量 标m3 kg或标m3 标m3 t空 t环 分别为进入烧嘴时的空气预热温度和环境温度 空空 C C 环燃t C 分别为空气在 0 t空 和 0 t环 的平均比热 kJ 标 m3 见表 1 5 预热燃料带入的物理热 燃燃燃 tCBQ kJ h 4 3 式中 t燃 t环 分别为进入烧嘴时的燃料预热温度和环境温度 分别为燃料在 0 t燃 和 0 t环 的平均比热 kJ kg 或 kJ 标 m3 见表 1 6 燃燃 C C 铁氧化放热 Q放 5588P a kJ h 4 4 式中 5588 1 千克铁氧化时的放热量 kJ kg P 炉子的生产率 kg h a 铁在炉中的氧化烧损率 kg kg 一般取 a 0 01 0 02 所以 Q入 Q烧 Q空 Q燃 Q放 2 热支出项 产品带出的物理热 有效热 Q产 P C产t产 C料t料 kJ h 4 5 式中 P 炉子的生产率 kg h t产 t料 分别为产品出炉和物料入炉的平均温度 C产 C料 分别为产品在 0 t产 和物料在 0 t料 的平均比热 kJ kg 见表 3 3 或表 3 4 出炉膛废气带出的物理热损失 45 环废膛t C 废膛废膛废膛 tCBVQ n kJ h 4 6 式中 Vn 空气消耗系数为 n 时 燃料燃烧产物实际生成量 标 m3 标 m3 kg t废膛 出炉膛的废气温度 设计时由工艺决定 分别为废气在 0 t废膛 和 0 t环 的平均比热 kJ 标 m3 见表 1 5 废膛 C 废膛 C 炉内水冷件的冷却水带出的物理热损失 在设计炉子的热工计算中 炉内水冷件的冷却水带出的物理热应在水冷件无绝热的条件 下计算 通过此数据计算出的炉子燃料消耗量可以保证水冷件绝热包扎完全脱落情况下实际 生产要求 a 理论计算法 Q水 KF t kJ h 4 7 式中 k 炉子与冷却水间的总传热系数 kJ m2 h F 水冷却件的受热面积 m2 t 炉气与冷却水的温度差 t值的计算 纵水管 逆流 水入 水出 水入 t 废膛 废膛水出 tt tt ttt t g g ln 4 8 式中 tg 炉内纵水管所处位置炉气的最高温度 t废膛 出炉膛的废气温度 由工艺决定 t水入 进水温度 一般取 30 40 t水出 出水温度 一般取 50 60 横水管 含立柱水管等 t tg t水入 t水出 2 4 9 式中 tg 横水管所处位置的炉气温度 k值的计算 壁 壁 T T 4 100 T T Ck g g 4 100 kJ m2 h 4 10 式中 C 炉气向水冷却件表面的导来辐射系数 kJ m2 h K4 可按式 2 2 计算 Tg 炉气的平均温度 K T壁 水冷却件壁的平均温度 K 一般取比冷却水平均温度值高 50 b 经验公式算法 加热段 含均热段 加 加 F g 4 100 水 T Q10 kJ h 4 11 式中 Tg加 加热段炉气平均温度 K F加 加热段水管的表面积 含横水管和纵水管 米 2 预热段 预 预 F 54 3 水 T Q g 100 46 kJ h 4 12 式中 Tg预 预热段炉气的平均温度 K F预 预热段水管表面积 含横水管和纵水管 米 2 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出的水冷损失 相加可得水冷总热损失 燃料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主要是指使用固体燃料 块煤 时产生的 一般表现在灰渣中残余 未燃尽的碳分 其量值大小与燃烧方法 煤块的粒度等有关 Q机 kBQ低 kJ h 4 13 式中 k 系数 一般取 k 0 03 0 05 注 燃气或燃油时 这一项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炉壁导热损失 壁 环 F t 014 0 壁 壁 S t Q kJ h 4 14 式中 t壁 炉壁内表面温度 可按式 2 41 或 2 42 计算 t环 炉子周围环境温度 S 各层耐火材料砌筑厚度 m 各层耐火材料的导热系数 kJ m2 h 0 014 炉墙外表面向周围大气传热热阻 m2 h kJ F壁 炉壁外表面积 m2 炉子砌体通常由 2 3 层不同的耐火材料砌成 因此在按式 4 14 计算 Q壁值时 关键 的问题是正确地确定各层砌体的导热系数 因为 值与各层砌体材质和平均温度有关 由于各层砌体的平均温度是未知数 可采用渐近法求算 在第一次渐进求算中 各层的 温度可采用下列各值 设炉墙为两层 则 两层交界处的温度 2 环壁 t 壁交 t t 46 内层的平均温度 2 壁交壁 t 内均 t t 4 15 外层的平均温度 2 环壁交 t 外均 t t 根据假设的各层砌体的平均温度和所用的材料 计算各层导热系数 然后按式 4 14 求出 Q壁值 则各层砌体的平均温度为 内 内 壁 壁 S F Q 2 壁内均 tt 4 16 外 外内 S 2 2 内壁 壁 壁外均 S F Q tt 将计算出的温度与所设各层砌体的平均温度进行比较 若误差 20 则再根据计算出 的温度重新计算 直至误差 20 为止 在连续加热炉中 由于炉内各段温度不同 同一段内炉顶 炉墙的耐火材料层数 材质 尺寸不同 所以 Q壁不同 因此 必须先分别计算 然后相加 求出整个炉体的总导热损失 经炉门的散热损失 连续加热炉的进出料炉门 在炉子正常生产时均开启 炉内的热量将以辐射和炉气溢出 的形式造成热损失 a 经炉门的辐射热损失 hkJ g 100 43 20 4 辐 F T Q 4 17 式中 Tg 炉门处的炉气温度 K F 炉门的开启面积 m2 47 炉门在单位时间内的开启时间 1 炉门的遮蔽系数 一般取 0 5 0 8 b 经开启炉门的溢出炉气热损失 环气t C 0气气溢 CtVQ kJ h 4 18 式中 V0 单位时间内的炉气溢出量 标 m3 h t气 溢出的炉气温度 分别为炉气在 0 t气 和 0 t环 的平均比热 kJ 标 m3 见表 1 5 气气 C C V0的计算 设炉门槛处为零压面 p 0 则 气 t 1 3600 它门 放 气 气空 gh HbV 2 3 2 0 标 m3 h 4 19 式中 H 炉门的开启高度 m b 炉门的宽度 m 空 气 空气和炉气在各自温度下的密度 kg 标 m3 流量系数 0 62 0 82 t气 溢出的炉气温度 气体膨胀系数 1 273 g 重力加速度 g 9 81 所以 经炉门的总热损失 Q门 Q辐 Q溢 kJ h 4 20 其它热损失 包括炉底散热损失 炉子钢结构的散热损失等 这项热损失一般小于热收入量的 5 可直接取热收入量的 2 3 即 Q它 2 3 Q入 所以 Q出 Q产 Q废膛 Q水 Q机 Q壁 Q门 Q它 因此 炉膛热平衡方程式为 Q烧 Q空 Q燃 Q放 壁低水环废废膛废产 环燃燃燃环空空空低 QkBtCtCBVQ QtCtCBtCtCBLBQ n n 4 21 4 1 2 燃料消耗量及主要热工指标值的计算 1 燃料消耗量 由炉膛热平衡式 4 21 可得燃料消耗量 环废t C 1 废膛废环燃燃燃环空空空低 放它门壁水产 tCVtCtCtCtCLQk B nn 4 22 为给炉子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留有余地 将式 4 22 计算得到的燃料消耗量再增加 20 作为实际操作的燃料消耗量 即 B实 1 2B 标 m3 kg h 4 23 B实为确定燃烧装置的数量 烟囱内径或引风机能力以及空气鼓风机能力的依据 2 单耗 单位燃耗 P B1000 b 标 m3 kg t 4 24 单位热耗 P BQ低1000 b kJ t 4 25 单位标准热耗 P QB 29308 1000 低 b b 29308 kgce t 4 26 3 炉子热效率 100 低 1 产 BQ Q 4 27 4 炉膛热效率 100 燃 2 空低 产 BQ Q 4 28 各种炉子热效率变化范围列于表 4 1 便于比较所设计炉子的水平 表 4 1 各类炉子的热效率 炉子类别 炉子热效率 连续加热炉 40 65 室状加热炉 20 40 热处理炉 5 20 4 1 3 炉膛热平衡表 热 收 入 项 热 支 出 项 序号 项 目 热量 106kJ h 序号 项 目热量 106kJ h 1 1 2 2 3 3 4 4 5 5 合 计 100 合 计 100 4 2 炉子区段热平衡 将炉子总热平衡与各区段热平衡联系起来 对分析和研究连续加热炉的温热制度有着重 要意义 也是金属加热计算中的必需的内容 连续加热炉炉膛通常按自然段 均热段 加热段 预热段等 进行划分 炉膛热平衡式 4 21 可简化表示如下 设 Q放 0 Q烧 Q预 P i总 Q失膛 Q废膛 4 29 也可表示为 P i总 Q失膛 Q烧 Q预 4 4 30 式中 P 炉子生产率 kg h i总 产品在炉膛中的总热焓增量 kJ kg Q失膛 炉膛各项热损失之和 Q失膛 Q水 Q机 Q门 Q它 kJ h Q烧 燃料燃烧化学热 kJ h Q预 预热空气和燃料带入炉膛的物理热 kJ h 4 炉膛热量利用系数 由下式计算 预 废膛预 Q Q 烧 烧 预烧 失膛 总 供给炉膛的热量 遗留在炉膛的热量 Q QiP 4 4 31 同理 加热段热平衡式为 48 P i加 Q失加 Q辐 Q烧 Q预 4加 kJ h 4 32 式中 i加 金属在加热段的热焓增量 kJ h Q失加 加热段各项热损失之和 kJ h Q辐 加热段向预热段直接辐射的热量 kJ h 4加 加热段热量利用系数 可按下式计算 预 废加预 Q Q 烧 烧 加 Q 4 4 33 式中 Q废加 出加热段废气带走的热损失 kJ h 由式 4 32 可得 49 P Q i 加预烧 加 Q P 辐失加 4 4 34 由式 4 30 可得 总 预烧 i P 失膛 Q 4 4 35 将式 4 35 代入到式 4 34 可得 P 辐 预 失膛 预 失加 Q Q Q i P Q Q Q ii 烧 烧 加 总 辐 失膛预烧 失加加预烧 总 加 4 4 4 4 4 36 分析表明 炉膛各项固定热损失的相对值 Q失加 Q烧 Q预 和 Q失膛 Q烧 Q预 对 i加 的影响很小 而且炉膛各段各项热损失 Q失膛和 Q失加与其热量系数 4加和 4成正比 所 以有 4 4 加 预 预 4 4 烧 失膛 烧 失加 加 Q Q 4 37 则式 4 36 可以表示为 P Q辐 加 4 4 ii总 加 kJ h 4 38 因为 i总 i加 i预 所以 P Q辐 加 4 4 iiii总 加 总 预 1 kJ h 4 39 根据塔依次资料 Q辐 q辐F kJ h 4 40 式中 q辐 加热段向预热段的直接辐射热流密度 约等于 42 104 54 104kJ m2 h F 加热段与预热段交界处的炉膛横断面积 m2 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根式-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分式-思维导图.pdf 人教新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